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早就該賣大潤發了

來源:新品略財經

來源|新品略財經

作者|吳文武

近期的零售行業,重磅新聞一條接一條。

《新品略財經》關注到,9月6日,“大潤發,要被賣了”話題一度衝上百度熱搜財經榜,引發業內外關注和全網熱議。

原來是9月27日,大潤發的母公司高鑫零售發佈公告稱,9月27日上午9時39分起在港交所短暫停牌,以待根據公司收購及合併守則發出載有公司內幕消息的公告。

據投中網報道,有知情人士表示,包括德弘資本和高瓴投資在內的潛在收購者,一直在考慮收購高鑫零售。

報道稱,談判尚處於初期階段,不確定是否會達成協議。投中網分別向高瓴、德弘、阿里求證,截至投中網發稿前,未獲得高瓴、阿里的回覆,而德弘相關人士表示,不清楚。

高鑫零售已經在公告中明確說明與收購及合併相關,透露出的信號已經很明顯,外界傳言阿里巴巴要出售高鑫零售的消息或將成真,但一切還未知。

如今只要一提及大潤發和高鑫零售,外界第一時間會想到阿里巴巴,目前阿里巴巴持有高鑫零售約79%的股份,而高鑫零售是阿里巴巴的新零售業務版圖的核心支柱品牌之一。

現在,市場再次傳出高鑫零售及旗下品牌大潤發要被賣的消息,不突然,也不意外。

大潤發,這家昔日知名商超品牌經歷了怎樣的發展故事?被阿里巴巴收入麾下後,又是如何從阿里寵兒變成沒人愛的棄子的?

01 昔日一代超市之王

對於現在很多不逛超市的年輕消費者來說,估計對大潤發這家超市品牌會有些陌生。

在傳統商超時代,大潤發還是很能打的,敢於和國際連鎖商超品牌扳手腕,說其是一代超市之王也不爲過,大潤發有着一個很精彩的發展故事。

有意思的是,大潤發並不是做商超零售業務起家的,居然是由一家經營紡織業的集團轉型而來,大潤發是一家發源於中國臺灣的知名商超巨頭品牌。

時間回到上世紀90年代,那時候是中國傳統商超的發展初期,當時主營紡織業務的潤泰集團嘗試業務轉型,其創始人黃明端與尹衍樑瞄準了中國內地的商超機遇。

潤泰集團1997年進軍中國內地市場,開了第一家完全由中國人自行設計、規劃、運營、管理的大型現代化連鎖超市。

當時,沃爾瑪、家樂福等知名外資商超巨頭已經進入了中國市場,競爭壓力可想而知。

大潤發選擇走精緻量販店路線出圈,大潤發開業後的第二年,就實現了200多億元的營業額,絕對是行業中的一匹黑馬。

大潤發靠着走本土化、地域化的路線,滿足當地消費者的需求,同時又嚴格控制損耗成本等,這一點和沃爾瑪很像,更爲重要的是大潤發很重視產品質量以及服務,走出了大潤發模式。

大潤發那時候的發展勢如破竹,賺得盆滿鉢滿。隨着大潤發規模擴大,大潤發也曾開啓買買買模式,將臺塑集團旗下的三家“亞太量販”併入麾下,一舉超越了老對手萬客隆,成爲當時國內規模最大的連鎖超市。

2000年,大潤發的母公司潤泰集團與法國歐尚集團合資,引進國際經營理念及管理模式,潤泰集團當時釋放出67%的大潤發股份,總共80億新臺幣,讓大潤發變成了合資公司。

