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路軍最古怪的旅:兩大元帥都怕鎮不住,偉人派去一人完美解決!
344旅成軍之初,毛主席便接到了一封來自115師的電報。這是一封耐人尋味的電報,時任師長和副師長的日後兩大元帥聯名致電中央軍委,希望能考慮換一個人擔任344旅旅長之職。而當時344旅旅長的任命早就已經下了,由大名鼎鼎的徐海東擔任,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兒呢?
令人意外的結果
344旅改編自紅十五軍團,而紅十五軍團又是由紅25軍抵達陝北之後,與紅26軍、紅27軍組成。在這個過程中,紅25軍一直扮演重要角色,不僅在軍中的地位很高,而且功勞很大,早在長征時期就已經深得毛主席的信任。
紅25軍當年有過一個別稱,叫“童子軍”。其中原因也很簡單,那就是紅25軍的將士們年紀都不大,尤其是軍中的小戰士,普遍都年紀很小。紅25軍早期的武器裝備很差,但軍隊的戰鬥力卻很強,之所以出現這種反差,主要是因爲軍中的絕大多數將士們都是我軍的烈士後代。
因此,紅25軍的將士們與敵人苦大仇深,打起仗來不要命,經常在兵力處於劣勢的情況下將敵人打得落花流水。也正因爲這個原因,紅25軍的將士們更加團結,他們就像是一家人,緊緊凝聚在一起抱團取暖,在徐海東和吳煥先等黃麻起義的元老帶領下一路拼殺。
紅25軍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開始了長征,當時爲了幫助紅25軍更好的完成長征,中央軍委特意派了程子華到紅25軍擔任軍長,徐海東與吳煥先則分別擔任副軍長和政委之職。以當時的情況來看,紅25軍的處境十分堪憂,畢竟這支軍隊太年輕了。
但令人沒想到的是,紅25軍在艱苦卓絕的長征中,不僅一路堅挺的殺了過來,而且還頻頻取得勝利,繳獲的機槍數量甚至超過了100挺。要知道,這個數字即便放眼全部紅軍隊伍,那也絕對是佼佼者。
而且,紅25軍的兵力在長征過程中也沒有衰減,反而越打越多。也就是說,紅25軍經歷長征以後,不僅戰鬥力沒有下降,反而得到了相當大的提升。這種情況在紅軍長征普遍傷亡減員嚴重的背景下,顯得十分惹眼,表現尤其突出。
大胸懷、大格局
基於這種情況,此後紅25軍抵達陝北以後,處境要遠比其他紅軍隊伍好得多。等陝甘支隊抵達陝北時,毛主席甚至都要開口向徐海東求助,希望他能提供2500大洋,幫助陝甘支隊渡過難關。這可不是命令,而是求助,如果徐海東不同意,即便是毛主席也不好說什麼。
但徐海東在這個關鍵時刻,展現出了非凡的黨性和大局觀,不僅沒有半點猶豫,而且直接將援助的金額翻倍,給毛主席送過去整整5000大洋,幫助陝甘支隊渡過難關。對於徐海東而言,這5000大洋同樣十分重要,而他只是留下夠用的資金,剩下的錢毫無保留的拿了出來,可見徐海東的格局。
而後,徐海東在戰場上更是表現出衆,率部一路拼殺,打出了紅軍的一片天地,在一定程度上迫使張學良和楊虎城改旗易幟。明眼人都能看出來,徐海東的功勞之大,已經完全具備擔任八路軍師長的能力,但最終卻僅僅出任了344旅旅長。
兩大元帥雖然沒有在電報中明言,但其中的意思已經很明白了,他們認爲徐海東與他們的地位相當,擔任344旅旅長一職有些委屈了。而且他們出任徐海東的上級,確實也有些信心不足,畢竟徐海東在軍中的地位擺在那裡,這才致電中央軍委,希望毛主席能夠再重新考慮一個旅長人選。
但毛主席深思熟慮以後,卻仍然堅持原來的任命,讓徐海東出任344旅旅長一職。這倒不是毛主席不明白他們的心意,而是毛主席有更深層次的考慮,畢竟毛主席對紅25軍很瞭解,自然也就對344旅這支部隊瞭解。
344旅因爲長期跟隨徐海東一起成長,對徐海東的信任已經到了無可替代的程度。加之344旅這支部隊的超強凝聚力,令這支部隊到了水潑不進的程度,若貿然換一個人替代徐海東,還真不一定能夠接住這支部隊的指揮權。
英明決斷
但344旅當時也不是一點問題沒有,黃克誠第一次到344旅時就發現了嚴重問題,那就是當時國共合作取消了政委一職,而政委乃我軍思想的靈魂職務,所以黃克誠建議恢復政委制度,可謂是極具建設性的建議,最終得到採納,並由黃克誠出任344旅政委,將部隊的凝聚力再次加強。
徐海東的格局之大,早在紅軍時期就已經體現,所以被任命爲344旅旅長也沒有任何不滿。對於徐海東而言,只要有仗可打,他就完全能夠接受。只不過,徐海東雖然綽號“徐老虎”,但歷經這麼多年的戰爭,他的身體已經嚴重透支,終於到了難以爲繼的地步,必須立刻休養。
這個時候,344旅旅長之職由誰擔任的問題就迫在眉睫了。原本徐海東對此早有安排,但遺憾的是,他培養的687團團長張紹東辜負了他,竟然當了叛徒。以當時的情況來看,黃克誠無疑是接過指揮權的最佳人選,但當時344旅對687團副團長田守堯卻呼聲更高。
田守堯是344旅的老人了,在344旅的威望很高,如果由他擔任344旅旅長之職,也算是可以。但毛主席卻敏銳的發現了問題,畢竟344旅是一個萬人規模的隊伍,田守堯雖然威望夠了,但指揮作戰的能力恐怕還有欠缺,所以思來想去,毛主席最終還是決定派楊得志到344旅,接替徐海東擔任旅長。
毛主席如此安排,剛開始讓田守堯頗爲不滿,但田守堯畢竟是一位老幹部,覺悟還是夠的。而且,楊得志的實力也讓人信服,田守堯很快就成爲楊得志的得力助手。此後,隨着部隊的發展,黃克誠與楊得志都表現十分突出,毛主席又根據當時的情況重用黃克誠,這纔有了後來的39軍,真可謂高瞻遠矚的英明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