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分太低了!要論中式美學yyds,它纔是初代頂流
中國,是當今紡織產業鏈最完整、門類最齊全的國家。
也是全球規模最大的紡織品服裝生產國、消費國和出口國。
旗袍,是世界衆所周知的中國符號;漢服,又將中國文化推向了世界的舞臺。
我們的生活與“衣”息息相關,但卻對其知之甚少。
而紀錄片《布衣中國》,就是從材質、顏色、設計、款式、製作五個方面,講述了中國紡織業的前世今生,梳理中國近代服裝演變歷史。
讓我們從一針一線,一棉一布中,感悟中國服裝文化的魅力。
01
輕與重
棉花是天然的服裝原料。
約至南北朝時期,傳入我國新疆。
新疆棉花的品質很高,所以廣受人們喜愛。
每年九月,大片的棉花便會開滿天山南北,約有50多萬採棉工也會在此時涌入新疆。
她們普遍寄宿在農民家裡,離棉田還有一段距離,所以她們每天早上六點就要出門。
採棉價格是一公斤兩元。
22歲的採棉工宋衝計劃每天賺120塊錢,也就是採摘60公斤。
一朵棉絮約4.5克,一公斤棉花大概需採約200次。
60公斤就要重複低頭彎腰伸手這一串動作12000次。
和宋衝一起來的,還有18歲的女孩左靜。
父親去世的很早,所以她哥哥很早就輟學打工,供左靜和弟弟一起讀書。
她的手法不如宋衝熟練,但她一天也可以採摘40公斤左右。
新疆地區,早晚溫差很大。
中午烈日當空,大約有40°。
爲防止陽光灼傷,採棉工人們需要裹上嚴實的衣物。
午飯也只能在地頭簡單解決。
那也是他們從早到晚,唯一能坐下閒聊的時刻。
飯後,要持續工作到晚上7點。
這樣的日子,要持續兩個月。
每一顆輕飄飄的棉花背後,承載的,都是人們沉甸甸的希望。
兩個月後,宋衝賺到了9000多元。她要帶着這些錢回家,給自己的孩子。
左靜雖然賺的不如她多,但已經足夠供自己繼續讀書。
棉花所承載的,除了希望,還有歷史和文化。
黎族是我國曆史悠久的少數民族之一。
早在3000多年前的商周之際,黎族先民已居住在我國的海南島。
長輩給小輩織黎錦筒裙,是海南黎族人約定俗成的儀式。
筒裙底色一般爲黑、藍黑兩種,配以各種綵線織成花、鳥、蟲、獸、人物花紋或幾何圖案。
不同圖案,代表了長輩們對小輩不同的祝願。
海南黎族的黎錦,有大約三千年的歷史。
製作黎錦,所使用的棉花,是海島棉。
它纖維細軟、具有韌性,是一種長絨棉。
用海島棉製作黎錦,需要先去除掉棉絮中的棉籽。
然後將棉花製成棉條,拉絲捻成紗線。
用蘇木心材作紅色染料,輔以薑黃完成染色。
之後,就到了製作黎錦最關鍵的步驟 :編織。
海島棉作緯線,苧麻纖維作經線,然後按祖輩傳下的規則交織成布。
黎族,沒有本民族的文字,所以黎族人都是以口傳身授的方式繼承技藝。
一件黎錦筒裙,婆婆用心傳授,兒媳認真學習,小孫女雀躍穿上。
三代人,傳承的是愛意,更是歷史和文化。
02
過去與未來
每一種曾經風行的衣服款式,都能夠從某一方面,代表一個時代。
36年前,法國時裝大師皮爾·卡丹決心將時尚的風潮,帶到中國。
很快,他在北京民族文化宮舉辦了第一場時裝表演。
臺下,有一位特殊的觀衆:外貿部宣傳員程天寶。
這場時裝表演,讓他意識到一股新的社會潮流即將到來。
一年後,程天寶創辦了中國第一本時尚雜誌:《時裝》。
外媒評論說,《時裝》雜誌的出現,預示着人們開始注重服裝質量了。
20年代的民國時期,旗袍盛行。
不久後,“西式”的剪裁方法傳入國內,旗袍更加簡潔,色調更加淡雅。
現代款式的改良旗袍,隨之出現。
旗袍,也慢慢地成爲了世界公認的中國符號。
從這時開始,時尚的風潮一次又一次的掀起。
旗袍、中山裝、牛仔褲、喇叭褲,不同款式、不同材料的服裝,輪番出現在這個舞臺上。
隨着傳統文化的復興,漢服,開始被越來越多的人提起。
漢服,全稱爲“漢民族傳統服飾”,是從黃帝時期到明末清初漢民族區別於其他民族的傳統服飾。
芙蓉和丈夫袁志林都很喜歡漢服。
