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山小粒咖啡的前世今生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俯瞰雲南省保山市隆陽區潞江壩咖啡種植田。受訪者供圖

7月下旬,中國國際旅遊交易會某展臺上,一陣醇厚的咖啡香吸引了觀衆。這就是來自中國雲南的“魔豆”——保山小粒咖啡。

僑領引進“金豆豆”

從地圖上看,著名的黃金咖啡帶上,有世界聞名的摩卡咖啡、藍山咖啡。這條黃金咖啡帶的中段,位於中國雲南保山的潞江壩上。這裡生長着世界頂級的保山小粒咖啡。保山小粒咖啡,具有柔和清爽的果酸和馥郁的堅果香氣,是世界咖啡饕客們心中的珍品。小小的咖啡豆背後,隱藏着幾代人的奮鬥故事。

1957年,雲南保山。愛國僑領樑金山給時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何香凝女士發出一封信,隨信件一起從邊陲飛向北京的,還有一小包咖啡豆。這包豆子,寄託着樑金山的一個夢想——讓家鄉富起來。

昔日從雲南一路乞討到緬甸,最終白手起家成爲華僑鉅富的樑金山,始終心繫家鄉。身處英屬緬甸的樑金山發現,咖啡這種世界飲料的原產地氣候與家鄉保山十分相似,爲何不把這種作物引回雲南呢?

經過考察,樑金山迅速出資購買良種,聘用園藝師。1937年,馬幫馱着珍貴的咖啡種子,從緬甸眉苗翻山越嶺抵達樑金山的家鄉保山蒲縹小鎮。隨後,咖啡在潞江壩和暖的陽光下發芽,結出殷紅飽滿的果實。得益於怒江河谷的天賜環境,保山長出了密度高、香氣濃的良品咖啡豆。

1942年,日軍轟炸雲南,千頃咖啡種植園在戰火中拋荒,保山人的致富夢被迫擱置。樑金山捐資營建抗日運輸要道惠通橋支持抗日。直到新中國成立後,樑金山重拾夢想,繼續爲咖啡事業奔走。

1958年,何香凝給樑金山回信,在信中,她給了保山小粒咖啡極高評價,並鼓勵當地種植。此後,經過推廣種植的保山小粒咖啡屢獲國際獎項。

怒江微風習習,咖啡樹影婆娑。80多年以來,樑金山的夢想,正在一步步地實現。

怒江僑鄉咖啡香

1993年,保山小粒咖啡在比利時布魯塞爾世界咖啡評比大會上,斬獲“尤里卡”金獎;2010年12月,保山小粒咖啡被國家質檢總局評定爲國家地理標誌產品,保山市隆陽區成爲全國焙炒咖啡銷量最大的縣區之一;2022年,藉由電商平臺,保山咖啡銷往全國,乃至世界各地。

經過幾代人的精心培育,產於潞江壩海拔800—1000米地帶的咖啡品質,和國際普遍流行的咖啡品質不相上下;而海拔1400米以上出產的咖啡,則與世界頂尖品質的咖啡並駕齊驅。這讓保山的咖啡既可以與國際標準化產品接軌,也可以佈置高端產品線,打造個性品牌。

但是,想要在多種產品中合理佈局咖啡產業,咖農們自己要先有品鑑能力。“新寨的咖農,大概是全中國最會品咖啡的咖農。”在家鄉經營着咖啡莊園的謝顯文自豪地說。土生土長的新寨人謝顯文有一個咖啡致富夢,一直想帶着村民們,把保山咖啡產業做出個名堂。

以往咖啡種植戶“只種不喝”,而在新寨,咖農們放下鋤頭,就會端起咖啡杯,化身咖啡品評家。他們的舌頭不遜於世界級的咖啡專家,能辨別鑑賞咖啡的果香、酸度、回甘。在謝顯文的組織下,咖農們常常舉辦品評大會,相互促進提高。

謝顯文介紹,相比水果蔬菜與其他經濟作物,咖啡的畝產價值並不是很高,他始終在擔憂,“單純做‘搬運工’,沒辦法留住咖農”。而應對之道,在於延長產業鏈,延伸上下游產品,挖掘咖啡豆的附加價值。像謝顯文一樣,保山1.5萬戶咖啡種植戶都在探索。基於僑鄉文旅資源的“莊園+”經營模式,現已成爲保山小粒咖啡的一張名片。保山人在不停思考,如何將保山小粒咖啡的故事講出去。

文化爲魂講故事

“保山咖啡要想走向世界,不只要把事做得好,更要把故事講得好!”歸僑學者楊曉東擅長講故事,經過數十年的走訪整理,他將小小咖啡豆背後抗日救亡、奮發圖強的故事整理成《天堂鳥》一書。他的一系列僑鄉歷史紀實文學被澳門大學、美國僑團等機構收藏、宣傳、展出。

楊曉東說:“咖啡苦香,只有瞭解保山咖啡背後的歷史,才能更懂咖啡的味道。”看過保山的歷史後,才更能在品嚐小粒咖啡時嚐出其中滋味。

楊曉東在考察抗日時期滇緬咖啡文化時發現,咖啡成了一種聯繫世界的文化樞紐。太平洋戰爭爆發之後,雲南成了東南亞戰場的一條重要通道,革命志士、愛國僑胞、反法西斯國際友人會聚於此,而咖啡成了溝通五湖四海的橋樑。常常在一盞咖啡、一碟破酥包或一碗雲南餌塊之間,人們共商抗日大事。

楊曉東試着通過美食菜式的創新,傳承歷史的味道。他與中國烹飪大師王黔生一起,用咖啡磨粉,製成咖啡破酥包,兼具麪點的酥香與咖啡的醇香。他把這道美味及其他雲南傳統“咖啡點心”帶到保山特色產品推介活動中,受到了各方食客的讚賞。楊曉東說:“要想把保山咖啡世界化,就一定要結合美食文化、僑鄉歷史、少數民族文化,這些是保山小粒咖啡的特色。”

傳承文化,也要延續奮鬥精神。樑金山的後人董蓉蓉一直記得曾外祖父想讓保山咖啡走向世界的願望。

在家人眼裡,樑金山樸素“摳門”到讓人心疼。當董蓉蓉瞭解到,臨終連棺材都僅以家中地板改制而成的曾外祖父,爲了給家鄉引回良種、推廣種植而奔走奮鬥終生,她幾度潸然,爲先祖的奮鬥精神而感動。“品咖啡香,更要品到其中的精神”,董蓉蓉希望帶世界各地的人們,一同走過茶馬古道、走過昔日的咖啡之路。

咖啡香陣陣飄過,謝顯文和村民們在田野中揮汗如雨,楊曉東筆耕不輟續寫着保山人與咖啡的故事,董蓉蓉帶着遠方來客重走先輩的道路……他們成了保山咖啡故事的一部分,續寫着先輩關於繁榮富強的夢想,並將這個故事講給世界。(楊寧 邢穎)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22年08月17日 第 06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