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女兒帶娃2年,女婿每月給我3千辛苦費,親家不樂意,我:你來

1. 李大姐是一個50多歲的農村婦女,臉上常掛着歲月的痕跡,皮膚粗糙,但眼神堅定。她一輩子務農,習慣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兩年前,女兒李梅生下了第一個孩子,李大姐做了外婆。李梅在城裡工作,生完孩子幾個月後就得重返職場,壓力山大。爲了不讓李梅因爲照顧孩子而影響工作,李大姐決定進城幫忙。

“媽,我實在是顧不上小傢伙,張強也天天忙得不可開交。要不,你來幫我帶帶孩子吧?”李梅在電話裡無奈地說着。

李大姐雖有些不捨鄉下的老家,但一想到女兒的辛苦,毫不猶豫答應了。“梅子,媽這就收拾東西,明天一早坐車過去。”她在電話這頭爽快地答應了。

第二天,李大姐揹着一個簡單的行李包,坐上了開往城裡的大巴。她心裡既有些興奮,也有些忐忑。城裡與她過去的生活完全不同,她不知道自己能不能適應,但爲了女兒和外孫,她必須得去。

進城後的生活確實讓李大姐感到不適應,住在女兒家裡,整天忙着照顧剛出生不久的小孫子,手忙腳亂。好在她踏實肯幹,很快便摸索出了一套帶娃的經驗。早上天還沒亮,她就起牀做飯,給孫子換尿布、餵奶,一天到晚都圍着孩子轉。雖然累,但看到孫子胖乎乎的小臉,她心裡還是滿足的。

張強是個好女婿,每天下班回家總是帶些東西,還時不時誇她。“媽,您辛苦了,這孩子要不是您,我和梅子都不知道怎麼辦好呢。”張強一邊抱起孩子,一邊笑着對李大姐說。

一開始,李大姐並不想接受張強的“辛苦費”。“你們年輕人賺錢不容易,我這當媽的,照顧自家孫子是應該的,哪能收錢呢?”李大姐邊說邊推辭。

張強卻堅持:“媽,您來幫我們帶娃,我們是真心感謝您的。3000塊不多,就當是給您的辛苦費,您一定得收。”

李梅也勸道:“媽,您這些年在農村幹活那麼累,現在進城來幫我們,哪能讓您白出力呢?”

看着女兒和女婿的堅持,李大姐只好點了點頭,“好吧,既然你們這麼說,那我就收下了。”

然而,這一切並非如表面那麼平靜。親家母劉紅從一開始就對此心存不滿。她覺得李大姐幫女兒帶娃是天經地義的事,何必還要收錢?她暗地裡總覺得自己家吃了虧,但礙於面子一直沒有公開表達。

有一次,劉紅在張強和李梅家吃飯,話裡話外帶着幾分酸味:“你們家李大姐倒是不錯啊,城裡城外都能打理得好。嘖,收了錢還能帶娃,真是能幹!”

這話讓李大姐有點尷尬,她笑了笑,沒接話茬。張強察覺到了母親語氣裡的異樣,連忙打圓場:“媽,李大姐確實幫了我們大忙,要不有她,我們哪裡能安心工作啊。”

劉紅聽了,冷笑一聲:“是啊,是幫了大忙,只不過這錢嘛,實在讓我覺得有點說不過去。”

這句話如同一顆小石子丟進了平靜的湖面,泛起了漣漪。雖然表面上家庭氣氛還算和諧,但劉紅的態度逐漸變得冷淡,常常在聚會時不時提起這件事,似乎對李大姐收辛苦費心有不滿。

時間長了,李大姐也察覺到了親家母的異樣。每次家庭聚會時,劉紅總是言語含沙射影,讓李大姐感到心裡不舒服。她幾次想開口和劉紅談談,但又覺得沒必要把事情弄得太僵。畢竟大家都是一家人,不該爲這點錢鬧得不愉快。