5年之後的2005年,大潤發首次進入中國連鎖百強名單,進入了前十名,在連鎖超市領域僅次於華聯超市、華潤萬家、物美等。

大潤發還曾力壓過國際零售巨頭家樂福,2009年,大潤發當年以404億元的業績,取代了家樂福成爲中國內地市場的零售業冠軍。

《新品略財經》記得,大潤發在深圳也有門店,對周邊市場的吸引力還是很強的,有很強的購物綜合性,購物體驗和沃爾瑪差不多。

2011年7月,大潤發和歐尚合併在香港上市登陸資本市場,同時擁有大潤發和歐尚的高鑫零售成爲行業霸主,市場佔有率超過了沃爾瑪,一躍成爲中國最大的零售商。

大潤發成爲了“中國最賺錢的超市”,還創下了連續19年未曾關閉一家門店的罕見成績。

巔峰時期的大潤發風光無限,其母公司高鑫零售股價最高曾達到13.4港元,總市值一度高達1278億港元。

02 從阿里寵兒變成沒人愛的棄子

時代總是加速改變,隨着中國進入電商時代,對傳統商超逐漸形成了猛烈衝擊,大潤發的命運也進入了發展新時期。

大約在10年前,阿里、京東等互聯網巨頭紛紛把業務拓展到線下市場,特別是在O2O概念火爆的背景下,互聯網巨頭紛紛發展線下業務。

也就是當時,大潤發的母公司高鑫零售和電商巨頭阿里巴巴產生了交集。當時馬雲和阿里巴巴看上了大潤發的線下商業價值,在2017年底,斥資28.8億美元(約224億港元),收購高鑫零售36.16%的股份,成爲了高鑫零售的第二大股東。大潤發也從此成了阿里巴巴線下新零售業務探索的試驗田。

2000年,阿里巴巴再次追加280億港元投資高鑫零售,阿里巴巴持有高鑫零售72%的股權。阿里巴巴爲了把高鑫零售納入麾下,前前後後斥資超過了500億港元。

當時阿里巴巴收購高鑫零售成爲重磅新聞,在面對被阿里巴巴收購時,大潤發創始人黃明端似乎頗爲感傷,當時其表示,“我贏了所有對手,卻輸給了時代;時代拋棄你時,連一聲再見都不會說”。

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阿里巴巴對高鑫零售的未來卻充滿期待。時任阿里巴巴CEO張勇表示,大潤發因阿里而不同,阿里因大潤發而不同。

阿里巴巴完成對大潤發的收購後,十分重視大潤發的發展,要錢給錢,要人給人,要什麼資源就給什麼資源,傳統商超大潤發也被貼上了“新零售”標籤,迎來了“第二春”。

被阿里收購之時的大潤發,也正值其最高光的時候,在全國門店總數達到數百家,遍佈全國,其門店數量在2022財年達到了最高點的602家。

然而,大潤發並沒有延續增長態勢,反而很快走上了下坡路,業績一年不如一年。大潤發也沒能逃出傳統商超敗退的魔咒。

高鑫零售財報顯示,其在2022年出現首次虧損,此後的2023年進一步虧損,而2024財年的財報業績更難看了,還創下了2024財年的虧損之最。

高鑫零售財報顯示,2024財年,高鑫零售收入725.67億元,同比下降13.3%;年內虧損16.68億元,虧損幅度2238.5%;公司擁有人應占虧損爲16.05億元,較2023年的1.09億元溢利減少17.14億元。

高鑫零售2024財年關閉了20家大賣場,有2萬多名員工離開了公司。面對糟糕的業績,阿里巴巴不得不換掉了高鑫零售的掌門人,試圖做出新的探索。

阿里巴巴這幾年經歷了戰略大調整,開始反思和重新評估其昔日瘋狂發力的新零售業務佈局,特別是阿里巴巴換了新一代管理層後,對旗下線下新零售業務的態度明顯變了。

今年2月初,阿里巴巴集團董事會主席蔡崇信在2024財年第三季度財報會議上表示,資產負債表上依然有一些傳統的實體零售業務,這些也不是我們核心聚焦的,如果我們能夠完成退出的話,也是非常合理的。

此後的3月,市場傳言阿里內部基本確定,把大潤發和盒馬出售給中糧,大潤發估值約爲100億元,隨後盒馬和大潤發方面都否認了。

市場普遍預測,阿里巴巴早就把高鑫零售擺上了貨架,只是想賣個好價錢。

此前就多次傳言出阿里巴巴要出售大潤發的消息,而這一次再次傳出此消息,也意味着阿里巴巴內部早就在推進出售大潤發的進程,預計在加速推進中。

03 阿里巴巴早就該賣大潤發了

如今,市場再次傳出大潤發要被阿里巴巴賣出去的消息,難免被市場猜測和熱議。

不過,在《新品略財經》看來,對於現在的阿里巴巴來說,早該賣掉大潤發了,今非昔比,一切都變了,阿里巴巴不再需要大潤發,而大潤發也需要一個新東家。

在當年互聯網新零售概念風潮下,阿里巴巴想打通線上線下商業無縫銜接,發展線下業務就需要大潤發這樣的大型連鎖商超作爲落腳點和支撐點。

大潤發也看到了傳統商超業務市場環境的變化,當時電商時代的來臨對其業務已經開始產生了衝擊,後來各大互聯網平臺巨頭紛紛拓展線下,做傳統商超業務也需要變革,需要新的標籤,需要跟上時代步伐,煥發新生命。

