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歲拜登任期倒數!4年政績一次看 大力援以助烏、撤軍阿富汗惹議
▲ 拜登4年總統任期邁入尾聲。(圖/路透)
記者陳宛貞/綜合報導
美國大選將近,高齡81歲的總統拜登任期也進入倒數。回顧拜登政治生涯,他入主白宮前曾擔任德拉瓦州參議員近40年,接着擔任前總統歐巴馬副手8年,2021年1月就任總統以來推動多項重要政策,以下請見《天空新聞》整理拜登4年來的成就。
▲ 拜登2021年就職,和妻子吉兒一同揮手致意,當時還因疫情戴着口罩。(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醫療保險
拜登剛上任就簽署2項行政命令,恢復俗稱「歐記健保」的《平價醫療法案》(ACA),並稱其爲「彌補川普造成的傷害」,因川普任期內曾多此企圖廢除該法,但以失敗告終。
儘管醫療保險指數去年下半年降至7.2%的歷史新低,但在今年年初已覆蓋逾2000萬人,且剛加入的民衆集中在西維吉尼亞州、路易斯安那、德州及佛州等傳統上支持共和黨的州。
●推動美國半導體生產
▲ 拜登2022年簽署晶片法案。(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2022晶片法案》(CHIPS Act 2022)撥款520億美元,用於提升美國半導體產量,而這些半導體廣泛應用於各種設備和電腦系統。
臺灣作爲全球主要半導體供應國,隨着兩岸關係日益緊張,這項法案旨在確保美國在供應鏈中具備自給自足能力,保障國家安全。
●降低失業率
拜登前3年任期內,失業率維持在4%以下,創下50年來最低,近期物價上漲卻讓他在勞動市場的成就功虧一簣。
●降低通貨膨脹
新冠疫情和俄烏戰爭造成通膨上升後誕生《2022降低通膨法案》,投入4850億美元用於降低昂貴藥品價格、投資清潔能源稅收抵免。但拜登也因此受到批評,因爲他曾口誤稱上任時通膨率爲9%,實際上當時數字是1.4%。
●基礎設施與網路建設
《兩黨基礎設施法案》(BIL)投資1.2兆美元,用於改善橋樑、鐵路和供水管線。據白宮數據,逾1600萬個家庭因該法受惠,以低價或免費使用高速網路服務。
●新冠補助
▲ 拜登政府編列1.9兆應對疫情,包括撥款給地方政府紓困。(圖/路透)
拜登主導《2021美國救援計劃法》(American Rescue Plan),在疫情期間投入1.9兆美元援助家庭與企業。但許多人認爲,如此大規模的公共支出導致日後通膨飆升。
●槍枝管制
拜登政府將其槍枝改革進展描述爲「近30年來最重要的預防槍枝暴力立法」,儘管長期受到槍枝遊說團體反對,仍通過《兩黨安全社區法案》,加強對18至21歲年輕族羣的背景審查。
該法也對各州《紅旗法》(red-flag laws)挹注更多資金,允許州或聯邦法院強制收繳高風險持槍者的槍枝,同時防堵所謂的「男友漏洞」,使有家暴前科者更難取得槍枝。
●赦免大麻輕罪犯
拜登簽署行政命令,赦免數千名依聯邦法律被判持有大麻的罪犯。然而,儘管拜登承諾降低大麻的毒品分級,政府至今未將其從「第一級管制藥物」中降級,維持與海洛因等毒品同級,甚至高於芬太尼。
拜登上任以來,包括紐約州、德拉瓦州等州已將大麻合法化,但這是州長管轄範圍,總統對此並不負責。
●緩解墮胎權限制
▲ 憲法保障50年的墮胎權被推翻,草案外泄後引發抗議 。(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最高法院2022年推翻「羅訴韋德案」(Roe v. Wade),美國14個州幾乎立即取消墮胎權。儘管墮胎權限仍由各州自行決定,但拜登幫助拓寬透過郵寄獲取墮胎藥物的管道,並確保退伍軍人可接受墮胎諮詢服務。他還頒佈了一項規定,保障跨州墮胎的女性及提供服務者的隱私,防止他們被起訴。
儘管現任副總統、民主黨總總候選人賀錦麗可能大力宣傳生殖權利,但拜登因其天主教背景在此問題上不夠強勁,因而受到批評。
●軍援烏克蘭、以色列
▲ 拜登在白宮會晤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2022年2月俄羅斯侵烏以來,美國已向烏克蘭提供逾700億美元援助,遠高於第二大援烏國德國(140億美元)。許多共和黨人並不支持延續如此大規模軍援,外界擔憂若川普回鍋減少援助,歐洲安全將面臨重大威脅。
此外,以色列與哈瑪斯間的戰火導致大量平民傷亡之際,美國與以色列的緊密關係也引發質疑。
●首位非裔女性大法官
▲ 傑克森成爲史上首位擔任聯邦最高法院大法官的非裔女性。(圖/路透)
川普任內任命的3名大法官使最高法院嚴重右傾,前總統柯林頓提名的佈雷耶(Stephen Breyer)2022年退休後,拜登果斷選擇傑克森(Ketanji Brown Jackson)接任,使她成爲首位獲得終身大法官職位的黑人女性。
●移民問題加劇
拜登政府因未能有效控管非法移民受到嚴厲批評,2023年抵達美國南部邊境的人數創新高,累積的庇護案件顯示拜登上任以來已有逾240萬移民入境。
●美軍撤出阿富汗
▲ 難民用肉身阻擋美軍機起飛。(圖/翻攝自推特)
▲ 父母不知是否能逃出,只能將孩子交給美軍。(圖/路透)
拜登2021年9月決定從阿富汗撤出最後一批美軍,導致13名士兵及逾百名阿富汗人死亡。撤軍行動倉促無序,而當地人民試圖在塔利班重掌政權以前逃離家園,使得喀布爾機場上演無數心痛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