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戶籍老年人佔比首次突破30%

昨天是農曆九月初九重陽節,也是我國第12個老年節。在昨日舉辦的2024北京市居家社區養老服務“家年華”上,市民政局發佈了《2023年北京市老齡事業發展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顯示,2023年,本市老年人口總量持續增加,人口老齡化程度進一步加深,60歲及以上常住人口爲494.8萬人,是近八年增量最大、增速最快的一年。60歲及以上戶籍人口爲431.6萬人,佔比首次突破30%。

長壽老年人口數量顯著增加

根據《報告》,去年本市老年人口總量持續增加,且老年人口增長速度快。從常住人口來看,去年本市60歲及以上常住人口爲494.8萬人,比2022年增加29.7萬人,增長6.4%,是近八年增量最大、增速最快的一年。從戶籍人口看,戶籍老年人口增速連續10年高於同期戶籍人口增速。60歲及以上戶籍人口爲431.6萬人,佔戶籍人口的30.2%,佔比首次突破30%。同時,本市高齡化趨勢顯著,80歲及以上戶籍人口爲64.8萬人,佔戶籍人口的4.5%。相較2014年,10年間增加13.2萬人,長壽老年人口數量顯著增加。

從區域來看,區域人口老齡化程度差異顯著。《報告》顯示,60歲及以上戶籍人口數量排在前三位的是朝陽區、海淀區和西城區,60歲及以上戶籍人口占該區戶籍人口的比重排在前三位的是豐臺區、石景山區和東城區。

人口撫養比也在持續上升,從常住人口看,按15歲到59歲人口撫養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計算,老年撫養比爲34.6%,比2022年提高2.6個百分點。

去年建成養老助餐點1772家

過去一年,本市老齡事業發展也取得了不少成效。《報告》指出,本市老齡政策體系更加健全。例如,市政府辦公廳印發《關於完善北京市養老服務體系的實施意見》;市民政局等部門出臺了居家養老服務網絡、養老助餐、綜合爲老服務平臺、養老服務人才隊伍、失能失智照護服務支持、居家適老化改造等配套政策,形成“1+6”養老服務政策支撐體系;市衛生健康委等部門聯合印發《北京市關於進一步推進醫養結合發展的實施方案》,深入開展醫養結合服務……各項文件從頂層設計發力,爲老年人謀福祉。

在民生保障方面,本市繼續上調退休人員養老金、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和福利養老金。穩步推進長期護理保險試點,石景山區長期護理保險試點覆蓋42.79萬人,爲符合護理條件的4503名重度失能人員提供了專業照護服務支持。

同時,首都特色養老服務體系也更加完善。去年,本市積極構建以區級養老服務指導中心爲統籌、以街道(鄉鎮)區域養老服務中心爲樞紐、以社區養老服務驛站爲延伸的三級居家養老服務網絡。完善養老服務供給網絡,打造全市首家街道(鄉鎮)區域養老服務中心;累計建成養老助餐點1772家;累計建成並運營養老家庭照護牀位約2.1萬張;全市建成並運營社區養老服務驛站1498家、養老照料中心301家;全市養老機構達571家,牀位11.2萬張。在城六區複製推廣居家社區養老服務新模式,累計簽約長期上門居家照護服務813單。

推行制式養老服務合同網籤

去年,本市老年健康服務體系進一步優化,已連續兩年將老年護理中心和安寧療護中心轉型建設列入北京市重要民生實事項目。同時,推動11家醫療機構轉型建設老年護理中心,推動6家醫療機構轉型建設安寧療護中心。

本市在智慧養老方面取得了階段性成果。市民政局上線北京養老服務網及配套小程序,作爲全市智慧養老服務供需對接數字化平臺,該平臺實現了養老服務信息一點就看、特色養老服務一查就有、區域協作一同發展、養老服務一體監管。在全國率先推行制式養老服務合同網籤,簽訂3.4萬餘份合同。

《報告》還指出,本市老年友好型社會建設加快推進。去年,全市32個社區被評爲“全國示範性老年友好型社區”,累計93個社區入選,全市累計加裝電梯3550部,3.2萬餘名老年人出行受益。針對老年人權益保護,去年本市組織開展法律宣講上千場,覆蓋500餘萬人次。(記者 蔣若靜)

(北京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