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寧病房費用怎麼算?可以住多久?全臺安寧病房一覽表(附表格

安寧療護(Hospice Care)是指當目前醫療措施,無法抑制病情惡化,預期生命可能少於六個月時,爲病患與其家屬提供的另外一種照護方式。 圖/Shutterstock

人生最後一段路怎麼走?在病牀上用盡最後力氣與生命拉扯;還是選擇珍惜自己身邊所擁有的一切?在我們的傳統教育中,往往缺少了一堂重要的課程是瞭解何謂死亡,對於長一輩的人來說,「死亡」是個敏感且忌諱的詞,彷彿提及,就會帶來厄運,甚至迎來更壞的後果,而這樣的傳統觀念往往在我們面對重要親人離世前,無意識的加重病患的心理負擔,而目前政府就有在推動「安寧緩和醫療」,又分成「安寧病房」與「居家安寧」兩部分,幫助病人走最後一哩路。

何謂「安寧療護」?

安寧療護(Hospice Care)是指當目前醫療措施,無法抑制病情惡化,預期生命可能少於六個月時,爲病患與其家屬提供的另外一種照護方式,讓病患本身能夠在症狀上得到緩解、同時支持病患、家屬本身的心靈照顧,同時改善雙方的生活品質;安寧療護不會加速死亡,也不延緩死亡,但協助與支持病患與家屬,直到生命自然結束。

住進安寧病房,就等於放棄治療了嗎?

相信大部分的人面對至親即將離世時,都想不計一切得延緩最後一刻的到來,深怕選擇了安寧療護,就等同於立即判了死刑,背上了「不孝」的道德罪名;其實安寧病房的宗旨在於,以最低限度的醫療行爲下,配合能夠舒緩病患痛苦的方式,讓病患能夠自由地運用剩餘的時間與體力,與家人度過最後寶貴的時光。安寧所照護的是剩餘珍貴的生命,而不是推動死亡。

安寧療護包含了那些實際運用?

安寧療護包括了:

全人照顧:

即包含身心靈的照顧,包括病人的身(症狀控制、疼痛護理)、心(情緒支持、心理輔導、社區資源簡介)、靈(信仰指引、生命意義的釐清、關係的修復)

全隊照護:

包括醫師、護士、護佐、社工、神職人員、義工和其他專業(如:營養師..等)。

居家照顧:

提供白天的家庭訪視、24小時電話諮詢,同時提供居家護理師一週,1-2次家訪,輔以醫師、社工、牧靈等醫療團隊人員家訪

全家照顧:

病患死亡屬於家庭中的大事,家屬因照顧病人也會同時出現很多問題,所以除了病患外,也要顧及照護家屬解決身體、心理、悲傷等等問題。

入住安寧病房需要符合哪些條件?

要入住安寧病房前當然得先掛醫院的安寧醫療門診(各醫院有不同的名稱),經過專業醫師診斷無任何治癒性治療之疾病末期病人,須完成簽署「不施行心肺復甦術意願書或同意書」及「安寧病房入住同意書同意」,住院期間不再進行治癒性之化學藥物治療或手術治療者(緩和性放射治療除外)。

臺灣目前收案對象:

• 癌症末期病患

• 末期運動神經元病患

• 八大非癌末病患:

1.老年期及初老期器質性精神病態

2.其他大腦變質

3.心臟衰竭

4.慢性氣道阻塞,他處爲歸類者

5.肺部其他疾病

6.慢性肝病及硬化

7.急性腎衰竭,未明示者

8.慢性腎衰竭及腎衰竭,未明示者

※若入住病患病況穩定後可轉爲「安寧居家照護」,並非入住後非得入住直至善終。

入住安寧病房的花費?

