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奧運·記者觀察】一個人的奧運金牌,兩個人的“超級大滿貫”

在乒乓球的世界中,一名運動員如果能集齊奧運會、世錦賽和世界盃的單打冠軍,就能被稱爲“大滿貫”得主,在世界乒乓球歷史中,只有瓦爾德內爾、鄧亞萍、劉國樑、孔令輝、王楠、張怡寧、張繼科、李曉霞、丁寧、馬龍和如今的樊振東達成了這一成就。“超級全滿貫”的達成條件更爲苛刻,這意味着一名球員除了要在有限的職業生涯內集齊三大賽單打冠軍之外,還要囊括全運會、全錦賽、巡迴賽總決賽/WTT總決賽、亞運會、亞錦賽、亞洲盃的單打冠軍。

在北京時間8月4日晚巴黎奧運會男單項目決出冠軍歸屬前,估計中外的乒乓球運動員中只有馬龍達成過這一成就,而場上的樊振東和場下的國乒男隊主教練王皓距離“超級全滿貫”都只差一枚奧運金牌。與樊振東不同,王皓的遺憾已經被定格,這名在世界乒壇歷史上舉足輕重的超級球星如今已是兩鬢斑白,他曾連續三次與金牌擦肩而過:在雅典,橫打技術尚未成熟的王皓在決賽不敵韓國選手柳承敏,這是近幾屆奧運會上國乒在單打項目中唯一一次丟金;此後的八年,王皓橫打技術臻於成熟,但又不得不在決賽中面對巔峰期的馬琳和張繼科。三次奧運會男單決賽,三次屈居亞軍,讓王皓距離奧運金牌和“超級大滿貫”始終差了一點點,他懂得“遺憾”三種不同的寫法。

樊振東也有着類似的遺憾,揹負“天才少年”之名出山,但在生涯的前半段卻始終無法翻越馬龍這座大山,從2017年布達佩斯世乒賽男單決賽輸球后流下不甘的淚水,到2020年東京奧運會決賽見證馬龍“雙圈大滿貫”,再到本屆奧運會前近十個月的單打無冠期,樊振東似乎已經和大滿貫越走越遠。

在本次奧運之前,樊振東已經年滿27歲,本週期長期的傷病和起伏不定的狀態讓無數人懷疑他是不是還能夠堅持到2028年的洛杉磯奧運會,而樊振東也曾在出徵奧運會前表示,巴黎賽場將是他的“最後一舞”。因此,無論是對於樊振東還是王皓,巴黎奧運男單賽場都有着特別的意義——此時距離王皓第一次參加奧運會已經過去了20年,這或許是兩人共同完成大滿貫夢想的唯一機會。

同樣是賽程艱難,同樣是隊友提前出局,同樣在決賽對戰外協選手,在巴黎,27歲的樊振東面臨着和王皓在雅典同樣的處境。半決賽逆轉張本智和,樊振東在前兩局最爲劣勢的情況下頻頻扭頭看向身後的王皓,而後者眼眶泛紅,頂住極大壓力大聲鼓勵;從1/4決賽逆轉張本智和到決賽,每一次樊振東得分,王皓總是起身用力鼓掌吶喊、揮拳慶祝;而當決賽的最後一球落地後,王皓第一時間振臂高呼,第一個衝入場內與樊振東擁抱,隨後便像當年在八一隊一樣,雙臂箍住樊振東大腿,將其高高托起。一塊奧運金牌,同時圓了兩個人的“超級大滿貫”之夢,而王皓留在雅典、北京和倫敦的遺憾,如今也隨着那些爲樊振東的吶喊和歡呼煙消雲散。

當比賽進行時,坐在一旁的瑞典同行扭頭向羊城晚報記者提出了自己的疑惑:“坐在場邊的教練是誰?爲什麼他比樊振東還要興奮?”當羊城晚報記者答出王皓的名字時,瑞典記者在恍然大悟之餘也不由感慨:“我記得王皓從前長得很好看,現在他老了很多。”

時光催人老,但時光也絕對公平。如今這枚沉甸甸的單打金牌幫助王皓填補了最重要的那塊“缺憾”,當年鮮衣怒馬的少年郎在經歷了長達20年的等待後,終於用另一種方式實現了他的“超級大滿貫”。

文 羊城晚報特派巴黎記者 呂航 蘇荇

圖 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