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學霸弒母遭處死 大陸人民網評揭家庭心理疏導價值

大陸人民網評:處死了一個弒母學霸之後。(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疫情期間大陸最受矚目、同爲慘絕人寰的重慶拋殺稚齡子女案、福州北大學霸弒母案,經大陸最高人民法院覆核,下達執行死刑命令後,同於春節之前的1月31日行刑,大陸「人民網評」微信公號1日指出,終審判決結果,捍衛大陸法律權威,體現人倫基本價值觀,弒母案吳謝宇罪有應得,但值得思索的是,一位「學霸」「天才」級的大學生,爲何最終走向弒母的犯罪深淵?

網評分析,這起悲劇凸顯家庭教育心理疏導的價值。心理疏導指的是父母對孩子情緒問題或發展困惑疏泄和引導,支持個體的自我調適和發展,從而提高孩子自我管理、人際關係。

從新聞報導可知,老師對未成年階段的吳謝宇讚賞有加。然而,吳謝宇在《懺悔書》中卻自稱「極度自卑,總覺得自己只是臺考試機器,除了考試,什麼都不會」,「每天活得很累,很痛苦」,「心中有很多痛苦、恐懼、難受、委屈、負面情緒,不知該怎麼辦,但害怕給母親增加負能量和壓力,因此從未跟母親吐露過一點」。沒給母親說,母親從沒問,孩子心理健康長期堵塞。負面情緒如同堰塞湖,一旦爆發,就山崩海嘯,做出極端行爲。

疏導的方法有多種,普及相關法律法規是現代家庭教育的重要內容。

如今中國大陸步入法治社會新階段,培養法律思維不僅是學校職責,也是家庭應盡義務。比如,普及《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讓孩子儘早知道「吸菸、飲酒、多次曠課、翹課、沉迷網路、參與賭博、變相賭博,或者參加封建迷信、邪教等活動」均爲不良行爲,一旦出現,法律便賦予家長干預權。

還比如,普及《民法典》規定,任何人的生命不可替代和不可逆轉,是人得以存在的體現,也是享有權利和承擔義務的前提和基礎、更是自然人的最高人格利益。任何人都沒有剝奪他人生命的權利。

人民網評稱,心理疏導還需爲孩子構建寬鬆愉快的學習生活環境。吳謝宇提到弒母動機時稱:「母親在生活中缺少愛情、親情與友情,尤其是父親病故之後,對生活沒有任何追求,母親的生活已經沒有意義」。因而痛下殺手,這是典型的壓抑性家庭環境。

文章認爲,如果多觀察孩子就會發現,大多數孩子都會對父母情緒極度敏感和脆弱。總能透過家長的言語、微表情,猜測出父母傳遞的訊號,並將這種情緒傳導到自己身上。

因此,大陸《家庭教育促進法》規定家長要「爲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營造良好的家庭環境」,一旦「拒絕、怠於履行家庭教育責任,或者非法阻礙其他監護人實施家庭教育的」,公權力就可以「法入家門」。

實際上,父母或監護人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是孩子健康成長的第一個課堂。用正確思想、方法和行爲教育未成年人養成良好思想、品行和習慣,需要良好的家庭普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