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大模型、低空經濟、區塊鏈、具身智能爲高需求場景,場景建設帶動技術創新趨勢明顯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肖瀟 重慶報道

9月12日,國家數據局在重慶市召開城市全域數字化轉型現場推進會。會上,行業專家彙總發佈了97個地市的場景清單,涉及超過440個場景。

通過研判這批場景清單發現,城市數據底座和數字經濟的投資佔比最高,總投資佔比超八成,尤其是數字經濟成爲社會主體投資建設關注的焦點,數字公共服務、精準精細治理這兩個領域的投資佔比也較高。

從更具體的內容來看,城市數字化場景建設在帶動技術創新方面的趨勢明顯,特別體現在AI大模型、低空經濟、區塊鏈和具身智能等技術領域,其中48%的城市提出了人工智能的場景需求。

AI大模型與數字化城市的連接場景,主要是行業大模型和數據標註等等。城市數字化如何爲其提供發展空間?以行業專家提到的重慶市爲例,重慶在去年7月發佈的《重慶市以場景驅動人工智能產業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2023—2025年)》中,佈局了大模型的四大重點場景,鼓勵在交通、醫療、教育、農業應用等具體行業挖掘應用。這些場景與城市數字化治理、數字經濟緊密相連,比如在交通領域探索智慧收費、智慧路網管控、智能聯程導航等。

21記者梳理髮現,全國已經有北京、上海、深圳、成都、杭州、無錫、重慶等多個城市面向AI大模型時代推出了新政策或政策意見稿。

地方政府對發佈的相關場景,可提供資金、數據、算力、場地等多種資源予以支持。例如,許多城市代表在會上介紹了本地算力網絡場景的情況,兩組數據來自北京和深圳:北京市政務服務和數據管理局表示,北京統籌構建了“一廊四極”的算力基礎設施,目前能形成超過2000P的智能算力供給規模;深圳建立智慧城市算力統籌調度,可實時調度算力達13.5E,預計今年年底達30E。

近兩年裡,北京、上海、重慶、長沙等城市都發布過城市數字化的場景清單。場景清單主要作用爲明確智慧城市建設中的具體需求,爲新技術提供應用測試環境,吸引和集聚相關產業資源。

與會專家總結,城市數字化轉型需要三個關鍵:一是以全領域場景融通爲牽引,二是以全流程數據貫通爲核心,三是以全鏈條數據產業培育爲目標,通過場景清單帶動跨部門數據貫通,在場景實踐中實現數據技術、產品和服務迭代,進而帶動數據產業發展,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

今年5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數據局、財政部、自然資源部四部門發佈《深化智慧城市發展推進城市全域數字化轉型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到2027年,全國城市全域數字化轉型取得明顯成效,到2030年,要實現全面突破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