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戰北交所進行時

自9月份北京證券交易所(簡稱北交所)宣佈成立以來,新三板市場的熱度被迅速點燃。統計顯示,由於新三板“精選層”將作爲北交所無縫平移板塊,其估值已經迎來一波明顯上漲,同時基金、券商和個人投資者也都在積極準備,希望能搭上北交所的“首班車”。

估值

建立多層次資本市場是國內資本市場改革的重要目標。

在業內人士口中,經常將國內資本市場大致分爲四層:主板、中小板稱爲“一板”市場,創業板、科創板稱爲“二板”市場,新三板被稱爲“三板”市場(北交所的成立就是深化新三板改革的重要舉措),衆多區域性股權交易中心被稱爲“四板”市場。

僅從企業數量上看,國內多層次資本市場形成了一個“金字塔”,處於塔尖的自然是主板中的大型藍籌公司和優質的中型穩定發展公司,處於塔基的則是數量衆多的中小微企業。而“三板”市場恰巧處在“金字塔”的中間位置,自然需要承擔起促進多層次資本市場互聯互通,爲中小企業發展提供上升通道,提高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能力的責任。

但上市公司數量與市場資金總量常常存在矛盾。

比如,當前主板市場上市公司總量大約是4000家,部分企業由於長期得不到資金關注,已經處在被邊緣化的境地。但新三板市場累計服務企業數量超過1.3萬家,因此很多早期掛牌企業經常感到“融資額下降,交投不活躍,流動性不足”。

因此,爲深化新三板改革,證監會在去年曾通過設立“精選層”、引入公開發行和建立轉板制度等改革,希望進一步激發“三板”市場的活力。可以這麼理解,“三板”市場內部內又形成了一個小“金字塔”,從上到下依次爲“精選層”“創新層”和“基礎層”,在北交所成立之前,上述三層掛牌公司數量分別是66家、1250家和5983家。

根據證監會披露,北交所的主要思路就是平移“精選層”各項基礎制度,原有“三板”市場結構不變。也就是說,原來“三板”市場中的“精選層”“創新層”和“基礎層”,將變爲“北交所”“創新層”和“基礎層”。另一項重要的制度創新,就是“三板”市場將同步試點註冊制。

“精選層的企業雖然股價表現參差不齊,但企業質地還是可以的。”一位市場資深投資者告訴新金融記者,2020年8月份,“精選層”首批30家公司集中上會,“這可是從超過1萬家企業裡面選出來的,說千里挑一併不誇張。”

但“精選層”首批企業上市之後,審覈速度放緩,基本維持每月過會3家企業的節奏,這也就造成了“精選層”掛牌公司總數不高的現狀。另有數據顯示,截至10月11日“精選層”擬申報企業總數爲202家。不過,在剛剛過去的9月份,“精選層”實現上會及過會16家企業,這可以看作是北交所成立後,掛牌企業提速的重要標誌。

不僅如此,隨着“精選層”平移北交所等一系列政策的確立,激發了市場人氣,也帶動“精選層”個股迎來了一波估值修復行情。

根據安信證券的統計,“精選層”整體平均市盈率從8月份的30倍左右,上漲至最近的40倍,已經接近創業板市場8倍的水平。“但如果你比較北交所和創業板龍頭個股的估值,差距就更大了。”上海一位資深投資者告訴新金融記者,“當前的市場更願意給龍頭股較高的估值,相較創業板市值排名前二十位個股接近80倍左右的市盈率,北交所龍頭公司當前的估值無疑更有吸引力。”

機構投資者其實已經在行動了。在北交所宣佈成立後的首批5家上市企業中,平均參與的戰略投資者已經超過5家。值得一提的是,其定價方式均採用直接定價,4家公司選擇折價發行(相對於停牌前最後收盤價),1家公司選擇溢價發行,這也是“三板”市場轉暖的重要標誌。

交易

對普通投資者來說,參與北交所的一個重要動力就是打新股。一方面,北交所個股估值相較創業板低;另一方面,有投資經驗的投資者,普遍認爲前幾批北交所新股質量不錯,這就爲打新取得正收益奠定了良好的市場預期。

以北交所成立後首批“精選層”5只新股爲例,其平均中籤率不足1%。其中,廣脈科技中籤率最低,僅爲0.52%;恆合股份中籤率最高,但也不過是1.3%;錦好醫療、廣諮國際、海希通訊的中籤率,則分別爲0.69%、1.01%、0.81%。

如果說當前有問題困擾着北交所的打新參與者,那就是選擇做“一手黨”還是“打滿倉”。

因爲根據“精選層”的打新規則,現金申購(即不需持有股票市值做門票),按比例申購(按申購資金比例,多交錢就獲得比例多),比例分配最小單位爲100股(按申購時間順序,先到先得)。

因此,資金實力雄厚、投資經驗豐富的投資者,一般都集中資金購買重點目標股,保證中籤數量,但如果資金較少,抗風險能力差,就每隻個股申購100股,儘早去申購,拼“手速”。

