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運風光遊行…還有許多選手打工苦撐、受傷不敢看醫生

舉重選手陳冠伶、李偉嘉、格鬥選手陶奕儒等人在早餐店打工,爲夢想努力。記者曾吉鬆/攝影

巴黎奧運中華隊奪下2金5銅的佳績,中央及地方政府昨紛紛爲選手辦遊行、派對,但風光背後卻有許多辛酸故事,國家給的資源有限,許多選手在奪牌前必須打工、受傷也不敢看醫生,爲夢想努力,就連曾於世界舉重錦標賽摘下3面金牌的舉重小將陳冠伶,也在早餐店裡兼差。

許多運動員放下槓鈴、拳套,在北市安好食早餐店兼差當店員,做出陣陣飄香的三明治、義大利麪;格鬥選手陶奕儒在出社會後持續追尋夢想,除了要訓練外,更要扛起家中生計,每天早上6、7點就到店裡上班,下午、晚上分別2小時訓練,但休息中的空檔還要兼課,回到家都晚上11、12點。

「受傷時連醫生都不敢看。」陶奕儒表示,競技運動難免會有大小傷勢,要完全根治,對於沒有資源且要扛起一家生計的他來說,卻是一種奢望,有時只能忍一忍,卻埋下病根,導致大小傷病不斷,但還是希望能夠戰到自己打不下去爲止,希望有天能站上亞運殿堂。

舉重國手李偉嘉今年已碩士3年級,在新北市安康高中擔任代課老師,不過今年再入選亞運培訓隊,對她來說也陷入兩難,她說,雖然每個月有4萬元營養金,但1年後沒入選,就什麼都沒有,畢竟也有年紀了,必須爲生活考量。但在權衡利弊下決定辭掉老師,追夢一次。

在世錦賽奪得3面金牌、亞錦賽奪3面銀牌的陳冠伶,雖入選國家黃金計劃,每個月有1.1萬元的營養金加上奪牌獎金、學校資源,已比多數人待遇好。但她直言,國家並沒有給固定薪水,「都是我們比賽賺來獎金。」吃的、用的甚至看醫生都要自費,有時候經濟緊繃,偶爾到店裡賺點零用錢。

「在得牌成名前是最痛苦的時刻。」曾是體育選手的早餐店老闆傅佑捷表示,國家給的資源有限,在成名前除非有企業、學校幫助,否則生活、伙食甚至訓練費都要自己支出,開銷最少都要3、4萬,有些非主流項目要出國比賽,住宿、機票也要負擔,若要養家開銷更大,長期下來根本無法存錢,甚至入不敷出。

傅佑捷說,臺灣體育環境還有許多精進之處,希望更多企業投入體育產業,扶植優秀選手,當然從現實面考量,運動員最後能登上亞運甚至奧運殿堂機率極低,運動員培養不應只是一輩子學體育,也應有一技之長,「當他們有一天不在接觸體育時,知道自己可做什麼,發掘更多自我價值。」

舉重選手陳冠伶、李偉嘉、格鬥選手陶奕儒等人在早餐店打工,爲夢想努力。記者曾吉鬆/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