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比》大陸熱映票房曝光 外媒曝:與metoo有關

好萊塢電影《芭比》在中國大陸熱映,成了女權主義偶像。(華納兄弟提供)

據法國廣播電臺報導,《法國世界報》14日刊出上海通訊員勒普拉特撰寫的一篇文章稱,在中國,芭比成了女權主義偶像。勒普拉特表示,在中國,美國美泰公司的芭比娃娃的銷售量並不是非常多,女權主義也是一個有爭議的話題,但是,電影《芭比》卻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目前的票房收入已達2.36億元人民幣。

什麼原因呢?

報導引述29歲的上海營銷人張洲(Zhang Zhou)說,「這是一部商業性、娛樂性、同時又是女權主義的電影。這是第一次,而且非常有說服力。」張洲不是唯一一個這麼想的人。另外,好萊塢製片人也很貼心地迎合了中國的地緣政治願景,在影片裡的地圖上繪製了不是很詳細的「九段線」,這一做法導致了這部電影在聲稱擁有部分領土主權的越南被禁演。

多起騷擾或強姦案件

報導引述27歲的王雨倩(Wang Yuqian)說,她趕緊去看了這個電影,生怕它被禁演。報導稱,王雨倩的擔憂不是沒有道理。近年來,雖然女權主義思想在中國年輕一代中不斷髮展,但運動本身卻步履維艱。中國當局敵視任何形式的社會動員,毫不猶豫地將爭取婦女權利的活動人士給監禁起來。

在#metoo運動展開後,雖然有幾起騷擾或強姦案件,但很少有人被定罪,而且相關的討論經常受到審查,只給那些沒有什麼要緊的評論留下一點兒空間。

王雨倩說,「在中國,#metoo運動是幾乎看不見的。但我們看到,在社交網絡上,有關女性地位的問題受到越來越多的討論」。王雨倩覺得這部電影還是「有點淺薄」。她更喜歡喜劇演員楊莉(音譯)的尖酸的幽默,楊莉對有毒男子氣所進行的尖銳反駁非常有名。2021年,楊莉這位中國女演員遭受了網路暴力攻擊,現在更加謹慎了。

《西方的宣傳》

報導稱,電影《芭比》在部分男性中引發了同樣類型的防禦性反應:一些人中途離開了電影院,還有一些人則撿起那些對中國女權主義言論的常見批評,指責電影芭比「助長性別衝突」,指責電影《芭比》「幫助擴散西方的宣傳」。

報導稱,最狂熱的女權主義殺手往往也是民族主義者。一位惱怒的觀衆在微博上寫道,「這部電影將所有男性角色都描繪成邪惡的父權社會的化身。但是,性別怎麼可能是原罪呢?男人也是人。」對這位觀衆來說,這部電影「凸顯了西方女性的困境」,而不是中國女性的困境。

報導稱,一些男人的憤怒反應已成爲女孩之間的笑話話題:《芭比》被作爲了測試夫妻中另一半的世界觀的工具。7月下旬,「被《芭比》挑釁的男人們」成爲微博的熱搜詞。

《父權制和女權主義的概念》

在一個不太熟悉美國文化密碼、尤其是芭比娃娃的國家,這部電影一開始並沒有被認爲會獲得成功。

陝西西安一廣告公司的29歲員工紀彥林(音譯)說,「我從來沒有過芭比娃娃,家裡沒錢給我買玩具,但我在朋友家玩過仿製的芭比娃娃。」張洲則說,「儘管存在文化差異:比如男人們無法抑制地想要向女孩解釋一切的意願,但我很高興看到世界各地的人都能夠因同樣的笑話而笑。」

對於大多數觀衆來說,這部電影與他們的生活經歷產生了共鳴。住在上海的32歲的王童(音譯)說,「當芭比進入現實世界時,她看到了男人盯着她的目光,並感到不舒服。我很清楚這種感覺。」

影片中,既是美泰員工也是芭比娃娃粉絲的那位媽媽,她關於女性艱難的長篇大論在中國的社交媒體上廣泛傳播。王雨倩表示,「我認爲芭比娃娃可以給人們帶來安慰:對於那些癡迷於自己的外表、體重和魅力的女孩來說,電影表明這是共同的問題。」她還說,「我感覺這部電影談論的是我。」

法國《世界報》記者觀察,這部電影在中國的觀衆主要是年輕的城市女孩,她們在女權問題上態度開放。但這部電影能夠觸及更寬廣的中國觀衆嗎?

對此,來自西安的紀彥林認爲是會的。她說,「在中國,很多人都不熟悉這些概念:她說她有一個同事,是個年輕女孩,對這個主題不感興趣,這個同事不讀書,整天刷抖音或者是看電視劇,但她去看了電影芭比。結果,她穿着一身粉色的衣服回到了辦公室,她因此瞭解了父權制和女權主義這些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