“應該說,去年‘精選層’剛上市的時候,市場表現不令人感到滿意。”上海一位投資者告訴新金融記者,首批30只新股,賺錢的少,賠錢的多,“國內投資者有‘新股不敗’的情結,但‘精選層’首發卻沒能做到這一點。”

造成上述情況的原因很多,一方面,部分投資者對市場預期過高,但因爲“精選層”門檻過高(資產門檻100萬元),造成投資者基數過小,影響了市場整體估值;另一方面,因爲交易制度的設計(交易時間優先),但不同券商執行標準並不統一,這也影響了投資者的打新熱情。

僅從統計數據看,已上市66只“精選層”個股,按首日收盤價算,截至10月11日,29只盈利,28只虧損,9只持平。但如果按時間先後排序,則越到後期,新股表現相對越好(破發幅度小於5%),這說明隨着市場規律起作用,新股定價更均衡,盈利預期也更好。

但不少相關人士都在提示,主板市場“新股不敗”的神話很難一直在北交所延續,因爲很多投資者看重的打新股“無風險收益”在主板市場都在逐步萎縮,更何況是在風險更大的“精選層”。

值得一提的是,最近兩批打新依然是針對原先獲得“精選層”資格的投資者,這並不包括北交所新開戶成功的投資者。此前,市場一直在討論“三板”市場是否門檻過高,除了要求投資者具備兩年以上投資經驗,還針對“精選層”“創新層”和“基礎層”分別設置了100萬、150萬和200萬元的投資門檻。但此次北交所成立,投資者門檻從100萬元降爲50萬元,無疑讓更多人獲得了參與“三板”市場的機會,也爲“三板”市場提供了更多的流動性。

機會

對於北交所的啓動,市場各方都將其看作資本市場難得的“增量”機會。但在多層次資本市場的格局下,錯位發展就顯得十分重要,否則就會產生同質化競爭。

一般認爲,科創板聚焦“硬科技”,主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和國家重大需求;創業板服務“成長型創新創業企業”,定位“三創”“四新”,即企業符合“創新、創造、創意”的大趨勢,或者是傳統產業與“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深度融合;北交所定位“中小創新企業”,助力“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茁壯成長。

所謂“專精特新”,其政策目的就是培育專業化、精細化、特色化、新穎化發展特性的中小企業。根據工業和信息化部公示信息,目前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共有4922家(第一批248家、第二批1744家、第三批2930家)。另有一組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8月底,“專精特新”企業在A股的上市公司共有307家。換言之,北交所爲大量的“專精特新”企業提供了難得的融資平臺。

“我們正在爲登陸北京交所做準備。”天津一家在2016年就成功掛牌新三板,同時又是“專精特新”企業的負責人告訴新金融記者,他們企業是工業領域的特殊材料供應商,“在行業內,國內全年需求總量不超過40噸。”目前,企業產量大約是8噸,一是希望藉助北交所,獲得擴大產能的資金,提高市場佔有率,二是希望通過引入產業資本,鞏固在產業鏈中的優勢地位。

但上述企業負責人對新金融記者表示,“我們接觸了一些券商,認爲我們市值規模太小,但我們這個行業體量就是不算大,不能依據規模來判斷企業價值。”從數據上看,很多“專精特新”企業總市值的確不高。以第三批進入“專精特新”的新三板公司爲例,在所有213家公司中,市值處於0—5億元水平的公司高達150家,佔比70.42%。

也正是基於這個原因,很多業內人士都認爲,北交所的成立有可能影響當前的券商競爭格局。近幾年,券商競爭格局呈現出兩極分化的態勢。以2021年上半年券商營業收入排名,排名前三位的企業營收都超過了200億元,而排名後二十五位的券商營收均沒有超過50億元。

但新三板企業市值低、總量多的特徵爲許多中小券商迎來了發展機遇。截至10月12日,在“精選層”上市的66家企業中,僅從單家券商保薦企業數量看,排名靠前的是中信建投、申萬宏源,分別是9家和6家,但餘下的開源證券、中泰證券、東北證券、東吳證券也都有一定的市場份額。估計隨着北交所擴容,深耕區域市場的中小券商,有望迎來更多的市場機會。

不僅僅是券商,衆多公募基金、私募基金也在積極佈局北交所。

從私募基金的角度,很多創投基金很早就開始佈局“專精特新”企業,甚至在新三板剛推出的時候就已經進入,隨着北交所成立和市場擴容,預計會複製創業板、科創板的成長路徑,爲資金提供更好的進入和退出渠道。

對公募基金而言,北交所的成立爲機構提供了更多的選擇。此前,受制於新三板市場的流動性,機構大多采取觀望態度。但隨着北交所成立帶來的市場流動性改善,質地優異的“專精特新”企業會被機構納入研究覆蓋範圍,使得投資者能夠分享創新型中小企業的發展紅利。

一句話,對所有資本市場的參與者來說,北交所提供的投資機遇,不容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