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方索柯朗的電影引力

金馬影展執委會爲艾方索柯朗(右二)舉辦「金馬電影大師課」,與執行長聞天祥(左一)對談,現場高朋滿座。(金馬影展執委會提供)

知名導演艾方索柯朗來臺,除參加映後座談,也與電影業者分享創作方法。(金馬影展執委會提供)

《羅馬》看似沒什麼峰迴路轉的劇情,每顆鏡頭細看都耐人尋味,讓前文後理交織出複雜的人生景況。(金馬影展執委會提供)

2024金馬影展最意外的插曲,應該是威尼斯金獅獎與奧斯卡得主艾方索柯朗(Alfonso Cuaron)來臺。行程確認的時候,影展已經開跑,金馬執委會克服萬難協調各方,把柯朗的活動安排到金馬獎典禮結束後的11月24、25日。除了爲他舉辦「金馬電影大師課」與業界分享創作方法,影展也談妥《人類之子》(Children of Men,2006)、《地心引力》(Gravity,2013)與《羅馬》(ROMA,2018)三片版權,柯朗答應出席映後座談。抵臺當天,我在飯店迎接,順便請教是否需要過濾問題,結果他說想問什麼都可以,我也就不客氣了。

主持的這場大師講堂安排在《地心引力》映後,影片描述珊卓布拉克(Sandra Bullock )在喬治克隆尼(George Clooney)帶領下初訪太空執行任務,卻在工作即將完成時,碰上俄羅斯炸燬人造衛星,碎片擊中太空船及其夥伴,在通訊中斷的情況下,他們必須在氧氣耗盡前找到返回地球的方法,但喬治克隆尼的角色不到一半就犧牲了,即使後面還有驚鴻一瞥,大多數時間只剩珊卓布拉克單打獨鬥。我想到柯朗自傳意味濃厚的《羅馬》有場戲是男孩去戲院看好萊塢科幻片《鐵人第一號》(Marooned,1969〉,也是太空任務出狀況的故事。柯朗說他小時候確實有拍電影和當太空人兩大志向。知道後者難以實現,遂把目標轉向電影。

不過我聽說他的求學生涯不算順利,也好奇墨西哥電影教育制度。他說當時有兩個選項,其中一所學校有年齡限制,比較像碩士班,他太年輕所以進不去。他讀的是墨西哥國立自治大學,但母親怕他畢業後喝西北風,要求加修別科,結果他選了更沒保障的哲學。關於和學校衝突這件事,柯朗提及當時學校老師視好萊塢爲洪水猛獸,他卻硬拍了一部發生在芝加哥還講英文的黑色電影,如同忤逆師長。即使求學路上風波頻生,在校期間卻結識不少志同道合的夥伴,例如後來一起闖蕩影壇的攝影師艾曼紐爾盧貝茲基(Emmanuel Lubezki)。盧貝茲基至今獲得八次奧斯卡最佳攝影提名,更以《地心引力》、《鳥人》、《神鬼獵人》創下三連霸紀錄。但他並沒有爲柯朗的《羅馬》掌鏡!

柯朗說盧貝茲基確實是原定的攝影師,但因爲工作期程撞到而無法參與,本來有考慮找其他人,反倒是老友勸他自己來。柯朗之前是有當過攝影,但侷限於短片和電視影集,沒想到首次掌鏡拍電影長片就勇奪奧斯卡最佳攝影。想問盧貝茲基作何感想?柯朗立即驚呼:「他可是拿過三座欸!」其實柯朗的功夫不僅於此,他還幾乎包辦自己電影的剪接,《地心引力》除了奧斯卡最佳導演,他還同時囊括最佳剪輯。因此四座個人奧斯卡,涵蓋了導演(兩座)、攝影、剪輯三個部門。

1991年他拍了長片處女作《愛在歇斯底里時》(Solo con tu pareja),描述風流成性的男子被懷恨在心的護士篡改體檢報告,讓他誤以爲身染愛滋而想不開,住他隔壁的美麗空姐也因爲男友劈腿而了無生趣,結果兩人卻走到了一起。就像臺灣有輔導金政策,柯朗首部長片也多虧有此金援,不過他的案子原先只是備取,正選企劃的導演發生事故才讓他遞補,卻也解開他首度進軍好萊塢的序幕。之後他去好萊塢拍了《小公主》(A Little Princess,1995)、《烈愛風雲》(Great Expectations,1998),都不是能夠主導的電影。但《小公主》反應不錯,入圍了奧斯卡最佳攝影與藝術指導,他還獲得洛杉磯影評人協會的新導演獎,但《烈愛風雲》就不是那回事了。柯朗做了個幽默的比喻,他說人們常把電影視作自己的孩子,他則把這部片當作「關係惡劣的前妻」。

