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智能體的心智入口:當你可以@一個GPTs

有一本比較有名的修真小說,講述的是一個現代年輕人誤入了一個修真大佬們的微信羣,然後誤打誤撞開始了他的現代修真之旅的故事,小說名字叫做《修真聊天羣》。

不知爲什麼,當這兩天看到消息, OpenAI毫無徵兆的在ChatGPT裡引入一個炸裂的新功能,允許用戶在聊天時任意@一個GPTs(即ChatGPT最新推出的AI Agent 智能應用)時,作者忍不住反覆想起這部小說的名字。

在ChatGPT裡實現@GPTs功能引用,這在技術上毫無新奇之處,只是個簡單直接的外部調用而已,實現代碼估計不超過100行。

但在產品設計上, 這簡直稱得上是驚鴻一瞥的天才想法。

試想一下,在現實社會裡,如果你在聊天中可以隨心所欲的@羣裡各路高手,並且確定@到的大神一定會知無不言,言無不盡,那將是多麼美好的事情。

而這就是當OpenAI推出@GPTs功能之後,我們和ChatGPT對話聊天的情景。

之所以稱讚這是一個產品上的天才設計,是因爲僅引入了一個簡潔明瞭的符號,就把ChatGPT商店裡海量GPTs能力,和人們早已熟知的@操作再自然不過的聯繫了起來,用戶教育成本 == 0,功能使用成本 == 0,開發成本(近乎)== 0,還直接給ChatGPT商店裡的GPTs帶來了前景無量的全新入口。

如果這不是天才設計,什麼纔是?

當我們在微信羣裡,在工作IM羣裡,甚至在工作郵件裡希望某人迴應,已經特別熟悉使用@符號來提示對方。把使用@符號作爲ChatGPT引用GPTs能力的精妙之處,還不止於一個簡潔的調用表達,而是,利用人們熟悉的符號,徹底的把AI Agent擬人化了。

AI Agent,傳統翻譯爲“AI代理”,但作者更喜歡稱之爲“AI智能體”。這個略帶科幻的名字可以更精準的描述一個獨立運作的AI能力的社會性本質,比 “代理” 這種純英文味的翻譯更信達雅。

設想一下,當我們在一個多人聊天的羣裡使用@符號,不僅能提示某位真人,還能指定到某個AI Agent,那麼至少在線上聊天場景裡,人和AI的界限,已經徹底模糊。

說白了,你怎麼知道@的那個名字,背後是一個AI智能體,還是一個真人呢?

或許真相是,你根本也不需要知道了。

OpenAI的這個天才設計,將是一個重要的起點,當我們未來回過頭來看科技的發展歷程時,會發現一個小小的產品設計,有時就像蝴蝶效應一樣,將慢慢撼動整個人類社會聯繫的根基。

比如語音消息;比如微信朋友圈;

又比如,OpenAI的GPTs@操作。

有了這個@的心智入口, ChatGPT的GPTs將可能在任何已存在這個符號使用習慣的場景里長驅直入,暢通無阻。

先拋開第三方准入政策不談 -- 這更多隻是一個商業層面的小問題 -- 可以遐想,在任何聊天羣裡,一羣真人在聊任何話題,自然而然的去@到對應主題的AI Agent將成爲一種習慣 ,比如吃喝玩樂,比如學術討論,等等。

從信息的需求而言,@AI Agent 操作進一步把信息檢索引用的門檻降到最低。本來,ChatGPT已把信息檢索的難度從Google返回頁面的手動篩選,直接降低了一個數量級到了你問我答;而現在經過@的加持,信息的引入也變得徹底無縫,甚至於跨越了軟件之間的絕對隔閡,連頁面切換都不再需要。

這讓作者想起了前段時間轟動一時的基於AI智能體的社會學研究(見以下原作者在Ted的總結演講)每一個Agent都作爲獨立個體存在,僅這樣構建的虛擬超小型社會就足以讓大學學者研究人與人之間的社會學關係。

這當然是非常了不起的想法,而這個想法成立有一個關鍵的前提,那就是AI Agent的響應已能等同於人。而這其實回到了一個簡單的命題:所謂AI響應需要等同於人,就是通過圖靈測試。

我們已經清楚,當前ChatGPT爲首的GenAI很接近通過(甚至某種程度上已經通過了)圖靈測試,這是客觀存在的事實。在這個基礎之上,前述的學術構想,都立刻變成了唾手可得的美好現實。

這一切,對於整個人類而言,是一個完全意外的果實。在2022年11月ChatGPT首次公開之前,絕大多數人都不會料到,我們距離圖靈測試的通過已經如此之近。而通過圖靈測試意味着獨立存在的人工智能體已經有了紮實的技術基礎。現在火熱的AI Agent概念,只是在這個紮實技術土壤上的自然繁衍生長。

而現在, @的引入進一步意味着AI智能體開始無縫介入人類的線上活動。 這個天才設計必將成爲未來所有LLM AI智能體的標準引用模式。

我們可以想象一下,在微信,在Twitter,在郵箱裡,以及在任何有自然語言文字互動的地方,只需要@一下就能預期一個很好的響應, 這顯然會成爲下一代新新人類習以爲常的事情,就好比現在的小朋友自然而然認爲所有屏幕都應該可以觸摸(是的,對於不能觸摸控制的電視大屏,小朋友已經理解不能。。。),未來的小朋友必然認爲,任何有文字交流的地方, 都可以通過@呼叫一個智能體的響應,至於這個智能體來自哪裡,它是否完全AI,還是有人的參與, 都不再重要。

讓我們再進一步,這些接近圖靈測試完備的AI智能體,除了@的方式參與人類的線上交流,容易推測的一點是,在2024這一年,AI智能體必將以語音甚至互動機器人的方式,深入到人類線下生活的方方面面。

植入了AI智能體(大概率就是GPT API的在線調用)的寵物狗已經在海外大賣,有AI智能體控制的冰箱也在CES2024上大放異彩 -- 如果你要問有AI智能體的冰箱有什麼用, 那試想一下每次取放食物時冰箱都能實時識別,還能順便通過語音和你聊上幾句,給你一些相關建議,那是不是有點意思?至少比喊了無數次的省電節能,有強得多得多的賣點吧。

可以預見,未來的家電以及便攜式電子設備,都將面臨着 “AI智能體+”的洗禮,如果作者猜測不差, 所有白色家電廠商都已在考慮如何把(至少是高端品牌)家電產品升級爲“AI智能體+”。而作者最期待的還是有廠商能把可行動的電子產品和AI智能體相結合:最簡單的就是掃地機器人,加入AI智能體後,從智障掃地機器人變爲真正智能的AI掃地僕從;而進一步,一個真正可以作爲情感陪伴的可動AI智能體,無論是瓦力那樣的電動小盒子, 還是真正可以行走的具身機器人比如特斯拉擎天柱,走進千家萬戶,都不會等很久了。

人類已經猝不及防的迎來了一個人類與異種智能(Alien Intelligence)相互交融的時代,2024很可能是AI智能體融入人類社會的元年。無論線上和線下,看來都已萬事俱備。

從過往的歷史來看,我們作爲人類將非常自然的接受這種變化,享受這種科技融合帶來的便利,並且,再也無法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