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有意贈烏克蘭F/A-18大黃蜂戰機 「上戰場比放博物館有價值」

澳洲空軍的F/A-18A。(圖/RAAF)

就在北約各國在討論何時贈送烏克蘭F-16戰機,遠在印太地區的澳洲,也提出軍援F/A-18A「大黃蜂」戰機給烏克蘭,而且美國似乎也在推動。報導還以「前往戰區比進入博物館有價值」爲標題,表達澳洲方面的態度。

《澳大利亞金融評論報》(Australia Financial Review)的報導,澳洲、美國和烏克蘭已在討論「向基輔部署41架F/A-18A大黃蜂戰鬥機」的可能計劃,這同時符合烏克蘭的空防要求,也可以這批走向退役的戰鬥機,發揮最後的價值。

消息人士稱,在幾個北約國家的聯名要求下,美國最近同意方盟友向烏克蘭提供先進的戰鬥機,其中主要的角色是F-16,但是現在還有F/A-18這個選項,而且美國似乎更容易批准,因爲澳洲屬於F-35聯合打擊戰機的「第一梯隊」,他們的F/A-18A的空防任務正在結束。

在F-35A服役之後,大黃蜂戰機暫存在新南威爾斯省-紐卡斯爾(Newcastle,也稱新堡)的威廉鎮空軍基地( RAAF Base Williamtown)。如果不送往烏克蘭,它們將面臨報廢、拆解,或是出售給美國私人軍訓航空公司 RAVN Aerospace,擔任異種飛機對抗培訓的工作,但是私人軍訓公司的大約只能保留10架以下的數量,而封存中的F/A-18A大概有46架。

澳洲已在接收與服役F-35A戰機,所以F/A-18A已經陸續退役。(圖/RAAF)

澳洲皇家空軍 (RAAF)是在1981年採購75架的F/A-18,以替換1963 開始服役的法制幻象3式(Mirage III)戰鬥機。最初的2架大黃蜂在美國製造,其餘的則在澳洲組裝生產。在服役期間,有4架因飛行事故而失蹤。但總體而言,澳洲相當滿意大黃蜂的服役表現,特別是安全性比F-16更令人放心。

澳洲的大黃蜂戰機屬是最早的A/B型,於是在1999年代經歷大黃蜂升級計劃 (HUG),並分三個主要階段進行。在2000~2002 年的第一階段,戰鬥機更換空用電腦、導航系統和無線電設備,也修改程式,使它們可以掛載英國制的AIM-132 「ASRAAM」短程空對空飛彈,取代使用多年的美製 AIM-9 響尾蛇飛彈,這算是大英國協的堅持。

第2階段升級,則換裝AN/APG-73雷達,雖然不是主動相控陣雷達,但它的地面搜索分辨率已是2000代最好的性能。另外還有聯合頭盔提示系統、Link 16 資料鏈網路,以及駕駛艙顯示升級。第3,也是最後階段,是修復飛機在其使用壽命期間的機身疲勞損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