不過,劉紅的態度讓李大姐逐漸產生了疑慮:難道我真的不該收這筆錢嗎?我離開了自己的生活,來到城裡幫忙,難道不應該得到些補償?她開始在心裡糾結,情緒也變得複雜起來。

2. 那天家庭聚會是在一個熱鬧的飯店包廂裡,李大姐和劉紅分別坐在兩邊,桌子上擺滿了各式各樣的菜餚,氣氛一開始還是很融洽的。幾家人邊吃邊聊,孩子們跑來跑去,笑聲不斷。然而,隨着話題轉向帶娃的問題,劉紅的表情逐漸變得嚴肅。

“你們家李大姐真是好福氣啊,不但住得舒服,每個月還能拿錢。”劉紅冷不丁地冒出一句話,雖然語氣輕描淡寫,但話裡的刺人人盡皆知。

李大姐聽了這話,臉色微微一變,但仍然保持着笑容,沒接茬。張強放下了筷子,趕緊插話:“媽,李大姐來幫我們真是幫了大忙,我們得表示感謝嘛。”

“哼,幫忙帶自己孫子是應該的,謝什麼謝?”劉紅一邊夾着菜,一邊冷冷地說道,“我覺得帶娃是你們家的事兒,給辛苦費顯得太過了,帶孫子是應該的,怎麼還要收錢呢?”

劉紅的話猶如一把刀子,直接割破了原本平靜的氣氛。桌上突然安靜下來,只有碗筷輕輕碰撞的聲音。李梅皺起了眉頭,張強也有些尷尬地笑着:“媽,話不能這麼說,李大姐……她確實辛苦啊。”

李大姐平時爲人寬厚,總是避免正面衝突,但這次被親家母當衆質疑,心裡實在憋不住了。她放下手裡的筷子,擡起頭看着劉紅,聲音微微發抖但堅定:“劉姐,帶娃確實是自家事,可是我也放下了鄉下的活計,離開了家,來幫忙帶孩子。這麼小的孩子,我每天一刻不停地照顧,累得腰痠背疼,你要是覺得不合適,那你可以來帶啊。”

劉紅一下被噎住了,臉色漲得通紅,半天沒說出話來。她沒想到李大姐會直接回擊,周圍的親朋好友也都愣住了,空氣彷彿凝固了。劉紅咬了咬牙,強壓下心中的不滿,低聲嘟囔了一句:“我倒是想帶,可我還有自己的事兒呢……”

張強趕緊站起來打圓場,笑着說:“好了好了,都是一家人,沒必要爲了這點小事傷和氣,媽,您多吃點菜,別生氣。”

李梅也趕緊附和:“是啊媽,咱們今天是聚餐,別談這些了,等回頭有時間咱們再說吧。”

場面一度僵持,但在張強和李梅的調和下,氣氛漸漸回暖。可是,李大姐心裡卻壓抑得難受。回到家後,她默默坐在沙發上,腦海裡全是今天聚會上的那些話。她深知劉紅對自己有意見,可是爲了女兒和外孫,她一直在忍讓。可是,這種當衆的質疑讓她感到深深的委屈。

“我真的是不該收那錢嗎?”她自言自語道。畢竟,城裡生活和鄉下不一樣,每天帶孩子的工作量大得驚人,她幾乎沒時間停下來歇一歇。可反過來想,劉紅說的也不是完全沒有道理——照顧孫子本是家裡的事,收這3000塊錢,是否真的顯得不合適呢?

“媽,你別多想了。”李梅從房間裡走出來,看到李大姐坐在沙發上發呆,忍不住安慰道,“親家媽她那人就是心直口快,您別往心裡去。辛苦費是張強堅持給您的,這沒什麼不對。”

李大姐嘆了一口氣,“可她說得也有幾分道理,我到底是幫你們的,真不該爲了這點錢讓大家心裡不舒服。”

張強聽到這話,從廚房走過來,坐在李大姐旁邊,溫和地說道:“媽,這不是錢的事兒,您來幫我們帶孩子,我們真心感激。再說,您也確實該得這辛苦費,別聽那些閒話。”

雖然張強和李梅都在努力安慰她,但李大姐心裡依然不是滋味。她開始考慮是否該繼續留在女兒家幫忙帶孫子。她不想讓女兒和女婿爲難,更不想因此破壞家庭的和諧。但如果她真的離開了,孫子的生活誰來照顧呢?這成了她心中揮之不去的矛盾。

