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習會》紐時曝美中三大競爭點 成雙方會談交鋒點

紐時認爲,拿下臺灣進而奪取環太平洋主導權,在貿易競爭中勝出,以及奪取先進科技的龍頭地位,這三者構成美中新時代競爭主旋律。這三者的複雜性必然會在拜習會一覽無遺,併成爲雙方交鋒點。(圖/路透社)

《紐約時報》15日撰文分析,拿下臺灣進而奪取環太平洋主導權,在貿易競爭中勝出,以及奪取先進科技的龍頭地位,這三者構成美中新時代競爭主旋律;這三大議題彼此交雜、治絲益棼,其複雜性將在拜登與習近平舉行線上會議時一覽無遺,也勢必成爲拜習會交鋒點。

報導認爲,美中兩大強權的分歧不僅體現在治理之上,還包括經濟等議題。更何況,兩強都在海外角逐影響力的擴大,也在尖端科技上展開競爭;甚至,雙方謀求軍事上的優勢不只在陸地,還擴展至太空與網際網路上。

尷尬的是,雙方彼此也是對方主要的貿易與商業夥伴,這讓美中角力與冷戰時期的美蘇對抗本質上有很大的差異,也更復雜。隨着拜習會的登場,這樣的複雜難解會充分的體現。

無怪,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認爲,妥善處理對陸關係無疑是「21世紀最大的地緣政治考驗」。特別是,隨着改革開放後調整經濟方針,北京愈來愈富裕,而習近平更想恢復大陸過去在全球秩序的地位。他強調,「認清東昇西降的大趨勢」。

※臺灣:有利北京奪取環太平洋主導地位

自二戰結束以來,美國利用強勢海空力量維持太平洋地區的秩序,北京無疑無法長期接受此一現狀。隨着大陸在印太區的軍事力量快速膨脹,拜登擴大美國與澳洲、日本、印度等國的聯盟,北京則視此爲美國爲維護霸權而做出的挑釁。

雙方爭奪印太主導的潛在爆發點便是臺灣。收復臺灣重歸中國大陸版圖之下,被習視爲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要條件。大陸派出愈來愈多戰機入侵臺灣防空識別區,赤裸裸地告訴世人本經從不放棄用武力統一臺灣。

美方長期以來在臺灣議題採取「戰略模糊」,除避免觸怒北京,還暗示臺灣如果想獨立,就別奢望美國會援臺。雖然如此,前總統川普與現任總統拜登都加強對臺支持。除派遣美軍軍艦穿越臺海外,還派出小股部隊與臺灣軍隊訓練。

甚至,日前拜登被問及是否會保衛臺灣,他還說「會,我們對此已有承諾」。不過,白宮稍後澄清這不代表美國改變過去政策。

※貿易戰

文中指出,目前美中貿易戰正處於休戰階段;但拜登仍持續對北京的經濟政策提出抗議。事實上,大陸對鋼鐵、太陽能零件、電腦晶片與官方對國內產業的廣泛支持,讓川普決心開啓對北京商品加徵關稅。

美國貿易代表10月時表示,「中國的成長與繁榮都是以犧牲美國工人和經濟機會爲代價,這些政策強化了全球經濟的零和博弈」。

然而,隨着2018年美中開啓一輪又一輪的加徵關稅與反制作爲,反而凸顯兩國經濟的密切程度;任一方如果想要脫鉤單飛,都會帶來經濟的惡果進而凸顯雙方經濟的脆弱。

但是,關稅之爭讓習宣佈由國內需求與本土創新擔任經濟的火車頭,其次纔是出口。雖然陸官員強調北京不會對外資與外國商品說不;但經濟民族主義讓大陸消費者愈來愈不能容忍在香港、西藏等議題上,不遵守大陸路線的外資企業。

影響所及,好萊塢再也不見「辱華」電影,而大陸最賣座的電影,則是政府支持的史詩片「長津湖」─描寫共軍如何在韓戰擊敗美國的史詩片。

隨着川普時期對華爲造成的損害,讓北京更堅信美國能輕易使用自身影響力,限制大陸取得先進科技。(圖/中新社)

※爭奪先進科技龍頭地位

雖然微軟在10月以不堪北京網路審查,而宣佈退出大陸市場;但諸如蘋果、特斯拉、高通與英特爾等美國科技企業,仍在中國大陸擁有大量業務。華府憂心,大陸間諜會竊取這些科技企業的技術與商業機密,也害怕大陸製造的產品容易受到網路監控。至於美科技巨擘按照北京規矩行事,更等同價值觀的妥協。

但這成爲惡性循環。隨着川普時期對華爲造成的損害,讓北京更堅信美國能輕易使用自身影響力,限制大陸取得先進科技。2021年5月,習近平強調「科技創新成爲國際戰略博弈的主戰場,中國需要自立自強」。

相對的,這又讓美官員更警惕美方的關鍵敏感科技是否流入北京之手。華府的機構密切的審查大陸在美國的科技投資,在美工作的華裔科學家因隱瞞與北京的關係,而遭到逮捕。

※取得世界領導權的前兆

北京認爲,美國近來疲態盡露,包括新冠肺炎應對舉措失當,種族內部矛盾,阿富汗撤軍時混亂無章,北京當然想趁此獲得更多的全球發言權。事實上,北京已在世界衛生組織等傳統爲西方場子的機構中,尋求更吃重的角色;還創造大陸版世界銀行,爲低度發展國家提供資金;擴大包含俄國、伊朗與古巴的鬆散聯盟,這些國家的共通點爲不滿西方的霸道與介入。

大陸官員堅稱,華府不該將北京視爲崛起中的威脅。2021年9月,陸外長王毅對拜登氣候特使凱瑞強調,美國對中的戰略重大誤判,是造成雙方齟齬的原因。王毅說,「解鈴還須繫鈴人,球現在在美國這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