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斯卡名導推紀錄新片 捕捉中東戰地日常險遭劫持

難民兒童畫出曾親眼見證的屠殺情景。(佳映娛樂提供)

導演與庫德族女兵拍攝日常的合影。(佳映娛樂提供)

導演行經之地四處可見武裝的軍人。(佳映娛樂提供)

知名詩人鴻鴻將出席電影院映後座談會「戰爭與詩人」。(佳映娛樂提供)

烏克蘭與俄羅斯開打至今已逾百日,各界一直對這場戰爭保持着高度關注。即使戰事遠在海的另一端,透過報導畫面中看到人們驚魂未定的臉孔和鄉鎮之間的斷垣殘壁,在臺灣的民衆們依然能略微夠感受到戰火中戰慄的氣息。

即將於7月1日上映的電影《戰地夜曲》,雖非以俄烏戰爭爲題,但電影裡所補捉在中東地區烽火連天下的人、事、物,卻也與烏克蘭的現況遙相呼應。

《戰地夜曲》由義大利紀錄片名導「吉安弗蘭科羅西(Gianfranco Rosi)」掌鏡,電影在 2020 年的威尼斯影展的主競賽單元中首映,獲得最佳義大利電影等三項大獎,在影評人與媒體之間的好評直逼當屆的金獅獎得主《遊牧人生》,更代表義大利征戰奧斯卡金像獎的「最佳國際電影」,併入選了紀錄長片類別的複選短名單中。

甫於今年奧斯卡上以《在車上》拿下最佳國際電影的日本名導「濱口竜介」都大讚此片,表示:「每當我重新觀賞《戰地夜曲》的時候,都會發現新的東西,並且感受到這個世界的廣闊。」

導演吉安弗蘭科羅西爲當代紀錄片界首屈一指的大師,從影近 30 年來雖然只執導過 6 部紀錄長片,卻部部皆是經典,更屢創影壇紀錄。其於 2013 年推出的電影《一條大路通羅馬》在當年的威尼斯影展拿下最高榮譽「金獅獎」,成爲史上第一部獲此殊榮的紀錄電影。時隔 3 年後執導的新片《海上焰火》則在柏林影展中再度寫下紀錄片的歷史新頁,從當屆評審團主席「梅莉史翠普(Meryl Streep)」手中接下「金熊獎」,更在隔年入圍了奧斯卡的「最佳紀錄長片」。

《戰地夜曲》爲導演羅西曆時近 4 年所創作出的紀錄新片,延續《海上焰火》中關注中東、北非難民的議題,這回親自走入伊拉克、庫德斯坦、敘利亞和黎巴嫩等地區,捕捉當地人們如何度過狼煙四起的日常。

導演曾被當地製片警告在同一個地點停留超過3天就會成爲恐怖分子的目標,但他卻一待就是8個月,在沒有攜帶攝影機的狀況下認識、參與當地人們的生活,還因此讓導演曾兩度差點遭到劫持。電影前後進行長達2年深入的拍攝,包括庫德敢死軍女游擊隊、哀弔枉死孩子的庫德族母親、接受心理輔導的難民兒童,以及靠着零工養活一家人的小男孩等都是導演鏡頭下的主角。

導演羅西曾在訪談中表示,即使人們在新聞上常能看到來自中東戰事的頭條新聞,但電視機中放送的影像卻會使人麻木,超過 60 萬的死傷人數在民衆眼裡也只是冰冷的數據。因而導演在拍攝《戰地夜曲》時,選擇更私密的方式貼近當地人們的生活,並謹慎的處理影片中每一幀的影像,避免讓電影落入「貧窮色情(Poverty Porn)」的窠臼中。即使電影的主題設定在「戰爭」下,卻從未見到火光,取而代之的是遠方的機槍聲;同樣的,電影中也沒有傷亡的人民,而是兒童蠟筆下曾親眼見證的屠殺情景。

2020 年初,COVID-19 疫情在全球肆虐,導演羅西在封城之際完成《戰地夜曲》的後製,他形容當時的情況:「我被關在一個外面滿是看不見的敵人的房間裡,外面是死亡,未來懸而未決。我第一次體會到過去幾年所相遇的人們每日的感受。」更影響了他在這部電影收尾的鏡頭選擇。電影的原片名爲「夜曲」之意,導演表示這部電影就如同蕭邦的〈夜曲〉,是對陷入戰爭黑暗中的人們的頌歌,即使黑暗也是一種寄託,讓生機得以迴盪其間。

《戰地夜曲》即將在 7 月 1 日(五)起於誠品電影院和或者光盒子特別獻映。此外,在 7 月 2 日(六)也將於「誠品電影院」舉辦由臺灣知名詩人兼電影編導的「鴻鴻」導讀的「戰爭與詩人 ─ 映後座談會」,鴻鴻將在電影播放後與廳內觀衆一同暢談這部被譽爲史上最具詩意的戰地紀錄片。

詳細售票資訊請參閱佳映臉書【佳映娛樂】FB粉絲專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