3. 李大姐經過幾天的深思熟慮,決定主動和女婿張強談一談。那天晚飯後,她把張強叫到陽臺上,語氣堅定但溫和:“張強,我想了很久,這個錢啊,我以後就不收了。我是來幫梅子的,咱們是一家人,哪裡能把這事兒當成工作一樣?不過,你放心,我還是會好好帶孫子,絕不會因爲不收錢就怠慢。”

張強一聽,急忙說道:“媽,怎麼能不收呢?您辛辛苦苦幫我們,錢是應該給的,這沒什麼好說的。”

李大姐擺了擺手,臉上露出一絲苦笑:“不是錢多錢少的問題,親家她心裡一直有疙瘩,我也不想因爲這點錢讓兩家人鬧得不愉快。咱們以後就別再提這錢的事了,這樣大家都能心裡舒坦些。”

張強沉默了一會兒,最終點了點頭:“媽,我知道您是爲我們好。其實我也明白,劉紅她有她的想法,但她那人嘴硬心軟,過一陣子就好了。只是我和梅子都覺得您該收的,畢竟帶孩子真的不輕鬆。”

李大姐輕輕嘆了口氣:“我知道你們的心意,也知道你們感激我,但這個家啊,要和和氣氣纔好。錢是小事,親情纔是最重要的。”

就這樣,李大姐堅持不再收辛苦費,而她對孫子的照顧依然一絲不苟。白天,她依舊忙着給孫子換尿布、餵奶、哄睡,傍晚還會推着小車帶孫子出去散步。儘管她再也沒有提過那3000塊錢的事,但張強和李梅都心存愧疚,總想着怎麼能更好地對待李大姐。

幾個月後,劉紅來家裡探望孫子,看到李大姐依然耐心地照顧孩子,似乎也沒再提起“辛苦費”的事。劉紅這人雖然性格強硬,但她畢竟看在眼裡,心裡也明白,李大姐是真的盡心盡力。

“李大姐,最近辛苦了吧?看你還是這麼能幹。”劉紅端起茶杯,語氣稍微緩和了許多。

李大姐笑着搖了搖頭:“不辛苦,孫子乖得很,只要他好,我也心安。”

劉紅沒有再說話,但從她的神情中,李大姐知道,劉紅對她的成見已不再像從前那般深了。這場家庭內的小風波似乎終於平息了,儘管劉紅心中還多少存有些許不滿,但她也明白,自己的兒媳和兒子確實離不開李大姐的幫忙。

張強在一旁見狀,趕緊招呼大家一起吃飯,桌上的氣氛明顯比之前輕鬆了許多。雖然有些事沒有徹底解決,但大家心照不宣地選擇了迴避,不再把矛盾放在明面上。

一頓飯吃得溫馨愉快,席間大家有說有笑,劉紅也比以前更多參與對話。李大姐心裡鬆了一口氣,覺得自己這幾天的決定是對的。家和萬事興,有些時候,爲了家人的和睦,妥協與讓步是必要的。

飯後,李大姐抱着孫子坐在沙發上,輕輕搖着哄他入睡。張強走過來,悄聲對她說:“媽,我和梅子商量好了,以後每個月的錢我們就直接存給您,等以後您想用的時候再拿出來,您看這樣行不行?”

李大姐聽完,笑着拍了拍張強的手:“你們啊,別費這心了,媽不圖錢,圖的是一家人好好的。”

張強感動地點了點頭,心裡暗自決定,以後一定要多關心李大姐,不能讓她覺得自己在家裡是個外人。

時間一天天過去,李大姐依然過着忙碌的生活,日復一日地照顧着孫子。親家劉紅也逐漸接受了李大姐的存在,不再對那“辛苦費”耿耿於懷,偶爾還會主動幫忙照顧孩子。兩家的關係慢慢變得平和起來,彷彿之前的爭執只是一個小小的插曲。

在這些看似平靜的日子裡,李大姐偶爾會想起那些曾經的爭論和不快,心裡有些感慨。她知道,錢和親情總是微妙的,很多時候,它們之間的界限很難分清。那麼,未來的日子裡,還會有新的矛盾和挑戰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