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殼找房“配不上”鏈家

3月15日,一年一度的消費者權益日讓大衆的目光聚焦在晚會曝光的企業們,而這一天,貝殼找房在北京也舉辦了一場研討會。

會上,貝殼找房發佈了《2020貝殼找房品質管理年度報告》,報告顯示,截至2020年底,貝殼平臺通過底線管理體系累計打擊黑產作弊等重大違規案件13起,封禁房源信息泄露賬號551個,註銷無效/風險賬號2029個,全年累計處罰違規24846人,解除貝殼平臺作業權限的“紅黑線”處罰7160人。

無獨有偶,用戶對貝殼找房的投訴也越來越多。截至3月2日,在黑貓投訴上,貝殼找房的投訴量達612個,相比較而言,成立十多年的鏈家的投訴量僅爲184個。

一位投訴者表示,作爲平臺管理者,貝殼找房對其平臺上的中介的約束力正在減弱,它不再像鏈家那樣令人信服。

非鏈家系扛起貝殼找房?

脫胎於鏈家的貝殼找房,將一個傳統的中介機構轉型爲互聯網大居住平臺,其實不僅僅是爲了謀求上市。除了自營的鏈家品牌,它還想把行業內的其他房產中介都“收入囊中”,打造一個類似於淘寶的、龐大的綜合性平臺。

事實證明,這個故事很受資本市場歡迎。3月15日,貝殼找房公佈上市後的首次財報,2020年全年淨利潤達27.78億元,首次實現美國會計準則下的全年盈利,而經調整後淨利潤達57.20億元,同比大增245.4%。次日開盤後,貝殼股價一度大漲21.8%,截至收盤,股價爲65.3美元,公司市值約爲769億美元。

在這份財報中,非鏈家系的表現頗爲亮眼。在鏈家的“基本盤”存量房業務,非鏈家門店GTV已達到9281億元,快要追趕上鍊家的1.01萬億元;在新房業務上,非鏈家門店GTV更是達1.11萬億元,遠超鏈家的2767億元。

據彭永東在電話會上的信息,貝殼平臺上參與者間的合作不斷增強,二手跨店合作率穩定提升至75%,年末非鏈家門店貢獻在售二手房房源量超過81%。

非鏈家系將成爲貝殼找房營收最主要的來源,這在短期內是可以預測的,因爲新房業務收入佔總營收的比例達到53.8%,已經超過了存量房,成爲最大的收入來源。而對於新房業務,鏈家單獨的體量是遠不能和非鏈家系比較的。

僅從財報來看,非鏈家系的壯大給貝殼找房帶來了營收和利潤上的雙重增長,於上市不久的公司而言更是一劑強心劑,但是“去鏈家化”成功得如此之快,也讓外界重新擔心內部平衡的問題。

早前,貝殼找房沒上市前,在一個平臺上如何平衡鏈家“嫡系”、德佑“直系”,以及合作商家“旁系”之間的關係,就已經困擾着公司。爲此,左暉進行了多次組織架構調整,波及內部數千人,這次的陣痛令不少員工至今都心有餘悸。當時有貝殼找房員工表示,“裁員已經談了好幾個月了,整天也沒什麼事情做,公司和員工互相耗着對方,工資照常發放”。

不過,不管貝殼找房內部怎麼調整,其核心人員依然還是那一撥傳統的鏈家線下房產領域的管理層。而隨着非鏈家系業務增速飛快,鏈家的比重逐漸降低,這是否會給原來的人員架構和資源分配帶來新的衝擊,將成爲一個疑問,畢竟,都想賣房,鏈家、德佑以及入駐的第三方經紀人很難“和平”相處。

所以說,彭永東統管貝殼、德佑和鏈家,壓力可想而知。

開放“難題”:被拖累的鏈家口碑

前段時間,中介費上漲一事再次將貝殼找房推到風口浪尖。自2月18日起,重慶貝殼服務平臺宣佈,重慶鏈家買賣房屋交易服務費用調整爲賣方1%,買方2%,而原來則不向賣房收取費用。截至目前,貝殼找房已在重慶、鄭州、上海、深圳、廣州等多個城市實行3%的中介服務費。

用戶不滿的不僅僅是漲價,而是上調中介費,卻沒有表明要提升整體服務品質。一位網友表示,提升中介費後,如果能夠提升服務質量,也還算說得過去,但服務、風險管理並未見得有多好。

今年年初,想要租房的劉先生下載了貝殼找房,可是連續兩次的經歷讓他不由感覺心塞。起初他看中了“薄荷公寓” 裡一間三室合租的房子,並和一位經紀人約好下班時間去看房子 。然而當他到了門店,發現經紀人並沒在,這位經紀人多次發微信說馬上到,可是等了許久,他的同事才告知下次約個時間再來。

