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學張傳璽教授回憶解放後在青島七年半春風化雨健康成長

原籍山東省日照縣濤雒鎮濤雒四村的原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張傳璽,本已在縣城上簡易師範學校,爲了上官辦中學,1945年8月從濤雒街裡逃難至青島,從此在青島打工生存、求學進取,參加革命活動,經過個人不懈努力,逐步成長爲中學生、大學生、人民教師、國家幹部的傳奇經歷,1957年2月,考上北京大學研究生,離開青島,期間長達十一年。

前輩的人生軌跡,是時代的縮影,爲後人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

在突如其來的苦難面前,不向命運屈服,堅定信念,自己去努力,去改變。風雨之後見彩虹。

他的回憶分兩個階段,即青島解放前四年和解放後七年半時間,他在第一部分中回憶:

“3、成立“長風社”,積極參加以“反南遷〞爲中心任務的護校鬥爭,迎接解放。

我在蘇北時期,看過一些書報,聽過一些輿論,也對自己在青島的一些經歷進行過反思總結,這些都對我回山大復學後的思想起了極大的作用。

我復學後,被編入中文系一年級,被選爲班代表,負責與山大學生自治會聯繫。

9月初,我發起成立進步社團“長風社”,自願入社的社員有我們的全班同學、中文系二年級和外文系同學,還有青島女中的兩名高二女生,約有30人。

我被選爲社長,下分五股,各有股長,主要活動爲組織社員學習進步書刊,唱革命歌曲,出牆報,參加校內的大型學生活動。

1949年3月,我班女生、社員劉卓約我談話,她是中共琴島市委山東大學地下工作組(組長馬緒登)的成員。

從此時開始,我通過她,接受地下工作組領導,帶領“長風社”,參加山大的“反南遷〞護校鬥爭。

我改組了“長風社”的領導班子,我仍爲社長,增選劉卓爲副社長,以加強領導。

不久,校學生自治會換屆改選,進步社團在地下黨的指導下,組成了幾個強大的競選團,以與反動勢力對抗競選。

我社與“海風社”合組爲“小百姓競選團”,支持“磐石競選團”,奪得競選的勝利。

在新一屆自治會中,劉卓被選爲自治會副主席,我任自治會總務股幹事。

自治會的主要任務是在地下黨的領導下,通過各進步社團和各系各班,發動羣衆,揭露、反對國民黨反動政府策劃將山大“南遷”的陰謀,堅決“護校〞。

自治會原擬準備在5月1日至7日,舉辦一次大規模的“紅五月”紀念週,借“五一〞、“五四”、“五七”等幾個節日,以擴大革命的宣傳。

後因反動當局要乘機鎮壓迫害,我們接受地下黨指示,改爲組織團社出“聯合牆報",以表達紀念"五一"、"五四",迎接新時代到來的決心。

牆報木板,由我們自治會總務股負責在圖書館門前建立,用木架釘大張三合板製成,寬1米半,長百餘米。

4月30日,各社團貼出了各自的牆報,五顏六色,爭奇鬥豔,宛如彩龍掛壁,氣如長虹。

我社的刊名"長風",繪巨型帆船航行在大海之上,象徵"乘長風破萬里浪"。

"社論"由劉卓執筆,首篇是我寫的一首名爲《怒吼吧,五月》的詩歌,歌頌了中國人民解放軍"百萬雄師過大江"的偉大壯舉。

聯合牆報貼出後,震動了全校,牆報前擠滿了人,有些人邊看邊議,盛況空前。

可是反動當局惱羞成怒,更加緊對山大的監控與施壓,白色恐怖籠罩整個山大,迫害、抓人之事隨時會發生。

根據地下黨指示,劉卓等人先後轉移到膠東解放區,我仍堅守崗位,白天在校組織護校鬥爭,夜晚到校外安全處覓宿。

這樣的情況一直持續到6月2日青島解放。

二、後7年半,春風化雨,健康成長

後7年半(1949年6月2日﹣1957年2月),青島在中國共產黨和人民政府的領導下,百廢俱興,蒸蒸日上。我的生活可分爲四個階段。

