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廢汽車迴流市場,念歪了循環經濟“好經”  時評

8月11日晚,央視《財經調查》欄目報道江蘇東海縣桃林鎮部分商戶違規處置報廢車相關問題後,東海縣立即成立聯合調查組,連夜開展現場調查處置。目前,已對涉案人員和商戶立案調查,對涉案物資進行封存。下一步,東海縣將對報廢車處置過程中存在的違法違規問題,進行全面排查整治,切實加強和規範市場經營管理秩序。(8月12日央視財經)

目前,我國已步入機動車報廢的高峰期。此背景下,報廢機動車的回收拆解與循環利用,不僅關乎資源的高效利用,更直接關係到環境保護與公共安全。央視曝光的報廢汽車非法拆賣的“黑生意”,無疑給蓬勃發展的循環經濟市場敲響了警鐘。

作爲專業園區,東海縣循環經濟產業園本應成爲報廢機動車回收拆解、再製造與資源再利用的典範。但事實令人觸目驚心——園區內,一些沒有合法資質的“小作坊”公然違規操作,不僅回收、拆解報廢汽車,甚至公然買賣國家明令禁止交易的“五大總成”(發動機、方向機、變速器、前後橋、車架),更將部分報廢車整車出售,讓本應退役的汽車重新上路。

這一系列非法行爲,不僅嚴重擾亂了市場秩序,更對公共安全構成了巨大威脅。報廢汽車的安全性能早已喪失,其零部件也大多磨損嚴重,一旦重新上路,極易發生交通事故,危及人民羣衆的生命財產安全。此外,非法拆解過程中產生的廢氣、廢液未經處理直接排放,嚴重污染了環境,違背了循環經濟的初衷。

報廢汽車非法拆賣生意大行其道、屢禁不止,除了不法商家的貪婪與狡猾外,監管部門的失職與不作爲也是重要原因。據報道,面對記者的舉報,當地商務局、市場監督管理局等監管部門竟相互推諉。這種“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態度,不僅助長了不法商家的囂張氣焰,更讓循環經濟的“好經”被念得面目全非。

針對種種亂象,東海縣已成立聯合調查組開展現場調查處置,並對涉案人員和商戶立案調查。這一舉措無疑是對不法商家的一次有力震懾,也是對市場秩序的一次有力維護。然而,要徹底斬斷報廢汽車迴流市場的利益鏈,還需進一步加大排查整治力度,確保每一個環節都得到有效監管。

商務部等14部門在《推動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中明確強調,要完善報廢車回收拆解體系,規範報廢車回收拆解企業經營行爲,依法查處非法拆解等違法行爲,有效防範安全、環保風險。因此,在全面排查整治的同時,有關方面應深刻反思監管失職問題。作爲市場秩序的維護者和管理者,監管部門應切實履行自身職責,確保政策落實到位、法律法規得到有效執行;同時,建立健全問責機制,對監管不力、失職瀆職的行爲進行嚴肅追責。

總之,報廢汽車迴流市場,不僅是對循環經濟理念的扭曲和踐踏,更是對公共安全和環境保護的嚴重威脅。期待聯合調查組能夠迅速行動、重拳出擊,徹底剷除這一“黑生意”的生存土壤。同時,以此爲鑑、舉一反三,切實加強對報廢機動車回收拆解行業的監管力度,讓循環經濟真正發揮其在資源節約、環境保護和社會經濟發展中的重要作用。

文丨陳廣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