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奧運/力量型運動女力崛起 強壯肌肉下的苦可能更勝男性

舉重、跆拳道、拳擊等力量型運動,臺灣女性選手表現亮眼,甚至稱霸世界,強壯肌肉作爲致勝秘密武器,背後付出的努力卻非常人能體會。 記者季相儒/攝影

奧運性平之路漫長,女性選手不僅辛苦爭取參與權,成長過程的轉大人之苦更勝男性,強壯肌肉是奪牌利器,卻可能要付出骨鬆、性早熟、亂經等健康代價,需要宣導與專業諮詢,減少場內發光卻場外一身傷的遺憾。

古代奧運清一色由男性上場較量,女性不僅無法參賽,連觀賽資格也受限,1896年第1屆現代奧運也未見女運動員身影。女性追求競技場平權歷程猶如馬拉松,一個多世紀後,國際奧會在今年國際婦女節宣佈,2024巴黎奧運選手男女比例各50%,達到歷史性的性別平衡。

舉重、跆拳道、拳擊等力量型運動,臺灣女性選手表現亮眼,甚至稱霸世界,強壯肌肉作爲致勝秘密武器,再加上魔鬼特訓營的體重控制,才能緊握各量級比賽的入場券,從小女孩時期就投身高強度鍛練的選手,看在國泰醫院小兒科主任級醫師侯家瑋眼裡是既驕傲又心疼。

迎接青春期的女性選手,若體脂肪不足,缺乏轉化爲雌激素的原料,可能影響月經驅動,造成初經晚來;反之,當參與較重量級競賽,增重過程不排除出現性早熟問題,「這是女性選手不同於男性選手的挑戰」,侯家瑋說,雌激素長期不足、月經失調,甚至可能增加骨質疏鬆症機率。

月經週期不僅與第二性徵發育有關,雌激素更與骨質的固定息息相關。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婦產科醫師沈靜茹說,進入國家運動訓練中心服務前,沒想到雌激素不足、月經週期不規則的年輕女運動員這麼多,她們的骨質密度,往往也低於健康標準。

女孩骨質密度增加最快的年紀,是12到18歲,這個年紀的女性運動員正在接受高強度訓練,就算進入國訓中心後有黃金計劃支持,可向醫師、營養師等尋求專業諮詢,卻多已經18歲左右,錯過黃金存骨期。

三軍總醫院小兒內分泌科醫師林建銘說,小女孩選手擁有的低體重確實不一定可以被歸類於「健康」體重,體重輕、體脂肪太少,月經晚來的可能原因之一。從臨牀經驗來看,初經晚到也不能排除與家族遺傳、疾病,甚至是天生無子宮、卵巢等問題導致。

初經大約會發生在9至16歲之間,林建銘說,以醫學角度而言,國中還沒來月經,但已經開始胸部發育,就不算髮育出現延遲,只要在15至16歲前初經即可,但選手高中還沒來初經,就建議家長帶着孩子尋求醫療協助。

部分醫師認爲,只要營養顧得好,好成績與發育並非魚與熊掌不能兼得。「這確實還是兩難」,侯家瑋提到,對一般人而言,運動是爲了身體健康,但對於選手來說,他們總盼着把握年輕時光,在黃金歲月發光發熱,以超人的耐力高強度鍛鍊。

「她們不一定健康,甚至身心傷痕累累」,侯家瑋遇過非常多小選手,被家帶長到門診尋求專業諮詢,除了生理期問題,運動過度造成生長板受傷、長不高也是原因,在每一面獎牌背後犧牲多少健康,並不是旁人可以想像。退役之後,留下的後遺症可能纔是挑戰的開始。

「她們是拿終身的健康在拚」,沈靜茹說,當運動員是一時,健康卻是一輩子;希望體育相關單位能從國小、國中的年輕女運動員開始,加強宣導,告訴她們哪些會影響長期健康、生活品質,訓練中遇到問題也要主動諮詢專業醫師,不要等到來不及纔開始調整。

沈靜茹也提醒年輕運動員,「越是自律,除了訓練成績更好,也更能避免衝擊健康」,沈靜茹說,常見有年輕選手在賽後爆吃、鬆懈練習,又在下次比賽前1個月內暴減7公斤,就容易引發問題;但若能規律做到每天該有多少訓練量、吃多少,就可以把對身體的負擔減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