安寧病房實際上是有健保給付的健保牀,大部分爲三人房,少數醫院的兩人房也是屬於健保牀,而單人房必須支付差額,費用數千元不等。若醫院的兩人房非健保牀時也要支付差額,另外,伙食費及部分健保不給付的部分也要自行支付;健保署分析使用安寧療護對於醫療費用的差異,發現死亡前一個月內接受安寧療護,每人減少約32,000元的醫療支出;若死亡前六個月接受安寧照護,每個人則減少約10萬7,000元醫療支出,顯示出安寧療護卻可減少無效醫療、同時緩解經濟上的負擔。

沐浴服務,提升安寧照顧者生活品質

王伯伯是個肝硬化末期患者,由於腹水嚴重,造成平常很難下牀洗澡,只能在牀上擦澡;後來有次預約家天使照服員照顧時,照服員發現這個狀況,就協助家屬申請安寧病房的沐浴服務。後來,安寧病房就出動一個團隊,利用沐浴機,讓王伯伯享受了久違的泡澡;另外,洗澡的前一天,醫生也透過腹水抽吸的方式,大大減輕了王伯伯的不適感,讓王伯伯洗完澡後,整個人都神清氣爽,家屬都感到非常的高興。

目前安寧病房的評鑑,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必須要有沐浴機,這樣的用意是爲了協助無法自行沐浴的安寧照顧者滿足基本的生理需求,提升生活品質,讓他們在人生的最後一段路能走的舒適,因此若有需要,都可以向安寧病房提出申請喔。

目前全臺各醫院安寧病牀數整理

(資料來源:臺灣安寧緩和醫學學會)

縣市名稱醫院名稱安寧牀位數查詢目前使用狀況

維持癌末病患的治療行爲。是爲了填滿內心的不捨?還是站在過於理想的同理心爲病患着想?

您曾經想過自己人生的最後一段路怎麼走嗎?選擇與生命搏鬥到最後一刻,還是選擇在自己有意識的情況下,用僅存的時間,享受生命的美好、完成那些自己還剩下沒完成的事?其實很多人在面對傷病之前,都沒意識到何謂「死亡」,常常使得病患、家屬在面對突如其來的狀況時,在慌亂地心境與悲傷中不知所措,往往選擇了容易徒增病患痛苦的急救措施。而「預立醫療自主」的重要性,除了能落實每個人掌握生命自主權外,同時引領病患與親屬、朋友間對於生命的定義,能夠達到更理想的共識,透過病患的自由意志,掌握生命的主導權,共同珍惜剩餘的寶貴時光,切莫因個人情感的不捨,而罔顧了親人對於自我生命的詮釋與選擇。

現代倫理不斷提倡的醫療自主計劃,使得人們漸漸得轉爲更加認同安寧帶來的實際幫助。

推廣醫療自主計劃,不單只是讓末期病人與其家屬能夠得到完善的安寧療護,落實自主權的「安寧善終」更是一個社會、城市的進步指標,當多數人能夠認知到生命的意義並且落實安寧療護,除了隱性解決了許多社會問題外,實質上更可以減少不必要的醫療支出。根據監察院報告,末期病人若死亡前一個月接受安寧療護,每人的醫療費用可以減少約20萬元、一年可省下20億元的健保支出。讓人民共同理解善終的意義,不但可以幫助家庭關係、重視倫理,更能夠讓全家人一起和諧的陪伴親人走完生命當中最後的一段路,並同時將所有事物安排清楚,讓不論是活着的人或是即將逝去的人,心靈上都能夠得到解放及舒緩,減少雙方的痛苦以及遺憾。

目前臺灣約2千3百多萬人口,一年大約有15萬非意外死亡人數,卻只有一萬多人在末期時選擇接受安寧療護,比率只有約一成左右;主要都是大家沒有及早做好準備,而全臺灣人口中,只有17萬人預立安寧緩和意願書,疾病進入末期時,許多人往往沒辦法好好表達自己的治療意願,反而轉由家屬替代病患作出抉擇,同樣十分困難。

醫療自主規劃,讓每位病患、家屬能珍惜往後生命中的各種美好,重視人生每個節點的抉擇,不讓「死亡」單單成爲生命中的禁忌,相反的更需要以自我爲中心,同理地去思考生命的終點,更能夠在生者與逝者間,達到更和諧的平衡;安寧療護讓每個人能更有尊嚴地做出「善終」的選擇,尊重生命,落實安寧即善終。

本文轉載自《家天使》,原文爲:選擇安寧病房等同於放棄治療嗎?關於安寧病房您該知道的事

│更多精選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