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上理財的有友食品,能靠泡椒鳳爪走多遠?

最新財報顯示,“鳳爪第一股”有友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有友食品”)2024年上半年增收不增利。而上市5年來,有友食品仍未走出對泡椒鳳爪和西南市場的依賴,且頻繁購買理財產品。

多年推新未見水花,主力產品毛利率下滑,營銷項目建設一拖再拖,有友食品還能憑着泡椒鳳爪走多遠?

營收依賴泡椒鳳爪

2024年上半年,有友食品營收5.3億元,同比增長10.26%;淨利潤7613.57萬元,同比下降5.22%。75.61%的營收依賴大單品泡椒鳳爪,豬皮晶、竹筍、雞翅等其他產品卻表現一般。有友食品在半年報中提示,泡椒鳳爪對公司盈利能力具有重大影響,從長遠發展考慮,這種較爲單一的產品結構使公司面臨一定經營風險。

早在2019年上市時,有友食品就意識到產品結構單一問題。招股說明書顯示,2016年至2018年,有友食品泡椒鳳爪營收佔比分別達到76.27%、79.45%、81.63%。如今5年過去,泡椒鳳爪仍佔據有友食品年營收75%以上的份額。

香頌資本董事沈萌認爲,如果企業過度依賴單一產品,且該產品差異化優勢逐漸不明顯,會導致成本上升、收益率降低,最終表現爲增收不增利。

財報顯示,有友食品泡椒鳳爪毛利率已從2021年的31.72%下降至2023年的28.84%。整體業績也連續下滑,2021年至2023年淨利潤分別爲2.2億元、1.54億元、1.16億元。

營銷專家路勝貞分析,雞爪產品利潤下降,主要是近年來國內外上游雞爪原料供應動盪,原料價格上漲,導致終端產品無法匹配市場購買力,傳導到企業利潤。有友食品的優勢在於,泡椒鳳爪屬於供銷穩定型大單品,在產業鏈上具有其他雞爪企業不可匹敵的議價能力,可以起到穩定企業基本盤、保障企業生存的作用。劣勢則是對泡椒鳳爪依賴性較強,缺乏新品類支撐。

新品尚未激起水花

針對產品結構單一問題,有友食品曾多次表示制定相關措施,加大非泡椒鳳爪類產品的研發力度。2020年起,有友食品主要經營數據中出現“豬皮晶”的身影,營收貢獻僅次於泡椒鳳爪,但營收佔比不足10%。

2021年,有友食品對新品研發提出“2+3+3”目標,即“每年至少推出2個新品,每年至少儲備3個研發新品,每年至少進行3項工藝改進”。此後,有友食品上市虎皮鳳爪、玩味花生等休閒食品,並在預製菜概念興起時推出椒麻雞、豐都麻辣雞塊等產品,均未激起大的水花。

由於對泡椒鳳爪單品過於依賴,有友食品營收也主要來自西南大本營,其他區域市場開拓緩慢。2019年至2024年上半年,有友食品西南區域營收佔比從56.07%降至53.97%,這意味着上市5年來,其他區域營收佔比僅提升了不足3%。

在路勝貞看來,泡椒鳳爪的成功得益於有友食品抓住了西南地區吃辣的優勢,較早享受到辣味休閒食品行業紅利,但也是因爲辣,使其難以在其他地區啓動更大需求。有友食品後續推出的新品多是模仿跟隨性產品,“跟着別人跑,自然難以複製泡椒鳳爪的成功”。當下,鳳爪產品依然有較大市場潛力可挖掘,有友食品需要在老產品上進行辣度分級、口味、風格的革新,從而向華北、西北、東北市場拓展。在此基礎上,適度跟上其他新品,相互穿插滲透,實現多品類佈局。

營銷項目兩度延期

上市之初,有友食品曾計劃將約2.42億元的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募資金額投入到營銷網絡建設和品牌推廣項目中,將瀋陽、北京、西安、上海、武漢、廣州6個辦事處升級爲營運中心,使其在重點區域市場發揮更大作用。有友食品當時在招股書中稱,公司主營業務收入超過60%(2019年之前)來自西南地區,而本項目擬新建的運營中心分佈在其他各區域,對開拓全國市場、鞏固行業地位具有重要意義。

招股書顯示,該項目計劃實施期爲36個月,然而到了2022年8月,有友食品發佈公告稱,受外部因素影響,公司營運中心建設及品牌推廣等工作開展受到一定限制,導致該項目建設進度較原計劃滯後,擬將該項目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時間調整爲2024年8月。

如今,該項目落成消息仍未到來,取而代之的是另一份延期公告。2024年8月20日,有友食品發佈公告稱,鑑於當前宏觀經濟環境深刻變革及社會消費市場動態調整,爲精準應對外部不確定性,有效緩釋投資風險,確保項目能夠在更加成熟與穩定的市場環境中落地實施,實現資源的最優配置與效益的最大化,決定將項目延後至2026年8月。

在早先的項目規劃中,有友食品提及把電子商務部升級爲電子商務中心,加大對線上平臺的建設和運營投入,從而進一步完善營銷體系。伴隨項目延期,有友食品線上渠道也未有顯著增勢。2020年至2023年,有友食品線上營收僅佔2%—3%,體量維持在兩三千萬元;2024年上半年,線上營收佔比僅提升到4.28%。

頻繁購買理財受質疑

募資項目一再延後的有友食品,頻繁利用閒置募集資金購買理財產品。

2019年12月,上市剛半年多,有友食品就宣佈使用總額不超過3.8億元的閒置募集資金購買理財產品。據有友食品理財公告統計,2020年至2023年,其使用閒置募集資金進行的理財投入分別爲12.7億元、13.2億元、7.55億元、3.4億元,相關收益分別佔同期最近一年淨利潤的5.18%、2.83%、1.93%、1.57%。同時,有友食品還投入大量自有資金購買理財產品。

有友食品認爲,在確保不影響日常經營資金需求、募投項目資金使用進度安排和資金安全的前提下,使用部分自有資金和暫時閒置募集資金購買流動性好、安全性高、有保本約定、單項產品期限不超過12個月的理財產品或存款類產品,能獲得一定的投資收益,提高公司整體業績水平。

而今,有友食品幾乎每月都有理財新動作。據有友食品現金管理公告,2024年,其計劃使用總額不超過1.3億元暫時閒置募集資金、10億元自有資金購買理財產品。2024年前7個月,有友食品已購買理財產品14次。

有友食品頻繁理財引來投資者質疑。2023年7月,有友食品披露所購理財產品“工銀瑞信添頤B基金”到期虧損547.43萬元。有投資者在互動平臺提問,“公司理財購買工銀基金,工銀基金又購買本公司股票,並且基金理財出現大幅虧損,是否存在利益輸送?”對此,有友食品未正面迴應。還有投資者在一些炒股平臺質問有友食品有錢爲何不做研發,而是一直理財。

從在建項目來看,2020年,有友食品有5個在建項目,2023年有3個在建項目。2024年上半年,有友食品在建項目僅剩預算爲39.62萬元的金蝶EAS Cloud軟件項目和零星工程,並未表現出明顯的資金需求。

沈萌認爲,上市公司頻繁理財,一方面可能是爲在建工程做資金儲備,另一方面也代表公司可能在現階段既沒有可行的資本支出計劃,也沒有合理的提升收益率舉措,造成股東資本效率低下。

8月21日起,針對資金規劃、如何擺脫產品單一風險等,新京報記者多次嘗試聯繫有友食品,截至發稿未得到回覆。

新京報記者 王思煬

編輯 郭鐵

校對 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