比起3分,新疆更需要的是時間

在郭老叔恨不得把5個人全都堆積在小圈的情況下,老實說,雖然新疆輸了球,但也不能全盤否定:3分線以內,新疆的成功率遠高於平常。

新疆整個賽季兩分球命中率是53.7%排在聯盟第10位,這一戰50中32,命中率是64%,高了10個點以上,至少說明,面對廣州比較單薄矮小的陣容,新疆的確把握了優勢。

李炎哲面對老東家7投4中拿了9分。邱導很直白,開局拿廣州曾經的主力中鋒打廣州曾經的替補中鋒,由李炎哲在低位背打焦泊喬,但效果並不好,缺少了腳步和手感的支撐,李炎哲沒法發揮出噸位和臂展的優勢,得分基本上都是搶到前板後的二次進攻,不過即便如此,效率還是有保證的,並且,他在場新疆總體是贏分的,正負值是+6——全隊最高。

吳冠希站在幽靈位吃了3塊饢,全都是憑藉小外(威金頓餵了2塊,克里克餵了1塊)在油漆區的牽制,吸引了焦泊喬離開禁區之後的小範圍連線,3中3外加3個罰球,9分。

阿隊在4號位大多數時候對上的都是比自己矮了一頭的祝銘震,祝銘震雖貴爲聯盟優質3D,但面對更高大,且整個半場都是“專屬幽靈位”的阿隊稍顯吃力,空切、轉換、背打和補籃,不管是動起來打,還是停下來背打,阿隊都能夠確保基本的效率,14投8中,真實命中率63.1%(超過94%的大前),現在,唯一能阻止他的是媒體、記者、贊助商手中的選票。

威金頓的得分全部來自於突破,16投8中,28分鐘裡拿了21分。我在等一個人,等聯盟裡那個能不被一步過,跟上威金頓速度的後衛,威金頓被重用,他的突破對新疆未來的季後賽很關鍵。邱導一定希望這個人永遠不要出現,或者如果那個人必然存在,最好他會撤凳子,並且擁有一家“HOUSE IN HOUSE”的服裝品牌。

那麼,新疆在三分線以內效率這麼高,爲什麼進攻效率只有111.4?

三個原因:

1.兩分出手太少。

比起5中3,60%的命中率,只有50%的命中率但20中10的效果明顯不一樣。更多的兩分出手的必要性是新疆本來3分就不好,加之廣州內線護框本來就弱,揚長避短和攻其要害是致勝的不二法則。

爲什麼兩分出手少?

第一、籃板少、失誤多、進攻犯規多,其中籃板佔大頭。廣州這麼矮小的陣容,竟然比新疆多了14個籃板,前板、後板全輸了,單從籃板看,這是一場比較罕見的比賽,新疆是聯盟籃板前二的球隊,廣州排在第13位,通常,廣州是那個經常因爲籃板輸球的球隊,這場似乎爲了保住季後賽門票以及帶着點李炎哲和王泉澤被交易後一羣年輕人莫名的倔強,他們在積極性和鬥志上明顯要強過新疆,布朗捨命救球、崔永熙絕命前板、郭凱以小博大……等等。

除鬥志之外,其實還有技戰術上的原因。

(阿隊被祝銘震牽制)

小陣容打了8分40秒,丟了很多籃板,這是其一,其二是新疆隊裡最能搶板的不是李饢希而是阿隊(場均上雙),但是這一場阿隊對位的是祝銘震和坎普——兩位空間型鋒線,阿隊頻繁地被調離籃下,新疆的籃板徹底沒了保證,這一戰阿隊6個板,兩隊上次交手,阿隊同樣只有6個板,實際上不止廣州,過去面對有空間4號位的球隊,阿隊的籃板都不太好。

所以,從這點來看,讓阿隊防守外線似乎有點大材小用,但對此還有什麼特別好的解決辦法嗎?除非李饢希再硬一點吧。

第二、新疆並沒有針對45號位的優勢大做文章。阿隊和李炎哲同時在場,在廣州面前幾乎可以看做是一對雙塔,只要皮球在小圈附近更靠近籃筐的地方交給阿隊或李炎哲,幾乎只有兩種結果——要麼進球要麼罰球,如何把球給進去?

Flex或High-low或Flex+High-low,這幾種方式以前用(欺負青島區俊炫,甚至,李炎哲在廣州也常用),但這場沒看到。其實這場比賽李炎哲在比賽中的確有過利用自己的噸位和習慣性打法,在低位卡位強迫對方繞前防守的動作,但是隊友沒傳。

也就是說,阿隊和李炎哲的出手理應多一點,但事實上並沒有。

2.3分。

赤裸裸的對比是,同樣都是24次3分出手,廣州命中9粒,新疆命中5粒,4個3分差了12分,巧了,剛好是兩隊本場比賽的分差。

新疆3分差已經是個不爭的事實,也是本賽季制約新疆進攻的巨大短板,廣州極其快速的防守腳步讓新疆本來就可憐的3分雪上加霜,往日三成出頭,這場兩成出頭,再者,廣州的防守策略跟廣廈一樣(跟深圳不同)——優先收縮,放空底角,西爾扎提5粒3分出手賽季之最,而且還有一粒踩了線的兩分(ATO)。

這場比賽西爾扎提很重要,或者說,對於收縮防線的策略,底角投手很重要,投進了可以懲罰對手收縮,逼迫對方防線外擴,釋放15擋拆或阿隊空切,投不進,這些主流進攻會更加困難。那麼,除此之外,在本來就缺少投手的情況下,新疆在外線的選擇上,更有必要“精打細算、優化分配”,向投手傾注更多的球權。