經過此事,他又重新找了一位經紀人,把想看的房子發給了他,詢問水電費怎麼算,他想都沒想就說是民用的,而當劉先生諮詢朋友,才知道這個公寓的電費很貴。

劉先生在黑貓投訴上投訴了此事,仔細看平臺上有關貝殼找房的投訴,其實很多針對的是德佑或第三方入駐的中介機構及個體,而非鏈家。去年浙江1818黃金眼節目也曾曝光一則新聞,當事人買了一套二手房,他說在貝殼找房上看到這套房子是1996年的,中介說是1997年的,實際交付後發現竟然是1988年的。當時被曝光的中介機構便是德佑。

這件事還暴露了一個問題,不管是“直系”德佑還是“旁系”合作商家,一旦服務出現問題,背鍋的還是鏈家,很多用戶會直觀覺得鏈家的服務質量“大不如前”。

其實鏈家本就是責任主體之一。2019年,錢江晚報旗下新媒體平臺曾連發三篇文章,指明萬德違規聘用黑名單中介蔡騁,導致鏈家被“暫停從業”一事。當時,僱傭黑名單中介的是萬德,負責監督的是德佑,發出處罰通知的卻是貝殼,但是最後被“有關部門”處罰的直接變成了鏈家。

責任主體不明晰帶來的最直接問題就是相互推諉。如1818黃金眼曝光的事件,記者找到這家德佑中介,負責人表示,“我們就是按照平臺上來的,這個事情不應該來找我啊,樓盤字典自動生成的”。當要求賠償時,他們堅持認爲自己在居間服務過程中沒有問題,拒絕了當事人。

對貝殼找房來講,平臺吸引的經紀人越多,所帶來的商業價值越大,所以,非鏈家系已然成了平臺交易額增長的主要動力。可是作爲一個“管理者”,它真的能約束越來越龐大的經紀人羣體嗎?這點很值得懷疑。

魚龍混雜,隊伍不好帶?

財報顯示,截至2020年年末,貝殼找房連接的經紀人總數超過49萬人,同比增長37.9%;連接的門店總數將近4.7萬間,同比增長25.1%。

面對如此龐大的經紀人羣體,貝殼應該做的不只是共享房源,爲其服務,也包括將標準化服務輸出給入駐品牌。如西安一家頭部中介品牌負責人選擇入駐時所說,他最看重的是貝殼擁有的統一規則和管理方法,可以標準化複製人才。

事實上,貝殼也試圖構建一整套房產交易品質管理體系,希望把從業者的職業素養提升上去,比如開啓薪火計劃,成立新經紀品質僱主聯盟等等。疫情期間,一位湖北籍的21世紀不動產店主表示,疫情的時候一直在家,被要求包括參加貝殼的博學考試,並觀看貝殼經濟學院視頻,“這都是此前並沒有系統學習過的內容”。

但是,鏈家是左暉一手帶起來的,其他則不是,這似乎註定了這種方法見效太慢,當然根源在於他們沒有鏈家的“高材生”隊伍。

根據鏈家此前數據,截至2020年11月,全國鏈家經紀人統招本科生佔比從25.4%提升至44.4%,上海、北京、成都、重慶、深圳五大城市中,名校畢業賣房子的經紀人人數最多。其中,上海鏈家統招本科生佔比已經達到了64.2%,爲全國最高。

而這一數字與美國職業化的房地產經紀人數據相近,據悉,在美國,房產經紀人超過60%是本科及以上學歷。在國內中介行業長期魚龍混雜,且假房源、黑中介等亂象盛行的背景下,鏈家是國內唯一一個提前把經紀人朝着職業化方向培養的公司,不得不說,這種遠見成就了現在的鏈家。

但鏈家不能代表整個經紀人羣體。

《2018中國房地產經紀人報告》顯示,接近84%的經紀人學歷在專科及以下,高中學歷的經紀人佔比約32%,從業人員學歷整體偏低。儘管最近幾年,各大中介品牌都在提升門檻、吸引大學生,可新鮮血液替換掉原來參差不齊的隊伍畢竟需要時間。

更何況,在這場人才爭奪戰中,無論是鏈家、德佑還是其他入駐的中介公司或門店,歸根結底是對手。當他們對本科及以上人才的需求越大,人才缺口就越大。

對貝殼找房來講,制定標準並不難,難的是落地,尤其面對數十個城市、數十萬的經紀人。儘管平臺有着自己的“系統方法論”,但落地情況如何,每個門店、每位經紀人才是至關重要的。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貝殼找房想要成爲一個滲透到全國的互聯網大居住平臺,自然不能只享受擴張過程中帶來的亮眼業績和資本青睞,對非鏈家系經紀人的管理同等重要。

這也是關乎整個中介行業能否最終走向規範化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