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怎麼那麼愛拉屎?」爲了找到合理的解釋,我翻遍了全網!

關注大衆書局

讓閱讀成爲你的日常

生活中,我們不難發現,許多爸爸似乎一天到晚不是在如廁就是在如廁的路上。

飯後:哎呀,我急,先上個廁所再說。

帶娃:等會等會,我先上個大號就來~

出門:你等我五分鐘,我先拉個屎。

於是,就有了網上媽媽們的統一語錄(吐槽):

“寶寶爲什麼和媽媽親?”

“因爲爸爸一直在拉屎。”

“我下次買房的核心需求是擁有兩個衛生間,我老公要單獨一個,他基本上需要住在裡頭。”

根據“調查”,男性愛拉屎的原因大概可以歸爲3類:

生理性拉屎、

戰術性拉屎、

疾病性拉屎。

從生理結構上來說,男性的直腸前方只有膀胱,結腸更短,直腸彎曲度更小,便便更容易“出走”。

從心理上來說,所謂廁所門一關,門外事與我無關!這件事只是戰術性的僞裝手段,他們可能只是想通過這樣放鬆心情、緩解疲勞而已。

如果還有排便時間過長,大便稀且伴有腹部不適,形狀發生改變等等問題就需要去醫院就醫了。

不過,老想上廁所這種現象其實並不少見,不止男性會,女性也一樣。

摸懂人體運作的神奇!

便便主要是食物殘渣形成的,也就是沒被吸收的那部分,吃的多,存貨也多,不過要拉的多,還得看腸道。腸子的長短因人而異。

乙狀結腸是一段長40cm左右的大腸,因彎曲成“乙”字而得名。

可有的乙狀結腸就長得十分糾結,彎成個“Ω”;有的就很平直,也就是所謂的“腸子短”或“腸子直”。

除了每個人的腸子都有自己的個性外,造成便意很強很急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還有——胃結腸反射。

有少數人胃結腸反射過於強大,並且因爲高敏感,出現腸易激綜合徵,腸道蠕動腹痛。腸易激綜合徵又被稱爲一種文明病,壓力越大的人越容易犯病。

我們對許多事物都可以做到如數家珍,但對於我們的身體,卻大抵日用不察、知之甚少。

村上春樹說:“身體是每個人的神殿,不管裡面供奉的是什麼,都應該好好保持它的強韌、美麗。”

我們的身體有着許多神奇的秘密,比如:

明明是一百斤的身體,爲什麼自己不會感覺到重?

一個體重50公斤的人,頭部大約重5公斤,每條腿的重量約爲10公斤,每隻手臂重4~5公斤。儘管我們每天都帶着這麼重的東西,卻沒有特別的感受。

你敢相信嗎,其實你每天都在“流眼淚”!

眼淚一直在少量分泌,以保持眼球溼潤。不過一部分眼淚最終都從鼻子排出去了,還有很大一部分被嚥了下去。

手肘被磕爲何如此酸爽?

手肘被撞時,你會感覺整隻手都麻了,但事實並非如此——只有無名指和小指會麻。

你能一邊搖頭一邊讀書嗎?

答案是可以!“走路也好,跑步也罷,你的視線始終是穩定的;無論頭部如何晃動,你總能清楚地辨識周圍的環境,甚至可以在跑步時閱讀路牌上的字。這些都是因爲眼球會根據頭部的動作而自發移動。”

便覽人體與醫學之美

《摸着自己學人體》是一本別開生面的醫學科普讀物。

全書共分爲五章,打開此書我們可以瞭解到不少人體的結構、健康常識、醫療常識等等。

精妙的人體結構

>> 臨牀醫學表明,耳部疾病是引起頭暈的主要原因。

>> 胰腺是產生胰液的器官,而胰液是一種多功能的消化液。

>> 進行腹腔手術時,需要切開腹部,露出腸道。這時腸蠕動的聲音大得嚇人。畢竟通常是隔着肚皮聽到的,而切開腹部後,失去了阻礙,腸鳴聲可能響徹整個手術室。

人爲什麼會生病?

>> 爲什麼過去死於癌症的人這麼少?”那是因爲過去的人在得癌症之前就死於其他疾病了。

>> 維生素有十三種,其中大多數人體無法合成,需要從食物中獲取。

>> 如果一種身體機能得到加強,另一種機能就會出現問題。

醫學史上的大發現

>> 所有的細胞都來源於先前存在的細胞。

>> 動脈和靜脈並不是直接相連的。身體的各個臟器中分佈着肉眼看不到的毛細血管。

>> 糖尿病是導致失明的第三大元兇。

>> 青黴素的量產居然是因爲諾曼底登陸,戰爭催生了這一偉大品。

《工作細胞》

你有所不知的健康知識

>> 患者自己聲稱的血型並不可靠。

>> 充分加熱食材即可預防食物中毒。

>> 哪怕是現在一些有根據的說法,也不過是“暫時的答案”而已。

現代醫療常識

>> 熱的時候出汗散熱;冷的時候就讓肌肉顫抖產生熱量,同時收縮血管減少熱量散失。

>> 聽診要聽的主要是心音和肺音。心音可以確認心臟是否有問題,肺音可以確認肺或氣管是否有異常。

>> 現在臨牀使用的輸血方式稱爲“成分輸血”,也就是隻把血液成分中不足的部分輸入患者體內。

這是一本全面、生動的醫學科普書,除了看到醫學的發展,更會在醫學之外看到了自身的侷限。

在通俗易懂的講解中,讓我們瞭解到人體構造的獨特、掌握健康小常識,並意識到擁有一個健康的軀體是多麼幸運。

一場從古至今,從頭到腳,遍覽人體與醫學之美的旅行,即刻出發!

作者:山本健人

出品:讀客文化

出版社:天津科學技術

◎揭開常見生理現象背後的秘密,告訴你不可不知的醫學常識。

文章來源:大衆書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