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與PUP出版社首創「中國研究講座」 中研院士王明珂擔綱首講

中研院士王明珂(中)近日成爲北京大學與普林斯頓大學出版社合作的學術論壇中的首位講者。(圖/取自北京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院官網)

美國與大陸關係不佳,但學術合作與互動仍然有所進展。近日大陸北京大學與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出版社合作創立了一個全新的「中國研究系列講座」,邀請目前在北大擔任客座講席教授的中研院院士王明珂擔任首位主講者,這也是近期罕有的美國與大陸雙方學術交流的一大進展,尤其是聚焦在人文社科領域。

北京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院與國際頂尖學術出版社「普林斯頓大學出版社」(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簡稱PUP)近期宣佈啓動「普林斯頓-文研中國講壇系列」(Princeton-Wenyan China Lecture Series),發佈會於22日上午在第三十屆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BIFF)上舉行。

據北京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院官網消息,這是全球首例由國際一流大學出版社和中國大陸頂尖學術機構共同策劃、以英文學術書籍出版爲策略目標的中國研究系列講座。

未來按照雙方的合作框架,講壇系列將會每年舉辦,聚焦引發廣泛討論的重要中國問題,邀請中國頂尖學者作爲演講人,向海內外跨學科的廣泛知識羣體介紹以中國視角和歷史出發的重要原創研究。該系列主要涵蓋人文社科領域,會以英文學術書籍爲載體,促進國際性的思想互動。

據指出,「講壇系列」(Lecture Series)是PUP久負盛名的出版策略,均爲重磅出版項目。2017年,PUP成立北京辦公室,是第一家、也是目前唯一一家正式在中國大陸設立法人代表機構的美國大學出版社。

值得一提的是,6月22日消息發佈,該系列首講學者爲中央研究院院士、北京大學客座講席教授王明珂,主題爲「從邊緣看文明:全球視野中的文明發展與歷史反思」。

在講座中,王明珂立足對青藏高原東緣村寨人羣的歷史人類學研究,提出一些對人類文明的反思性思考。他指出,新石器時代晚期進入文明的只是少部份人;當時大多數「原初社羣」(人們的血緣與空間認同如一的小型聚落)成爲農村,其人成爲農民,構成文明人類生態體系的底層。那些自原初社羣出走的人羣,以祖先譜系記憶(英雄祖先歷史)彼此凝聚成純血緣性的社羣、家族﹔他們彼此支持﹐建立廣土衆民且有統治者與被統治者之分的早期國家。

原初社羣之人短淺的弟兄祖先歷史記憶﹐與對內分配與爭奪資源的人類生態﹐讓他們難以逃離被前者統治的命運。原初社羣中人們用來化解對外恐懼與內部矛盾的毒女(如毒藥貓與女巫)傳說﹐近代初期在歐美造成獵巫狂潮,顯示此時文明社會上層開始介入底層村落社會,關懷村民的靈魂純淨並糾正其異端。他希望啓發聽衆,由邊緣﹑底層現象出發,反思人類社羣認同、歷史記憶與文明間的關係及其歷史發展﹐以期將文明間的衝突導向文明對自身人類生態的反思。

王明珂是國際知名的歷史人類學者,具有美國哈佛大學東亞系博士學位,1990年代初期即長年從事「華夏邊緣」族羣研究,尤其是羌族、藏族與彝族之間的歷史記憶、族羣認同與互動關係,著作包含《華夏邊緣》、《羌在漢藏之間》、《英雄祖先與弟兄民族》、《遊牧者的抉擇》、《反思史學與史學反思》、《毒藥貓理論:恐懼與暴力的社會根源》等書。

他在2014年當選第30屆中央研究院院士,並曾擔任中研院史語所所長,2022年11月自史語所退休,此後獲邀擔任北京大學客座講席教授、青海民族大學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特聘教授,據瞭解,目前他積極往返世界各地,持續進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