1.加入新民主主義青年團,轉入山大新設歷史系學習。

1949年6月2日青島解放,長風社恢復了正常活動。

在駐校軍代表和中共市委駐校工作組的領導下,組織社員學習《約法八章》和進步文件,參與組織學校的"歡慶周"工作,組織慰問解放軍和工廠工人。

在這些活動中,長風社承擔了演出《兄妹開荒》、《炮臺村》及一些唱歌舞蹈等節目。

7月中旬至8月中旬,山大舉辦全體師生員工都參加的"夏令學園",長風社參與部分組織工作,還以本社社員爲主體,組織中文系教師和部分同學參加學習。

8月中旬,山大開始"建團",我與劉卓被批准爲山東大學的第一批新民主主義青年團團員,全校入團的共有20人。

我們與青島市的第一批團員在青島電影院一起舉行入團大會,宣誓時的監視人是地下時期的原青島市委書記,這時的市委組織部長宋子成同志。

9月初,全校開學上課。

根據上級指示:長風社與校內其他進步社團解散,社員們各回本系本班,團結同學,共同進步。長風社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

劉卓轉到水產系學習,我轉到歷史系學習。我後來到昌濰地區參加土改,一個月後回校。

2、到私立文德女中,任政治教員。接管文德,任副教導主任。

1951年2月,我接到通知,青島市教育局派我到青島私立文德女中任政治教員。

文德是1932年由美國基督教長老會創辦的一所私立女子中學。

校長、教導主任、教師等均由教會或校方自行聘任,與政府無關。

解放初期,情況仍是如此,但按照規定,政府有權派政治教員進校任教。

我在文德女中除教授高中政治課外,還兼教歷史課,併兼任青年團少先隊和學生會的輔導員。

這年秋天,國家收回教育主權,學校脫離教會。

次年春季,學校由政府接管,改名爲山東省青島第八中學,並派來新的校長,我被任命爲副教導主任。

7月,我作爲青島中等學校的代表,出席"青島團代會議"。

9月,又被選爲青島市教育界代表,出席"市第一屆勞模代表大會"。

3、調任第七中學副教導主任兼第一機關幹部業餘中學教導主任。

1953年3月,我被調到青島第七中學(原私立聖功女子中學)任副教導主任兼青島市第一機關幹部中學教導主任。

我很看重業餘學習,對青年教職員的進修也很關心。

1951年9月和12月,《光明日報·歷史教學》副刊發表過我的兩篇署名文章。

1954年10月,山大《文史哲》發表我的《項羽論評》一文。由於這些文章都與中學的歷史和語文教學有直接關係,因之有較大影響。

1955年4月,青島中學黨委、團市委舉辦"青年教師自學經驗交流大會",請我在大會上介紹個人進修的自學經驗,報告後還組織討論和大會發言,這對我是很大的信任和教育,也是一個很大的推動力。

4.調任第四中學教導主任,考取北大博士研究生。來京三個月後,接到青島的平反通知。

1956年7月上旬,青島市教育局調我到山東省黨校學習哲學,時間近兩個月,說是培養幹部。

課講得很好,副校長講"辯證唯物主義",教務長講"歷史唯物主義"。

8月底回青,教育局又調我到青島第四中學任教務主任。9月份評級,我被評爲國家幹部17級(中學幹部4級)。

不過此時,我已報考北京大學歷史系秦漢史專業博士研究生了,導師是著名的馬克思主義史學家翦伯贊教授。

11月,我接到錄取通知書。次年(1957年)2月中旬,我離開青島四中,到北大報到。

我在青島11年多的生活經歷內容豐富,中國共產黨對我的啓蒙、引導、培養,我永遠不會忘記。

山大、文德(八中)、七中、四中的同伴、教師、學生對我都有感情,也有幫助。

我們之間許多往事,編織成了我的一段意味深厚的生活史,將永遠銘刻在我的內心深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