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項指標中4項 醫:小心慢性疲勞症候羣上身

不少人容易疲勞卻不知道罹患慢性疲勞症候羣(圖爲示意圖)。(大甲順安醫院提供)

順安醫院家醫科醫師呂清元指出,慢性疲勞症候羣有8項徵兆指標(圖爲示意圖)。(大甲順安醫院提供)

臺灣年平均總工時爲2千小時排名全球第4高,不少人出現過勞,透過紓壓仍無法擺脫壓力。大甲順安醫院家醫科醫師呂清元列出8項徵狀,包括短暫記憶力喪失或注意力不集中,造成活動能力受損;喉嚨疼痛、頸部或腋下淋巴結壓痛、肌肉疼痛、非發炎性關節疼,以及和以往頭痛強度或模式不同的新發作頭痛,還有再怎麼睡都睡不飽、活動後疲勞超過24小時,如果其中有4項符合,並持續達6個月以上,有可能是慢性疲勞症候羣。

臺中一名上班族女子自述在傳產業上班,每天緊盯着電腦製作報表,下班後還要忙着接送小孩、照顧家庭,能夠休息的時間已經是晚上9點,長時間下來覺得相當疲倦,偶爾肌肉痠痛,也會出現頭痛、喉嚨疼痛等病症,雖然很累但是也睡不好,也會出現失眠,一年多下來皆沒改善。

呂清元進一步幫患者檢查,血紅素、血糖、甲狀腺、免疫功能皆正常,診斷後爲慢性疲勞症候羣。後來建議患者做適當的運動,給予處方用藥,另外要求患者飲食均衡,慢性的疲勞感已經逐漸改善。

呂清元指出,慢性疲勞症候羣是一種身體出現慢性疲勞症狀的病症,連續6個月以上長時間原因不明的強度疲勞感覺或身體不適,大部分患者都與工作緊張、壓力過大、長期生活作息不正常有關,如果長期身心疲勞沒有調養,對身體會產生不良影響,恐就會從輕微疲勞變成過勞。

如何判並自己罹患慢性疲勞症候羣?呂清元說,如果不是貧血、慢性肝病、慢性腎病等疾病引起,他列出8項徵狀,包括短暫的記憶力喪失或注意力不集中,造成活動能力受損;喉嚨疼痛、頸部或腋下淋巴結壓痛、肌肉疼痛、非發炎性關節疼,以及和以往頭痛強度或模式不同的新發作頭痛,還有再怎麼睡都睡不飽、活動後疲勞超過24小時,如果其中有4項符合,並持續達6個月以上,有可能是慢性疲勞。

呂清元說,緩解慢性疲勞症候羣可以在不增加現有疲勞感覺爲前提下,做適當的體能活動,增加個人的愉悅感,同時養成均衡良好的飲食、規律的生活習慣,進行體重控制或自我放鬆,最後則靠非類固醇抗發炎藥物、抗憂鬱藥物、抗焦慮藥物,甚至是抗過敏藥物等藥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