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韓飛彈速度達17馬赫!射程最遠、能打關島 恐這時核試

北韓4日朝日本發射的飛彈距離達4500公里,最大速度爲17馬赫,可能是有史以來射程最遠的飛彈。圖爲南韓民衆4日觀看北韓發射飛彈的新聞。(圖/美聯社)

北韓今(4)日上午發射飛彈,飛彈飛越日本上空落入太平洋,南韓軍方宣佈飛彈飛行距離達4500公里,飛行高度爲970公里,速度爲17馬赫,被認爲可能是有史以來射程最遠的飛彈。韓媒指出,4500公里足以直達美國關島,專家認爲這是北韓升級挑釁的前兆,預期平壤可能在10月底進行核試驗。

綜合路透社、韓聯社報導,南韓聯合參謀本部表示,北韓於當地時間今日上午7時23分左右(臺灣時間6時23分),從東北方慈江道舞平裡一帶朝日本發射1枚中程彈道飛彈(Intermediate Range Ballistic Missile,IRBM),飛彈飛越日本上空,落入太平洋。

根據韓聯參釋出的最新數據,這枚飛彈飛行距離達4500公里,高度爲970公里,最高飛行速度爲17馬赫。17馬赫代表速度比音速快17倍,每小時時速達20991公里,一般速度超過音速5倍就能稱爲「極音速飛彈」。

這是北韓5年來再度發射飛彈飛越日本上空,韓聯社指出,4500公里的飛行距離能夠直達美國關島,從平壤到關島的距離爲3400公里。日本防衛大臣濱田靖一表示,北韓4日發射的飛彈射程可能是有史以來最遠。

現任教於慶南大學的前南韓海軍軍官金東燁(Kim Dong-yup,譯音)表示,根據官方釋出的數據,北韓有可能發射的是「火星-12型」(Hwasong-12)中程彈道飛彈。北韓於2017年首度發射火星-12型飛彈,稱能夠打擊美國在太平洋的領土。

韓聯社指出,北韓這次似乎是以30至45度的正常角度發射。

報導分析,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北韓沉寂了一段時間,不過從9月底開始北韓已多次發射飛彈,梨花女子大學教授樸元坤分析,北韓似乎在疫情之後開始衝刺。

平壤於1月試射中程彈道飛彈,後續於2月、3月、5月等試射6次新型洲際彈道飛彈「火星-17」(Hwasong-17)及洲際彈道飛彈「火星-15」(Hwasong-15),自9月底以來試射多枚短程彈道飛彈,總計平壤今年以來一共發射21枚彈道飛彈、2枚巡弋飛彈,尹錫悅政府上任以來一共發射9枚飛彈。

分析認爲,北韓再次試射中程彈道飛彈可視爲挑釁升級的前兆,不久後可能再次發射洲際彈道飛彈,甚至是進行第7次核試驗。專家認爲,平壤有可能在10月底進行核試驗,也就是在16日開幕的中共二十大結束後、11月初美國舉行期中選舉前進行。南韓國家情報局分析,這段時間是北韓達成政治目的的最佳時間,在考量中國大陸的「盛宴」之餘,也希望影響美國大選。

美國「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Carnegie Endowment for International Peace)安全分析家潘達(Ankit Panda)指出,飛彈飛越日本上空能讓北韓科學家在更實際的狀況下測試飛彈,與一般高仰角軌道相比,此次試射能讓遠程重返載具(long-range reentry vehicle)暴露在熱負載(thermal loads)及大氣再入壓力之下,這些都是真實世界下必須面臨的條件。

潘達也指出,北韓試射引發的政治影響也相當複雜,因爲飛彈飛越日本上空期間,飛彈大部分時間都在大氣層之外,但對日本民衆來說,接收到北韓飛彈可能來襲的警報確實令人焦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