當年,阿里巴巴從最開始投資大潤發,到後來控股大潤發,二者攜手合作,各取所需,阿里巴巴也願意砸重金去收購大潤發,大潤發也甘願加入阿里巴巴的大家庭。

可阿里巴巴和大潤發誰也沒想到,就在最近四五年,傳統商超賽道上演了大敗退潮,一衆傳統商超品牌都紛紛關店,沃爾瑪連續關店幾年,家樂福差不多快隱身了,整個傳統商超時代玩家都無法躲過行業變革命運。

同時,各大互聯網平臺探索新業務,前置倉、社區購物、即時配送等各類業務,進一步衝擊和影響傳統商超業務,大潤發無法避免。

如果大潤發業績連續下滑,繼續虧損,持續關店,大潤發本身的商業模式及商業價值就已經大打折扣了,從價值投資角度來說,阿里巴巴收購大潤發並不成功。

這對阿里巴巴來說,既不能帶來業績回報,其市值較巔峰時下跌了很多,阿里巴巴收購高鑫零售並沒有實現預期目標。

線下商超業務是一門重資產生意,各項經營成本都很高。互聯網思維和營銷策略,只是給線下商超貼上了新標籤,但並不能改變傳統商超的業務模式和底層商業邏輯。

如今阿里巴巴正在加速變革,迴歸主業,加速核心業務探索,阿里巴巴需要在覈心業務上如虎添翼,不需要大潤發這樣的線下實體傳統零售業務的錦上添花。

站在大潤發的角度來看,目前處於嚴峻的業務調整期,業績下滑、門店關閉、人才流失等,需要降本增效,要加快作出新探索。

傳統商超行業正在加速蛻變,各家都在探索新出路。以山姆爲代表的倉儲會員制超市成爲一個新方向,以胖東來爲代表的傳統商超靠着特色模式正在出圈,提振了中國商超品牌煥新的信心。

前不久,被調改後的永輝超市,被經營“十元店”的名創優品老闆葉國富納入麾下,這說明傳統商超的商業價值依然被看好,未來仍有發展機會,只是傳統商超需要新顏。

大潤發需要一個新股東、新東家,需要新的血液和新的特色及資源,而此次傳言參與收購的高瓴正好是這方面的運作高手,此前就收購過百麗,整合後如今正準備重新上市,再次贏回市場目光。

企業收併購的關鍵目標就在於雙方業務之間能產生協同效應和商業倍增效應,一旦某一方商業價值出現變化,或者另一方“變心”了,自然很難產生火花。

傳統零售商超時代變了,新零售概念也降溫了。阿里如今想去做更重要的事,大潤發對阿里巴巴來說已經不是優質資產了。所以說,阿里巴巴早就該賣掉大潤發了。

04 結語

阿里巴巴是一代電商巨頭,大潤發是昔日一代超市之王,兩者因爲互聯網線上線下商業聯合機遇而走到一起,曾萬衆矚目,如今似乎已經黯然失色。

互聯網電商平臺有自己的商業模式和優勢,線下商超也有自己的商業邏輯,不同行業都有各自的玩法,最重要的是要把各自的核心優勢發揮到最大,創造最大的商業價值。

雖然現在阿里巴巴還未正式出售高鑫零售,但高鑫零售和大潤發的現實經營壓力之大,可想而知。此事件未來會走向何方,還有待觀察。

有意思的是,其實大潤發在國內市場,還是有很多忠實消費者和品牌粉絲,比如有網友就表示,最近幾年大潤發的東西越來越貴,品質也不如從前,或許對大潤發來說迴歸初心纔是最重要的。

你認爲阿里巴巴還需要大潤發嗎?你看好大潤發的未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