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時捷中國銷量爲何狂跌?多地門店關閉!

經銷商逼宮、更換“掌門人”、被爆裁員、多地經銷門店關閉……2024年,保時捷中國危機不斷。

2024年前三季度,保時捷在華銷量只有4萬輛出頭,比去年的6.1萬輛暴跌29%。

而且已三連降,年銷量甚至比十年前還低。曾經叱吒風雲的保時捷,陷入了至暗時刻。

從"人等車"到"車等人",德系豪華品牌跌下神壇。2024年前三季度,寶馬、奔馳、奧迪降幅都在10%左右。

眼看着銷量一天比一天少,寶馬、奔馳開始想辦法自救,積極和國產品牌合作,加速智能化,但保時捷目前還是全系進口。豪車進口稅就少不了,幾乎沒有價格競爭優勢。

車賣不動,就換個能人上來,看能不能改變現狀,有點起色。新上任的保時捷中國CEO潘勵馳進行了一系列改革。

現有150多家經銷商縮減到100家;加大本土研發投入,也開始重視智能化和電動化轉型。

因爲不轉型不行了,一個幹了10年的保時捷銷售說:現在顧客最關心的是智能駕駛、車機系統這些配置,沒人關心發動機參數了。

越來越多的客戶開始抱怨保時捷的語音系統不智能,導航體驗差。

2024年,國內多家保時捷門店突然關閉,鄭州金水保時捷的負責人說,8月就想關門了,理由是房租太高,一直賠錢。

鄂爾多斯保時捷中心在去年10月底正式倒閉;唐山保時捷中心也在去年最後一天停業。義烏保時捷中心,早已人去樓空。

爲什麼國外豪車銷量大跌?一方面因爲在新能源汽車時代轉型不利,另一方面是國產新能源車發展迅猛,吃掉了豪車的市場空間。

以問界M9爲代表的國產高端電動車表現強勢,月銷量已超越多款豪華燃油車。

2022年,國產新能源車銷量同比增長了93%,2023年繼續高速增長36%。現在很多國產新能源車的高端車型定價都超過了50萬,甚至百萬以上。

新能源車的衝擊,加上人們消費觀念改變,國產品牌將很多國際大品牌“卷”下神壇,也說明隨着市場變化,即便在神壇的企業也需要變革,不然保時捷再降價也沒人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