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積極推進三大科創引領高地建設

9月27日,省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一次會議在合肥開幕。會議聽取了省科學技術廳廳長趙明受省政府委託作的關於安徽省三大科創引領高地建設情況的報告。

報告指出,近年來,我省堅持創新在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堅決下好創新“先手棋”,努力打造“量子信息、聚變能源、深空探測”三大科創引領高地,爲國家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貢獻了安徽力量。

量子信息科創引領高地

我省努力搶佔量子信息科技制高點,謀劃打造全球量子科學中心、國家量子科技和產業中心,建設國際首個規模化城域量子通信網絡,實現國際規模最大的量子比特糾纏態製備,國際首次百公里級自由空間高精度時間頻率傳遞實驗達到世界最優水平。

打造高能級創新平臺。國家實驗室全國首個掛牌,總平臺、總鏈長作用充分發揮,成爲國家實驗室建設的標杆。空地一體量子精密測量實驗設施投資概算獲國家發展改革委批覆,即將開工建設。打造支撐引領量子科技與產業創新發展的戰略科技力量,建設中國科學院量子信息與量子科技創新研究院等12個省級及以上創新平臺。

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設立省級量子科技儀器專項,系統開展量子科技上游儀器設備研發攻關。在省科技創新攻堅計劃中單列量子信息領域,實施一批重點項目。研製超導量子計算原型機“祖沖之二號”和“九章三號”,鞏固我國在超導和光量子兩條量子計算技術路線上的國際領先地位。“量子計算用國產極低溫稀釋製冷機”項目孵化落地。積極謀劃實施天地一體量子通信網絡應用等重大應用工程。量子測量在時間頻率傳遞、冷原子干涉重力儀等若干方向上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相關成果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1次、二等獎2次,4次入選《自然》《科學》雜誌評選的年度國際十大科技進展、15次入選國際物理學重大進展。

加快量子未來產業培育。建設國盾量子科技園、國儀量子科儀谷等專業園區,掛牌首個國家級量子信息未來產業科技園區。成立量子科技產業研究院,推動合肥實驗室前沿科技成果“沿途下蛋”。支持合肥氣象量子技術應用研究中心掛牌成立,推動合肥實驗室與中國氣象局開展戰略合作。註冊資本30億元的中電信量子集團在合肥正式成立。延伸佈局量子產業相關設備、器件、材料等方向,涌現出一批以國盾量子、本源量子、國儀量子爲代表的國內技術領先的量子企業70餘家,數量居全國首位。

聚變能源科創引領高地

安徽依託大科學裝置集羣開展技術攻關,穩態高約束模式運行時長等打破多項世界紀錄,緊湊型聚變能實驗裝置(BEST)項目有望在全球率先實現演示聚變能發電。

建設聚變系列大科學裝置集羣。持續支持全超導託卡馬克(EAST)裝置性能提升,加快建設緊湊型聚變能實驗裝置(BEST)項目,形成覆蓋科學研究、工程集成、原型裝置的磁約束核聚變大科學裝置集羣。連續突破等離子體精確穩定控制、高場超導磁體制備等重大關鍵核心技術,先後創造1.2億度101秒、超級I模1056秒、穩態高約束模式運行403秒等一系列世界紀錄。參與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計劃(ITER),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院等離子體所團隊承擔了我國ITER採購包近75%份額。

加速推進聚變能源產業化和應用。努力打造較爲完備的聚變產業鏈供應體系,集聚曦合超導、聚能電物理等聚變能源產業鏈上下游企業近40家。依託聚變系列大科學裝置,培育了中科離子等一批高新技術企業。根據需求精準招引相關產業鏈企業,成功落地上合超導、夸父超導等企業,打造合肥超導產業集羣。中科離子成功研製世界上最緊湊型超導迴旋質子治療系統,中科太赫茲研製的主動式太赫茲成像安檢系統技術國內領先。

構建聚變能源產業生態。出臺《以創新模式加速推進聚變能商業應用戰略行動計劃(2022—2035年)》《關於支持緊湊型聚變能實驗裝置(BEST)項目建設若干舉措》等文件,從園區建設、技術攻關、項目融資、人才引進等方面給予全方位支持。印發《關於支持建設聚變堆主機關鍵系統綜合研究設施的意見》,探索社會資本支持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的安徽模式,佈局全超導託卡馬克實驗裝置等大科學裝置,總投資超200億元。建立聚變產業商業聯盟,吸引中國一重、上海電氣、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知名企業、科研院校和服務機構加入,理事成員單位達156家。

深空探測科創引領高地

深空探測全國重點實驗室進入實質運行,積極參與探月工程四期鵲橋二號中繼星任務和嫦娥六號任務工作,天都一號、二號地月通導技術試驗星搭載鵲橋二號成功發射。

積極探索前沿技術。深空探測實驗室集聚以8名院士、8名國家重大工程總師爲核心的領軍人才,傑青等50餘名高端骨幹人才,開展大規模聯合攻關,聯合中國科大、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等單位共同研製“墨子”巡天望遠鏡,有力支撐了近地小行星監測預警體系論證建設。開展月壤熔融成型方案研究,研製了國際首臺原理樣機,有力支撐嫦娥八號任務月面原位資源利用試驗裝置實施方案論證。首次給出我國自主高分辨率火星空間磁場環境模型,證實了太陽風暴加速火星離子的逃逸過程。

努力構建產業體系。建設中國科大深空探測學院,規劃建設全國首個深空科學城,打造深空探測、商業航天、衛星運營、低空經濟的產業立體生態,形成覆蓋設計、製造、集成及信息服務的產業鏈條。組建“安徽空天母基金”,會同方正和生等知名企業和機構,加速組建商業化基金,打造空天信息產業“基金叢林”。帶動吸引十方星鏈中繼衛星、航天聯志、昊盛集團等一批商業航天公司和項目落戶,集聚億航智能、航天宏圖等規模以上企業164家,2023年產業規模近700億元。

拓展應用場景賦能產業發展。積極推動場景創新,開通無人機醫療物資配送、軌道巡檢等7大類場景,推進高速長航時巡檢、載客觀光文旅等十餘類應用場景落地。航天宏圖、若森智能等企業通過地理信息系統和遙感數據,爲自然資源、智慧城市、生態環境等行業提供系統化解決方案。建設全國首批通用航空產業綜合示範區,加快打造“傳統通航+新質生產力”全場景應用,實現不出園區即可生產一架具備自主知識產權的通航飛機。

下一步,安徽將堅持全省上下“一盤棋”、集中力量辦大事,強化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走出一條從科技強到產業強、經濟強的高質量發展之路。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繫: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爲我們將追究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