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年前中國夫婦收養一外國棄嬰,長大後紮根新疆,成頂級地質學家

黑眼睛,黑頭髮,黃皮膚彷彿成了認證中國人的防僞標籤,如果不長成這樣就不是中國人,但是長有白皮膚、藍眼睛的李憶祖偏要說自己是地道的中國人,說他是“老外”他還會生氣。

1938年,天津教會醫院出生了一個深目高鼻的男嬰,他狠心的父母爲了躲避中國戰亂儘快回國,把他拋棄在醫院就走了,全然不顧小傢伙生命安全,如果沒有人收養他,他遲早會餓死或者被人賣掉,還好老天在保佑他,讓天津外商公司經理李端甫夫婦收養了。

雖然李端甫和妻子趙秀珍跟男嬰的緣分只有一天,但他們對男嬰非常好,當時的牛奶還是個值錢貨,他們還是花錢買了牛奶,將男嬰帶到火車上從天津餵養到北京。男嬰到了北京,李端甫夫婦給他取了一箇中文名“李憶祖”,儘管男嬰的父母狠心,但他們還是希望他能記得自己的祖先,所以給他取了這個名字。

李憶祖的長相實在太特殊,很容易招來日本人的注意,那時日本人在街上尋街,趙秀珍怕李憶祖被日本人發現,就把他藏到山東父母家,外公外婆也心地善良,冒着危險把他保護起來,直到1945年日本人戰敗投降,他纔回到北京。

李憶祖在北京一個貴族學校讀書,學會了一口地道的京片子,一張口就是兒化音,他自己認爲他跟別的同學沒兩樣,可別的同學就是看他不順眼。跟李憶祖上學的同學很特殊,他們是清朝皇室貴族後代,看到李憶祖的長相就想到了八國聯軍那些歷史,對外國面孔很敏感,把仇恨轉嫁到李憶祖身上,不願李憶祖說自己是中國人,告訴他是“小老外”。

李憶祖從來沒在外國生活過,打心裡不認爲自己是外國人,每當聽到同學叫他“小老外”,他就急得皺眉頭,大聲喊“我纔不是老外,我是中國人!”後來這樣的困擾伴隨了李憶祖一生,總有人看到他深邃的模樣喊他老外,他只能一遍遍解釋自己是中國人。

李憶祖不僅能說中國話,還能看懂中國的武俠小說,從武俠小說中知道了很多地名和地方風土民俗,他就對地理產生了濃厚興趣,1957年考大學就考進了北京地質學院。1961年,李憶祖憑藉優異的成績畢業,要被分配到大家都想去的北京,但他主動放棄了這來之不易的機會,響應畢業生到艱苦地區的號召,主動去到新疆工作。

李憶祖主動去到別人不想去的地方工作,有人卻在背後懷疑他的良苦用心,李憶祖只好兩次向組織打申請,堅持要去新疆,其他人看他如此堅持,疑心就慢慢降下來了。

1961年,出發去新疆的那一天,趙秀珍含淚給李憶祖包了他愛吃的餃子,李憶祖吃完就收起行囊告別趙秀珍去到新疆,趙秀珍雖然不捨得李憶祖遠行,但她看到李憶祖願意報效祖國又希望他去,自從李憶祖走後她就思念成疾大病一場,盼望着李憶祖能早點回北京工作,沒想到李憶祖一去新疆就是54年。

李憶祖在新疆煤管局156煤田地質隊工作,負責調查煤礦礦點,60年代條件不好,他們沒有汽車,就騎着馬到處考察,在工作的同時還領略了一番新疆的自然風景,李憶祖小時候在武俠小說中看到的景點似乎都成真了。

新疆不僅有優美如畫的風景,還有隱藏的危險,李憶祖有次去野外做個十多天的考察,走在沙漠裡迷失了方向,連指南針都失效了,他在沙漠中走了三天三夜,還好他及時找到了正確的路線走了回來,不然他可能就埋在黃沙裡了。

1998年,李憶祖到了退休的年紀可以回到北京,但他看新疆青少年的教育水平落後,放棄回北京的機會繼續留在新疆,並且自己買了電腦、投影儀等教學工具去到基層義務講學,之後的十幾年來,他去過新疆56個縣市,給37萬人講過課,一個新疆的老大爺被他無私奉獻的精神感動,含着熱淚對他說了一句:“你這是在積德!”李憶祖聽到這句話眼睛也跟着溼潤起來,有了老大爺這句話一切辛苦都值得了。

仔細看李憶祖的面孔,他除了五官像外國人,神態早已跟普通的中國人一樣,如果不是從心裡覺得自己是中國人,他不會那麼像中國人,不管李憶祖長什麼樣留着哪國的血,他爲中國付出了一生,他就是我們的同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