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幼童關飛機廁所“立規矩”,“嚇唬式”教育何時休?   時評

近日,有網友發佈視頻稱,8月24日貴陽飛上海的飛機上,兩位女乘客因忍受不了一位一歲多的小女孩哭鬧,直接把小女孩從奶奶身邊抱走,關到機艙廁所“立規矩”。8月26日,吉祥航空迴應稱,飛行途中該兒童持續哭鬧,爲避免打擾到其他旅客休息,在其祖母的同意下,兩名旅客將兒童抱至洗手間教育,過程中兒童的祖母一同前往並在洗手間門口等候,孩子母親已知悉此事並表示理解。(8月27日《華商報》)

儘管孩子奶奶知情同意並參與其中,孩子媽媽對此也表示理解,但此事依舊令人難以釋懷。網傳視頻顯示,在萬米高空逼仄的飛機廁所裡,面對兩個陌生人的斥責、恐嚇,小女孩發出了撕心裂肺的哭聲,讓觀者爲之動容。此事之所以引發廣泛關注,不只是因爲視頻內容刺痛了人們內心最柔軟的部分,還因爲不少人從中看到自己童年的影子,產生了一定的代入感。

孩子奶奶與兩位“熱心”旅客合謀,把孩子關飛機廁所訓話,以達到使其不哭不鬧的目的,這是一種比較典型的“嚇唬式”教育。這種簡單粗暴的教育方式,不僅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反而可能給孩子留下難以磨滅的心理陰影,甚至影響其一生的性格發展。但現實中,這種教育方式被不少家長使用過,甚至“再哭就讓警察把你抓走”“再不聽話就不要你了”等,成了一些家長屢試不爽的哄娃套路。

本次事件中,孩子奶奶和兩位旅客都無惡意,只是在教育上存在認識誤區,用錯了方法。孩子的成長過程,是一個逐漸學習社會規則、建立自我認知的過程,需要家長和老師以極大的耐心和智慧去引導。因此,“嚇唬式教育”實際上是一種偷懶的教育方式,它忽略了兒童心理的複雜性和成長的漸進性,試圖通過恐嚇、威脅來強制孩子服從。這種教育方式也許能帶來短暫的效果,但對孩子的健康成長來說,其弊遠大於利。

值得一提的是,把幼童關廁所訓話的相關視頻,是其中一位涉事旅客自己主動發佈的,甚至字裡行間還不乏“炫耀教育成果”之意。換言之,這位旅客不僅沒有意識到自身行爲不妥,反而認爲自己伸出援手做了好事。由此看來,改變部分人心中的“嚇唬式”教育觀念依舊任重道遠。

此事發生後,“孩子在公共場所哭鬧”的問題再次受到外界關注。孩子的世界是純真無邪的,通過哭鬧來表達不適或需求,是他們最直接、最本能的溝通方式。無論是家長還是周邊路人,都應拿出最大的耐心和包容心,讓兒童友好成爲全社會的共同理念和行動。幼童的哭鬧聲,是一種自然聲音,而非噪聲。所有成年人都是從“熊孩子”走過來的,寬容、接納孩子的哭鬧聲,不該這麼難。

總之,把幼童關進飛機廁所“立規矩”的事件,雖是個案,卻發人深省。一方面,社會應反思“嚇唬式”教育這種過時、有害的教育方式,以更加科學、人性化的方式去關愛和引導孩子成長;另一方面,各方應進一步凝聚共識、形成合力,營造一個有利於兒童身心健康成長的社會環境。

文|陳廣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