在袁志林看來,漢服柔美自然,有着泰然自若的東方氣度。
如今,社會變得更加寬容和多樣化。
原本只在電視劇中存在的漢服,也慢慢出現在了生活中。
這時,人們才知道,原來漢服並非只有寬衣廣袖這一種:
漢服自古就有禮服和常服之分,不同的場合都有不同的款式可以選擇,完全可以滿足當代中國人的日常生活。
上班穿短褐,方便幹活;聚會和購物時穿長袍;參加別人的婚禮,以及主持禮儀時,就可穿禮服。
時代的發展,也讓顏色有了不同的意義。
中國古法色譜尊卑分明;黃色爲皇族所偏好,青藍最低級,販夫走卒多用。
但開放的眼光,改變了服裝顏色的地位和偏見,讓藍色有了新的時尚感,實現了顏色屆的逆襲。
可惜的是,匆匆向前滾動的時代車輪,也讓一些傳統文化的繼承出現了危機。
比如藍染。
藍染作爲布依族傳承千年的染布技藝,是整個布依族的象徵,更是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
但是,這一項手藝,從製版、印花到染色全部流程手工操作,耗時耗力。
單單染色的工序就要反覆上十次。
在追求效率的年代,越來越少的人願意花時間去做這件事。
很多染坊即將被拆,這一門手藝,也在逐漸被遺忘。
萬幸,還有一些手藝匠人,將這些技藝傳承了下來。
03
傳承與發展
有些被城市遺忘的文化,在鄉村被流傳了下來。
百家衣就是其中之一。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只有穿不起、買不起衣服的孩子纔會穿百家衣。
可實際上,製作百家衣,是集腋成裘的儀式,也是告之他人自家喜事的禮儀。
在很多地方,人們相信百家衣代表着健康長壽,每一塊布,都是一次祝福。
所以家人們會替孩子找來很多小塊的碎步,拼成百家衣。
製作百家衣,也有一定的規矩。
和很多現代服飾不同的是,代做百家衣的人,並不會直接把整件衣服做完,而是會在底襟處留個口子,或留下幾枚釦子。待孩子滿月後,由孩子的母親把它縫上。
這寓意着孩子的魂靈已留在了母親的身邊,再也不必爲孩子的安全操心。
各種碎布,也不是隨意拼接而成。
首先,要根據圖案、形狀、大小、色彩等進行挑選。
之後,還把選好的碎布先清洗曬乾,按照紙板剪成小塊,再挑出合適的進行熨燙、用膠水進行粘貼。
晾乾後,再用針線將之前粘在一起的小塊碎布,拼接縫合在一起。
最後,還要用針線把所有布腳好好縫合,讓孩子穿在身上舒服且軟和。
懂得做百家衣的人,如今已經越來越少了。
越來越少的人,記得這樣舊有的習俗。
越來越少的人,會親手縫製衣服。
但還有一些人,將縫製衣服的手藝流傳了下來。
他們所繼承的,也不僅僅是技藝。
褚宏生是上海有名的師傅。
曾有老先生從臺灣,飛到上海找他,請他幫忙修復一件旗袍。
這位老先生,和自己新婚8天的妻子王秀華,在1949年因故分隔兩地。
這一分隔,就是30年。
這些年,老先生隨身攜帶妻子的照片,而妻子只能一次又一次的看着自己的新婚嫁衣,懷念過去。
30年間,沒有通訊,生死不知。直到1978年,他們纔再次相遇。
老先生找到上海最好的裁縫先生褚宏生爲妻子縫製旗袍。
量體、裁布、縫製、試穿。
一件旗袍,承載了30年的不捨和懷念。
所以,手工製衣的魅力是什麼呢?
是“慈母手中線”的惦念,是百家衣裡的祝福,也是旗袍、西裝等等所蘊含的匠人精神和人們寄託於之上的思念和期盼。
針線雖小,卻能越過萬水千山。
布匹雖薄,卻能裝得下過去、現在與未來。
它們承載着人們的希望,帶我們看遍人生百態,總覽時代變遷。
讓我們明白: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
正如《布衣中國》結尾所說:
“華夏江湖,春風雨露。雜糧五穀,布衣華服。
且看我春蠶破繭歌,且看我霓裳雲羽舞。
一根絲,一塊布,一個篳路藍縷的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