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反彈“多米諾效應” 私募產品清盤壓力驟降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陳植 上海報道

隨着A股走出“八連陽”行情,私募基金的產品清盤壓力隨之驟降。

私募排排網數據顯示,2月5日-2月23日期間,有業績記錄的2126只股票策略私募產品的平均收益達到10.09%,其中,1954只股票策略產品實現正收益,佔比達到91.91%。

與此同時,期間不同策略私募產品的收益回升幅度差別較大。主觀多頭、量化多頭、股票多空、市場中性策略的私募產品收益整體回升幅度分別是10.58%、10.79%、6.42%與1%。

這令不少私募產品淨值逐步遠離“警戒線”。

一位私募基金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他管理的絕大多數私募產品已在警戒線上方,儘管尚未收復今年以來的淨值虧損,但出資人的業績問責壓力與產品清盤訴求已明顯回落。

“尤其是機構投資者出資人不再提及產品清盤。”他透露。1月底A股大幅回落導致他管理的多隻私募產品淨值跌破警戒線,他每天在收盤後都要與券商託管部門緊急磋商,制定新的減倉措施以緩解私募產品淨值進一步回落幅度。與此同時,他還與券商託管部、機構投資者出資人舉行緊急會議,說服後者暫緩產品清盤。

但是,多家機構投資者出資人也設定嚴格的風控機制,儘管他們也深知A股指數已進入底部區間(未來反彈機率遠高於繼續下跌),但受制於風控機制需從嚴落實,他們只能一再要求產品清盤。

“所幸的是,在2月初相關部門引導券商等機構增加平倉線彈性後,他們說服多家機構投資者出資人再等待一個月,若私募產品淨值仍無起色,就迅速落實產品清盤,且私募基金管理人願意承擔這個月的產品部分淨值損失。”這位私募基金負責人回憶說。如今隨着A股“八連陽”令私募產品悉數收復警戒線,機構投資者出資人已不再提及產品清盤,但要求基金管理人增加新的風險對衝策略以緩解產品淨值波動幅度。

記者多方瞭解到,目前多傢俬募基金反而擔心高淨值個人客戶很可能“見好就收”。

“1月底,高淨值個人客戶顯得比較淡定,因爲他們認爲私募產品淨值已大幅下跌,不如再觀望一段時間,或許A股反彈反而能讓自己打個業績翻身仗。”一位私募基金產品渠道部人士告訴記者。但隨着2月以來A股企穩回升令私募產品淨值較大幅度回升,節後他反而收到券商資管部門的信息——多位高淨值個人客戶打算贖回股票策略私募產品份額。

私募排排網數據顯示,2月5日-2月23日期間,在實現正收益的1954只股票策略私募產品裡,5只私募產品收益翻倍,27只私募產品收益介於50%-100%之間,71只私募產品收益介於30%-50%之間。這些私募產品短期取得較大的淨值回升與收益回報,或許是部分高淨值個人投資者“落袋爲安”的催化劑。

一位第三方財富管理機構客戶總監向記者透露,近日,不少高淨值個人投資者也來詢問是否有必要趁着私募基金產品淨值大幅回升而贖回份額。通過數據分析,他發現產生這個念頭的高淨值個人投資者主要分成兩類,一是投資私募產品時間較早,且累計收益相對可觀的投資者,他們擔心A股波動又令私募產品淨值再度大幅回落,因此打算見好就收;二是打算將部分資金從權益類資產轉向固收類資產,提升資產多元化配置程度。

“經歷1月份的A股極端行情,不少高淨值個人投資者意識到自己在權益類資產的配置比例過高,無法在A股大幅波動過程獨善其身。因此他們迫切希望將資金分散配置在權益類與固收類資產,通過多元化資產配置以分散投資風險。”他分析說。此外,也有多位高淨值個人投資者打算抄底房地產或提前償還房貸,產生較高的私募產品贖回需求。

“這些天我們建議這些高淨值個人投資者若非急需用錢,不妨靜觀A股指數進一步反彈再調倉。”這位第三方財富管理機構客戶總監指出。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A股波動加大導致百億級私募機構數量縮水,也可能對部分機構投資者與高淨值個人投資者份額贖回產生一定的影響。

私募排排網數據顯示,截至2月26日,百億級私募數量降至98家。較年初的104家有所減少。其中,4傢俬募新晉躋身百億級私募機構行列,10傢俬募機構則“掉出”百億級陣營。

記者獲悉,上述10傢俬募機構之所以掉出“百億級”陣營,除了贖回壓力較大,另一個原因是今年以來產品淨值下滑導致整體資產管理規模縮水。

“我們也注意到,原先衝着百億私募名氣而投資的高淨值個人投資者正變得理性,他們開始研究這些百億私募機構的投資能力與策略水準是否出類拔萃,其投資策略是否與實際業績表現相匹配,策略迭代頻率是否能趕上市場環境變化,再決定自己是否繼續持有。”上述第三方財富管理機構客戶總監指出。若有些百億私募機構被認爲“名不副實”,這些高淨值個人投資者也會毅然選擇“見好就收”,不再繼續長期持有產品份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