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臺灣經濟韌性 碳費制度不應設置過高
▲ 環境部長彭啓明10日參加「2024環法挑戰賽 紐崔萊•日月潭站」開幕典禮時,於會中表示目標是希望10月底前預告碳費費率、明年1月1日生效。(圖/記者湯興漢攝)
● Bryant/產業研究與市場策略分析員
隨着全球氣候變遷問題的日益嚴峻,碳定價政策已成爲各國推動減碳的重要工具。臺灣近期推出了碳費相關子法,並計劃未來逐步提高費率以促進企業減碳與低碳轉型。
然而,因爲《氣候變遷因應法》規定具體碳費費率由審議委員會決定,各界都密切關心,最終出爐的費率版本是否能夠實踐減碳目標,同時不帶給社會過大的經濟負擔?要回應這個問題,最直接且有效的方式,就是參考亞洲鄰國的案例,再根據臺灣的發展脈絡進行規劃。
新加坡經驗:高費率與過渡框架的平衡
臺灣在設計自己的碳費制度時,高度參考了新加坡實施碳稅的經驗。新加坡作爲亞洲的貿易與金融中心,在2019年推出了碳稅制度,旨在通過市場機制促進企業減少碳排放,推動技術創新。新加坡政府預備透過碳稅的政策引導,讓新加坡發展出具有強大競爭力的跨國碳交易市場,這是與臺灣相當不同的地方。
▲ 新加坡2019年推出了碳稅制度,旨在通過市場機制促進企業減少碳排放,推動技術創新。(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逐步提高稅率,2030年前將達到每噸45新幣,這是新加坡政府的階段性碳稅計劃。但新加坡的高昂稅率,很大程度是因爲新加坡具有亞洲與西方的兩面性,其物價水準遠高於鄰國,即使如此,新加坡在碳稅上路初期也僅僅課徵每公噸二氧化碳排放5新幣的低廉費率,以確保企業有足夠時間適應政策變化,減輕對運營成本的即時衝擊。
新加坡也有三成左右的GDP來自制造業,尤其是電子業與石化加工業的實力堅強,然而新加坡製造業屬於碳排放密集且貿易暴露型的產業,碳稅的影響尤爲重大。因此,新加坡政府設計了一個針對排放密集與貿易暴露產業的過渡框架(the transition framework for emissions-intensive trade exposed [EITE] sectors),以確保這些企業能夠逐步適應碳稅的政策變化,同時保持其在全球市場中的經濟實力。
實施碳費的過程,如何減少排放密集與貿易暴露產業在全球市場上的競爭力損失?這是各個製造大國都想解決的大哉問,新加坡的過渡框架設計,允許產業向政府協議自身的減排計劃,並予以適度的減免與補貼。
▲ 新加坡的過渡框架設計,允許產業向政府協議自身的減排計劃,並予以適度的減免與補貼。(圖/路透)
具體來說,企業可以向政府提出詳細的減排計劃,包括減排目標、技術升級計劃、能源效率改善方案等。只要企業展示出實質性的減排承諾,並且計劃可行,政府便會根據協商結果,爲這些企業提供碳稅減免,甚至延長它們達成減排目標的時間。這一靈活的減量計劃機制,讓企業能夠在保持生產效率和國際競爭力的同時,積極推動減碳工作。
►►►思想可以無限大--喜歡這篇文章? 歡迎加入「雲論粉絲團」看更多!
保持靈活性 避免錯誤政策損害低碳轉型
臺灣碳費借鑑新加坡的過渡框架,讓企業可以提出「自主減量計劃」,符合申報規範與減量標準的企業,就能獲得優惠費率的減免。
但即使借鑑了新加坡的機制,我們仍應謹慎思考:臺灣是否應該跟隨新加坡等國家制定高費率?這樣的政策是否能有效推動綠色成長,且不至於給企業帶來過重的負擔?
這裡必須提到,新加坡善用了亞洲金融中心的優越地位,建置亞洲國家難以望其項背的高效碳交易所,允許企業購買碳抵換額度來降低實際支付的碳稅。這爲短期內難以大幅減排的行業提供高度靈活性。臺灣的碳抵換制度、境外碳交易機制尚不完善,對於碳抵換額度也採取較保守的設計,因此臺灣相對而言,就沒有新加坡實施高昂稅率的底氣。
▲ 新加坡善用了亞洲金融中心的優越地位,建置亞洲國家難以望其項背的高效碳交易所。(圖/Agoda提供)
除此之外,新加坡企業可以根據自身的運營情況,量身定製減排計劃,減少了政策執行中的一刀切現象。每個行業的碳排放特性不同,這種靈活的協議機制讓不同類型的企業能夠找到最合適的減排方案。而新加坡各類津貼、技術補助,同樣給予了必要的過渡緩衝,同時也促進了長期減排行動。
新加坡透過「能源效率基金」(Energy Efficiency Fund, E2F)和「國家環境機構補助計劃」(NEA grants),以及其他技術創新支持計劃,爲企業提供資金,幫助它們採用先進的低碳技術和能源管理系統。這樣,企業不僅能夠達成減排目標,還能在未來的綠色經濟中獲得競爭優勢。
針對碳稅最有可能打擊到高度依賴出口的產業,新加坡不只在內部提供緩衝,也積極與各國協調製度,讓新加坡企業可以在滿足國內減碳標準的前提下,避免被外國碳定價機制雙重剝削。這一點更是國際地位尷尬複雜的臺灣不容易做到的。
▲ 針對碳稅最有可能打擊到高度依賴出口的產業,新加坡不只在內部提供緩衝,也積極與各國協調製度。(圖/取自Pixabay)
實質費率:新加坡的設計啓示
新加坡高費率碳稅的實施,並非單純提高企業的營運成本,實質上,它爲企業提供了一個明確的減排激勵機制,鼓勵技術創新與能源效率提升。目前國際上一些實質費率的分析表明,儘管新加坡稅率最終將提高到每噸45新幣,但實際上透過碳抵換與技術投資,企業在中期內可以大幅降低實際負擔。企業能通過更清潔的技術和外部碳抵換方案,實現碳稅負擔的減少,從而保持國際競爭力。
這一設計顯示,高費率並非意味着高成本,只要有適當的配套與靈活性措施,企業仍能在高費率下保持市場競爭力。不只新加坡有如此政策思考,就連極度重視環境權的歐盟,也在嚐到去工業化苦果之後,回頭強調永續發展進程中的企業競爭力,甚至運用碳定價政策構築關稅壁壘,反過來保護自家企業。
國家設計碳定價政策,不應該被表面上的「高稅率=大幅減碳」迷思影響,應該要慎重考量企業的競爭力問題。
▲ 臺灣應善用製造大國的地位,以較低的起徵費率輔以自主減量計劃。(圖/港務公司提供)
以臺灣的經濟發展脈絡而言,既然我們缺乏歐盟的貿易規則制定能力,也不像新加坡具有區域金融中心地位,臺灣更該善用製造大國的地位,以較低的起徵費率輔以自主減量計劃。政府應該着重在運用碳費政策引導減碳,並以較低費率爲政策保留高度靈活性,如此可以讓企業有足夠的適應期,不僅能促進臺灣企業的減碳行動,還能保護臺灣在全球市場中的強韌競爭力!
●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