我的理解是,一場比賽裡,作爲新疆外線的“獨苗”,齊麟的出手數如果沒超過10個都不算夠,並且,爲了實現“精打細算、優化分配”,以增加齊麟出手,需要匹配相應的戰術打法,目前齊麟的出手來自於牛角+手遞手+Flare、牛角側、西班牙或聯防下的頂點投籃等,各隊好像都已經對此瞭如指掌,我甚至看到過山東也開始玩牛角+手遞手+flare,連起手都一模一樣。聯賽是漫長的,不斷增加戰術變化也絕對是有必要的,13擋拆(小陣容14)、錘子戰術和擋拆+弱側無球掩護的一些打法也需要增加。

關於擋拆+弱側無球掩護。這組打法其實跟錘子戰術類似(後衛傳球),但不同的是,強調中鋒的策應,中鋒中路拿球后傳給弱側,弱側給射手增加一次無球掩護,實現空位強制轉移。

以前新疆沒有中鋒的策應,李饢希三中鋒合計40分鐘左右的時間裡,助攻數加起來比(1.9)場均只打了二十分鐘出頭的莫蘭德(3.1)還少,這場比賽倒有一些不同,李炎哲雖然只有1粒助攻(擋拆下順,助攻切入的阿隊),但實際上,利用擋拆下順,李炎哲基本把握了“黃金1秒”,在中路向外線傳了很多球,只是隊友未能投進,未能投進的原因之一是更多的球權沒有轉移到給射手齊麟,那麼,這就是弱側增加無球掩護的必要性。

新疆與廣州陣地進攻的環境截然不同,新疆常態化空間逼仄,防守人全部堆積在油漆區附近,要想在油漆區拿分,得靠超強的個人硬解能力,不得不承認,威金頓拿21分比布朗拿29分難多了。若要在禁區完成一些配合,新疆只能利用對方防守犯錯(過度協防),在極小的空間內完成15連線——驚險、艱難又少量。

廣州1到5都籃兒,5外站位,內線寬敞,只要有人能殺進去,防守必然被動,祝銘震4粒3分,3粒都是面對阿隊,1粒面對王泉澤,祝銘震每粒進球的畫面都是這樣的:

阿隊起初盯防祝銘震,布朗借擋拆突破時也不敢妄動,等布朗突破後阿隊靠籃下收縮,布朗(或郭凱)迅速外傳,阿隊外擴不及,祝銘震投進3分。

到了這種局面,即便投不進,廣州可能會以61.5%概率(廣州前板率)力壓新疆42.6%的概率(新疆後板率)拿到前板,完成二次進攻。

3.防守反擊少了

沒那麼絕對,籃板和轉換(包括進攻轉換和防守轉換)通常正相關,這個結論幾乎就是對那些沒有絕對內線高度的球隊準備的,籃板好,攻守轉換就多,不僅僅是因爲很多長籃板最容易變成攻守轉換,還有不可忽視的是,籃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一支球隊的集體鬥志,更專注更積極,纔會有更多的轉換和更快的退防。

新疆本來就是一支轉換大隊,球隊的進攻效率在第二階段29場比賽裡排名聯盟第2,攻守轉換是比重非常高、貢獻非常大的一塊,第三階段是“小季後賽”,各隊爲了排名會做出最後的衝刺,籃板和轉換兩塊資源在聯盟的大格局,幾乎在第三階段開始後會重新洗牌,以前在這兩塊資源中一直獲利的球隊,極有可能出現波動,比如聯盟前二新疆和遼籃。至於未來經受住了這波衝擊之後,是否可以在強強對話中找回狀態,在鬥志和拼勁上壓過對方一頭,也就是把握曾經的籃板和轉換,仍然是個未知數。

很顯然,這場比賽,爲了季後賽席位豁出去的廣州,最終把握了籃板和轉換,幾乎確保了前二,並對第一或許沒多大興趣的新疆,沒了籃板優勢,轉換又被廣州更快速的退防破解。

(廣州的退防和陣地輪轉很快)

另外,轉換少也跟瓊斯打得少有一定關係,這也是威金頓和瓊斯的區別之一。

在球隊面前,兩人之間對比,並非簡簡單單看誰的得分能力強,或看一兩場比賽的表現,新疆大多數時候需要更好的團隊進攻,關鍵時刻、被動時刻需要有小外能解決得分問題。

團隊進攻,激活全隊,瓊斯是不二選擇,但就怕對手看人下菜,瓊斯的的確確沒籃兒,這點可以被無限利用。

關鍵硬解,威金頓無疑是最好的,但他的的確確沒打過CBA季後賽,如果一直留在新疆,威金頓在明年或後年的季後賽纔會知道怎麼打遼粵兩浙更聰明,那麼,把新疆這個賽季的成敗押注在他身上是否靠譜?

克里克禁區裡對上4號位以下幾乎都是錯位,背打成功率非常高,但克里克不止會背打,他可以像阿隊那樣利用小空位在弱側發起進攻,轉換、攻筐或製造殺傷,現在的克里克打得更像5號位。至於未來跟趙睿搭檔結果會如何仍然是個巨大的未知數。

新疆有太多的未知,這些未知,一面是敵明我暗的利好,另一面是猶豫、混亂、陌生……等等不利,如果沒有傷病,或者外援早早在第二階段初確定就好了,眼下,比起3分,新疆更需要是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