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歲嬤闖過鬼門關 臺南首例經導管二尖瓣修補手術成功

奇美醫學中心心臟血管內科主治醫師施志遠。(曹婷婷攝)

84歲阿嬤同時罹患冠狀動脈疾病、主動脈瓣膜狹窄及重度二尖瓣逆流,至奇美醫學中心急診時已瀕臨呼吸衰竭,奇美醫學中心團隊術前評估,傳統開刀死亡風險達39%,經心臟血管內科主治醫師施志遠評估,決定以經導管爲阿嬤進行微創手術,術後5天就出院,闖過鬼門關,也是臺南首例經導管二尖瓣修補成功案例。

施志遠表示,這位阿嬤過去有高血壓、淋巴瘤及主動脈瓣膜狹窄,持續於其他醫療院所藥物治療,到奇美急診時狀況已不佳,住進加護病房做心臟超音波發現除嚴重主動脈瓣膜狹窄,另有嚴重二尖瓣膜逆流。

他提到,主動脈瓣狹窄早期少有症狀,隨嚴重度上升開始胸悶、喘、昏厥甚至猝死,長期造成心肌缺血或心臟衰竭,一旦有心臟衰竭症狀,從有症狀到死亡的平均時間是2年。1年死亡率是25%、2年死亡率是50%,超過一半是猝死。

施志遠表示,年長者常因主動脈瓣鈣化而有主動脈狹窄情況,傳統治療多以外科開胸做主動脈瓣膜置換手術,以二尖瓣膜逆流來說,壞損瓣膜無法透過藥物治療,通常利用手術修補或置換治療。

由於兩者均屬開胸的心臟手術,對許多年長者或有多重慢性疾病的患者來說,手術風險高,因此,近年來瓣膜治療領域有嶄新治療方式,像是經導管主動脈瓣膜置換術(TAVI)及經導管二尖瓣修補手術(MitraClip),可降低手術風險,傷口小,減輕患者身體負擔且恢復快。

奇美醫學中心表示,院方去年2月引進TAVI手術,迄今約32例,而MitraClip手術目前以臺北榮總髮展較成熟,不過,MitraClip並非每位患者都適用,需評估瓣膜缺損情況決定,而該例爲臺南第一例進行MitraClip手術,患者不僅術後隔天就可下牀行走,5天后也順利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