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館《未來身體:超自然雕塑》 演繹後人類時代肉身幻想

共同策展人麥斯米蘭.雷澤與北美館館長王俊傑,邀請民衆思考未來人類形態。(北美館提供)

近日AI繪圖與ChatGPT話題正熱,科技介入藝術或藝術運用科技將會展示什麼樣的未來?甚至人類自身的形貌是否也會因爲科技發展而產生變化?由德國圖賓根藝術館館長妮可.芙麗茲與圖賓根文化交流協會麥斯米蘭.雷澤共同策展的《未來身體:超自然雕塑》便探討了後人類時代下的人體未來形貌。

17日於臺北市立美術館(北美館)開幕的《未來身體:超自然雕塑》,恰好迴應了近來AI繪圖的熱門議題,北美館館長王俊傑指出,科技的介入讓人類看來更加依賴科技,也受其宰制而漸漸失去了主體性,透過此展讓人們重新反思人的本質。此展也探討了藝術家與AI共事或運用新科技的創作模式,麥斯米蘭.雷澤作爲共同策展人,他認爲AI對全世界產生的影響愈來愈明顯,對於未來藝術家並未給出答案,而是提出思考的方向。

麥斯米蘭.雷澤也指出,也許AI是強有力的工具,是很好的畫筆或畫布,但「藝術的背後是理念和想法,是由人發想而與其他人有關連的」若沒有經過人的思考而產出的作品,很難定義爲是藝術。

展覽歸納出「混種人」、「後自然」、「藝術家4.0」、「科技 人類 變體」4個主題,其中包含曾代表德國參加威尼斯雙年展的伊薩.根澤肯作品《演員III之3》思索當代青少年尋找身份認同和人生方向,而消費文化正影響着青少年次文化。

澳洲藝術家山姆.詹克斯《犬頭》展示了一個有着狐狸頭,將右手放在心上,身體放鬆的男子,犬頭人意味着神話生物,展示了人與動物擁有共通性,卻又在文明化過程中極爲脆弱。

安德羅.韋庫亞的半機械人作品《無題》,在舖着粉紅色地毯的房間裡,懸掛着面無表情的半機器人女孩,在寂靜的房間中時而發出塑像輕敲手指的聲響。作品讓觀者透過身體,檢測未來人與機器人之間的互動和共存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