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GI、價格戰、開源,四家“清華系”大模型獨角獸AI春晚首次同臺對話

《科創板日報》6月16日訊(記者 李明明)在堪稱AI春晚的2024智源大會上,出現了罕見的一幕,四家出身於清華的大模型獨角獸掌舵人首次同臺:百川智能CEO王小川、智譜AI CEO張鵬、月之暗面CEO楊植麟、面壁智能聯合創始人、CEO李大海,一同出席《尖峰對話:通往AGI之路》環節。

《科創板日報》記者現場注意到,四家掌舵人討論的話題相當廣泛,既包括形而上學,也有看得見的商業落地。在AGI(人工通用智能)、Scaling Law(標度律,在大模型領域是指描述系統隨着規模的變化而發生的規律性變化的數學表達)等話題上,觀點不一、時有交鋒。而在關於價格戰話題上,此前對價格戰並不感冒的王小川,則首次表達了對大模型降價潮的支持。

大模型能否是通往AGI的基石?

大模型是否是通往AGI之路的基石?這一話題一直被熱議並且爭論不休,而其也涉及到怎麼定義AGI,四位掌舵人都給出了自己的答案和看法。

楊植麟認爲,大模型的第一性原理,就是不斷提升模型的規模,而這件事的本質是壓縮,壓縮就會產生智能。

當然,這個過程會面臨很多的挑戰,比如最大的挑戰可能是數據的缺失,很多領域的數據並不豐富。如果人們想構建一個超越人類的AI系統,而現實中可能根本就不存在這樣的數據,因爲現在所有的數據都是由人類產生的。因此,數據是當前最大的問題,而規模定律或大模型本身並沒有什麼問題。

王小川隨後表示,“基石”這個詞是沒有問題的,但它只是在逼近AGI, 但是光靠Scaling Law,是做不到AGI的。從根本上說,需要一個範式的轉變,而今天大家看到的規模定律的成效只是邁出的第一步。他的結論是,目前已經進入了AGI的時代。在這個時代,有能力吸引更多的科學家和資源,共同邁向AGI。但僅憑目前公開的規模定律無法實現AGI。

張鵬肯定大模型是基石之一,當下人工智能從業者很“實用主義”,即能不能解決問題,能不能真的向每個人心中定義的AGI路徑上推動。而大模型目前在很有效地推進,Scaling Law也還在生效、並還在往前前進。至於能否幫助人們到達頂峰,現在還沒有確切的答案。

由於數學專業出身,李大海則表示,他會比較嚴謹地表達,他認爲大模型一定是當前所有技術裡,能通往AGI這個方向上最遠的,但它能否直達,現在還有很多未知因素。

“聯想到《思考:快與慢》的觀點,人腦有兩個系統:快速直觀的感性思考與慢速細緻的理性思考。現在的雲端大模型主要是在處理人的大腦系統1 “快思考”的工作。而“慢思考”系統2 做各種各樣推理,搜索空間去做搜索、組合,來完成一個任務,這樣的能力是未來大模型通過Agent技術外部化或者把它內化爲自己的能力,或者通過端側大模型的部署來實現,這是需要大家去探索的。”李大海說。

楊植麟總結,對AGI的定義至關重要,但不必急於現在就給出一個精確量化的定義。AGI可能更多地是一種定性的概念,一種感覺上的共識。其核心作用在於,能夠使社會和個人對未來可能發生的變化有所準備。畢竟,這項技術的發展速度可能異常迅猛。“但同時,從短期角度來看,也確實需要一些量化的標準來衡量AGI的發展進程。缺乏量化標準可能會導致我們難以評估技術的進步。因此,短期內,如何對AGI的進展進行評估,將是一個極具挑戰性的問題。

值得一提的是,對近期的大模型價格戰,王小川首次公開表示,價格戰對於中國發展大模型是特別好的事,自己也是積極看待。

目前的大模型價格戰,主要是雲廠商之間的競爭。包括火山引擎、阿里雲、騰訊雲、百度雲等。而此前,他是觀點鮮明的反對價格戰,稱這是巨頭間的遊戲,百川智能別摻和進去。

《科創板日報》記者注意到,零一萬物創始人李開復也在大會別的環節上表示,中國比較嚴重的問題,是很多大公司沒有認識到軟件的價值,不願意爲軟件付費,結果很多大模型公司來競標,可是越競越低,做到最後做一單賠一單,沒有利潤。因此,他認爲,零一萬物堅決做toC,不做“賠錢的toB”。

而在大會期間,智源研究院院長王仲遠告訴《科創板日報》記者,現階段對於應用開發者而言,選大模型優先考慮的肯定不是性價比,而是能否真正爲自己的產品賦能。在此基礎之上,相信大模型價格終歸會達到一個合理的水平。

開源的力量很強大

討論中還提到了近日的斯坦福團隊“套殼”抄襲了面壁MiniCPM的話題,李大海首次在公開線下場合作出迴應,“最近這個事情在國內引起非常大反響,我們完全沒有想到會以這種方式出圈,挺惶恐的。“

一直以來,開源大模型與閉源模型的辯論交鋒激烈,而他認爲,抄襲的發現是靠開源的熱心參與者發現的,因此會更加堅定相信開源的力量。

“所以,我們看到開源力量很強大,這裡面是多層次的,不光有做原創工作的人,還有很參與者在裡面貢獻需求、貢獻反饋,這也是開源生態重要組成部分。讓我們覺得持續做開源貢獻能夠給公司帶來正向收益。”

百川也採取了開源模式,把Baichuan1、Baichuan2對外開源了,其背後考量是什麼?

王小川稱,首先,開源在市場上有需求,百川在6月份開了第一版,9月份開了第二版。這個開源在當時市場上產生了很好的影響力,作爲把做得最好的模型認真開源的一個商業化廠商,得到市場上很多認可,也對企業是挺大的鼓舞。因此,不管是人才儲備,還是資本關注,都是給行業交了投名狀,這是歷史上的意義。

其次,開源也體現了一種心態。公司認識到模型的快速迭代,今天的領先並不意味着明天的競爭力。因此,開源並沒有削弱百川的商業競爭力。而果斷地做出了開源決策,不僅符合市場預期,也爲公司贏得了聲譽。如今,衆多公司參與開源,共同推動中國生態追趕美國,保護知識產權,期望這個生態能夠持續繁榮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