不愉快的經驗,讓他在紐約公園裡反覆觀看那些讓他想要當導演的電影,也是這種破釜沉舟之心,決定重返墨西哥,和一起編劇首作的弟弟卡洛斯(Carlos Cuaron)寫就風格獨具的《你他媽的也是》(Y tu mama tambien,2001)。在這部充滿青春與性愛的公路電影,盧貝茲基的攝影有多達90%採取自然光,海灘酒吧長達7分鐘的長鏡頭,更奠定艾方索柯朗的招牌:之後可以在《人類之子》的暗殺車禍與激烈槍戰、《地心引力》的失重太空與千鈞一髮、甚至《羅馬》的海灘驚魂得見。《你他媽的也是》不僅在美國東西岸影評人協會都拿下最佳外語片,還入圍奧斯卡最佳原創劇本,並打破了墨西哥影史票房紀錄。

但爲什麼接下來會是《哈利波特:阿茲卡班的逃犯》(Harry Potter and the Prisoner of Azkaban,2004)?這部在推出當時遭到部分書迷批評、之後卻成爲評價最高的一部。柯朗說他本來沒有想接這片,因爲他既未讀過原着,也沒看過前兩集(此時的他應該心繫《人類之子》),但同鄉導演吉勒摩戴託羅(Guillermo del Toro)叫他不準拒絕,加上孩子出世需要奶粉錢,他就硬着頭皮上陣。對《哈利波特》的後知後覺並不影響他迎頭趕上並提出自己見解,雖然難以展示他最著名的技巧,還必須忠於原着,但無論對場景與角色,所灌注的活力確實讓系列有了更生活化與人性化的改變。

真正讓好萊塢對他刮目相看的還是《人類之子》,可惜當年只能在錄影帶出租店借DVD欣賞,直到2015年才藉金馬奇幻影展「大銀幕首發」單元引進戲院。影片描述未來人類無法生育,陷入滅絕恐慌,一名黑人女子懷有碩果僅存的「人類之子」而成爲各方人馬爭奪的目標。故事沒多驚人,但在大多實景拍攝下,無論是神乎其技的長鏡頭,或是政治、宗教及流行文化的參照隱喻,都讓人無法忽視本片的野心與執行水準。同樣是科幻片,他在《地心引力》則是反其道而行,藉由有限的銀幕景框呈現無垠的太空環境,不可能有實景的情況下,卻成功塑造出身歷其境的視聽奇觀,並藉此直探主角的心死與重生。兩部電影爲廿一世紀科幻片樹立截然不同的標竿。

《地心引力》讓艾方索柯朗成爲首位獲得奧斯卡最佳導演的拉丁美洲影人,之後阿利安卓岡札雷伊納利圖(Alejandro G. Inarritu,《鳥人》、《神鬼獵人》)、吉勒摩戴託羅(《水底情深》)也隨後登頂。外界常稱他們是The Three Amigos或「墨西哥三傑」。柯朗開玩笑說這是「行銷公關手法」,然後悠悠承認,他們確實是有交情甚至是彼此鼓勵的朋友。柯朗非常幽默,關於《地心引力》劇本出自兒子何納斯(Jonas Cuaron,但原先場景無關太空),以及和弟弟卡洛斯合寫早期電影等等家族成員的合作,他笑稱是因爲「控制預算」(節省成本),然而話中卻不無安慰驕傲。

然後他運籌帷幄了好幾年,又回到墨西哥,拍了《羅馬》。此羅馬非彼羅馬,它位於墨西哥城中心、全名叫做克洛尼亞羅馬(Colonia Roma),也是柯朗成長的地方。然而這部帶有高度自傳色彩卻以黑白呈現的電影,把他自己擺到了很後面,在看似閒散的日常描繪中,慢慢聚焦在這家幫傭的原住民女僕、以及被丈夫拋下的女主人。我一直以爲《羅馬》是Netflix出資,柯朗說其實是用《地心引力》賺的錢拍的,但這麼一部片卻乏人問津,只有Netflix願意買下全球發行。都說串流平臺鋪天蓋地,無所不用其極;傳統片商的萎靡保守,也刺激改朝換代的速度。但戲院的觀影體驗,對某些作品卻又無法取代。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是共存共榮,還是你死我活,戰鬥還在持續。

柯朗不僅讓《地心引力》的珊卓布拉克入圍奧斯卡,也教《羅馬》的雅莉莎阿帕裡西奧(Yalitza Aparicio)問鼎後座。明星與素人,都可能成爲銀幕上的焦點。取利截弊,便成爲導演場面調度的問題。其實《羅馬》並沒什麼峰迴路轉的劇情,只是每顆鏡頭細看都耐人尋味,讓前文後理交織出複雜的人生景況。就像《你他媽的也是》精蟲衝腦的小夥子,沿路目睹公權力也會變成以強凌弱的手段;《羅馬》也不乏從個人情感的焦慮輻射到國家機器的失控時刻。童年往事,足以化爲時代印記。

一直沒忘記六年前金馬獎結束後,心力交瘁的我在清晨拖着身子跑去看好不容易談定的《羅馬》的拷貝測試,在偌大的影廳內,望着銀幕,那些被辜負的人們竟然有着救贖彼此的力量,我好像也在他們的相擁中給療愈了。沒想到今年頒獎典禮後的「加班」,碰到的正是《羅馬》的導演。生命很奇妙,電影則太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