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具身智能機器人創新中心總經理熊友軍:人形機器人諸多底層問題亟待解決

本報記者 曲忠芳 北京報道

在前不久剛剛閉幕的2024年世界機器人大會上,創立於2023年11月的北京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宣佈正式更名爲“北京具身智能機器人創新中心”。與此同時,該創新中心在大會期間公佈了多項成果,包括具身智能機器人“天工1.2 MAX”和具身智能服務機器人“天軼”以及“百臺天工計劃”——面向國內外具身智能前沿研究提供“天工”通用機器人母平臺。

北京具身智能機器人創新中心總經理熊友軍在接受《中國經營報》記者採訪時解釋,之所以更名,主要是爲了適應當下產業發展的趨勢,尤其是國家層面提倡圍繞產業鏈來佈局創新鏈。人形機器人,屬於具身智能範疇中的一部分,具身智能還包括其他形態的機器人,希望通過創新中心服務到更廣泛的產學研羣體,開放技術成果並實現產業轉化,推動國民經濟的更長遠發展。

除了更名的問題,熊友軍在大會現場就記者的其他提問做出了一一回應。

十年前vs現在:AI技術驅動

《中國經營報》:你怎麼看當下這一波機器人的熱潮?

熊友軍:我覺得這一輪技術的進步主要是由AI來驅動的,這毫無疑問。AI驅動體現在各方面:第一,人機交互的性能得到極大地提升。我記得十年前我們做人工智能、做機械手的那些交互,如果說我要加語音、加視覺,首先成本非常高,其次我們要做大量的研發工作,我們需要幾個博士碩士帶着一支團隊,花很長的時間才能完成一些物體的識別、語音的合成、自然語言理解的工作,甚至包括導航。

但現在隨着技術的進步,我們現在做大模型,把指令給它,很快它就可以有很好意圖的理解,有做任務的規劃,有比較好的行爲輸出等。我覺得這對人機交互、對用戶的規劃、對執行都有巨大的提升,在十年前這些很難去想象的。

第二,硬件方面也有極大的提升。體現在兩個方向:首先是關節性能的提升是非常快的,大家可以看到很多公司的機器人開始去做一些非常動態的劇烈運動,實際上這離不開關節性能的提升、高的能量密度比、高的性能等的提升,實際上在十年前我覺得是很難做到的,當然這中間也有運動控制能力的提升、電機的提升,現在其實要採用更多結構設計的方式,佈局都有非常大的進步,有各種各樣結構設計技術的變化。

另外剛纔還提到能量,十年前我們做機器人的時候,一個電池就像我們背後要背一個非常大的電池包、能源包,而且能夠持續的時間很短,但這幾年隨着新能源汽車對電池技術的推動,其實我們看到電池的能量密度大幅提升,現在一個比較小的電池可以支持比較長的時間,這是一個非常重大的技術突破。我認爲,未來5年之後這幾個方向可能還是一些重大的要突破的方向。

《中國經營報》:當前人形機器人還有哪些關鍵技術問題待解決?

熊友軍:非常多,很難用一兩句話說完,具身智能機器人現階段仍處於比較早期的階段,底層還有諸多技術亟待突破。例如運動控制技術,儘管我們現在看到許多機器人能夠“翻跟頭”“跑跳”,但要真正走入千變萬化的日常生活或工作場景中,還要保障它的穩定性、可靠性、易用性。再就是“大腦”,通過自然語言與人交互、決策及規劃能力,還不夠智能。與此同時,底層的諸多技術,一個至關重要的因素是數據集的建設。具身智能需要大量的數據,這些數據不再只是圖片,不再僅僅侷限於文字,還需要大量的操作數據。具身智能更多的是與物理世界的交互,涉及大量操作層面的數據,而這些數據是稀缺的。

《中國經營報》:此次大會參展的人形機器人企業很多,大家最爲關注的是規模應用、量產問題。你覺得人形機器人要具備哪些條件才能實現大規模應用?

熊友軍:我覺得人形機器人大規模應用涉及商業化場景選擇問題,並不是說現在人形機器人不能應用,而是看什麼場景。有一些剛需場景或者對人有傷害,對人不是很友好和不可達到的場景,還是有些可以用,尤其是對人有傷害的剛性需求場景。比如說搶險救災,對於核輻射、有毒害的氣體環境等都是可用的。

大家更多想技術怎麼提升,怎麼讓人形機器人快速適應更多場景,把成本快速降下來。只有一方面通過技術提升,讓人形機器人有更高的工作效率,更好的體驗感,更多人願意用它,另一方面把成本繼續往下降,讓大家更能買得起,纔有可能實現規模化。

另外還有商業模式的探索,人形機器人是集大成者,基本涵蓋了機器學習和人工智能絕大部分技術領域,人形機器人的研究可以大大推進技術成熟、技術市場化。可以採用“沿途下蛋”的方式獲得商業利潤,通過人形機器人產品孵化的其他技術的商業化產業化來推動人形機器人的研究。一個典型的例子,現在我們有些人形機器人公司已經在其他機器人產品實現了盈利,實現了很好的商業化,我覺得這是非常好的模式。

未來五年的重點攻關方向

《中國經營報》:除了北京具身智能機器人創新中心之外,全國各地都設立了具身智能或人形機器人的創新中心,比如此次參展的、來自上海的“國家地方共建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浙江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等。這些創新中心是競爭關係嗎?

熊友軍:實際並沒有競爭關係,北京具身智能機器人創新中心是首家省級創新中心,之後上海、深圳、浙江、四川等省市也陸續建立了創新中心,大家都是“兄弟單位”,在技術佈局、分工等方面會有明確的區別,在實際工作中也會有協作。具身智能機器人領域有太多亟待解決的問題,單靠一家創新中心是不可能把產業做好的,一定是需要拉動全產業鏈共同來做。

《中國經營報》:你提到佈局與分工,那麼在未來三至五年裡,北京具身智能機器人創新中心的重點任務和目標是什麼?

熊友軍:我們會着眼於具身智能的核心的、通用的關鍵技術進行研發,比如機器人本體、運動控制技術、大模型技術等,這些是當下行業發展的“痛點”,如果能夠實現這些關鍵技術的突破,對於推動技術快速落地、促進產業的成熟是有很大的推動作用。除此之外,涉及更加長遠的技術點——諸如工具鏈、仿真平臺、底層數據集等,也會做更大的投入。對於企業來說,去做底層的技術研究可能會投入巨大、週期很長、風險性高,因此由創新中心利用更多的國家資源去重點攻克,然後再向全行業開放。與此同時,機器人的操作系統,也是創新中心未來幾年內要重點攻克的難點。

(編輯:吳清 審覈:李正豪 校對:翟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