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歲中國音樂巨匠,一句話把竇文濤聊哭:這期圓桌派封神了…

- 文藝作品的優秀標準到底是什麼呢?

- 就是我的標準,不需要你承認

- 中國那麼多人喜歡阪本龍一,他到底做什麼了?

他的作品其實很少,範圍也很窄

這是來自最近很火的一期《圓桌派》裡的嘉賓,中國近現代音樂家陳其鋼說的兩句話。

單拆來看覺得絕對和武斷,而放在整一期節目裡,完整和真誠的表達去打動了很多人。

很多人還沒聽過陳其鋼這個名字,但一定知道他的歌和作品,北京奧運會的音樂總監,《我和你》的詞曲作者,還有更新一些的,張藝謀電影《山楂樹之戀》《歸來》的配樂,

身患肺癌,因病已隱居多時,來錄這期《圓桌派》,陳其鋼是做好了“回去要生病十幾天的準備”;

整場訪談下來,他的身體顫抖,以至於竇文濤擔心到時而問他要不要中場停下來,但看似虛弱的軀體,表達又豐沛飽滿。

被問到爲什麼拖着病體也要來赴約,陳其鋼說,“因爲竇文濤”,短短五個字讓竇文濤要掉淚。

兩小時 20 分鐘,過得很快,陳其鋼和《圓桌派》主持人聊音樂,文學,藝文理論,他經歷傳奇,但打動人的是對藝術的至真追尋,當然還有那些不用小心翼翼,不刻意討好求全的言論。

1.

“和梅西安見面完出來

已是滿天星斗”

《我和你》讓陳其鋼聞名,當然這位旅法音樂家,也絕不止這首用兩個多小時寫出來的旋律。

1951 年陳其鋼出生於上海,父親陳叔亮是著名書畫家,母親肖遠是音樂家,幼年很小的時候,陳其鋼就跟着父親參觀博物館和古玩店,在家中學京戲、崑曲,與姐姐四手聯彈鋼琴。

年輕的時候在中央音樂學院附中學習,80 年代去法國深造,那時候陳其鋼心嚮往之法國最好的音樂家梅西安,卻沒有想過有一天能夠在他師下學藝。

陳其鋼形容自己是運氣很好:

1984 年,他去波爾多留學學習語言,有一天和同學在街上找吃的,偶然認識了一位法國海員。兩人成爲了忘年交後,這位老人讓陳其鋼有了跟梅西安接觸的機會。

陳其鋼輾轉着寫了一封信,寄到梅西安手上,等了四周終於等到了迴音,他被邀請到梅西安家中一敘。

當然運氣的背後是懇切的努力。

在見梅西安之前,陳其鋼找了一位法文系的同學,反覆模擬和梅西安的對話,哪怕真實相見的時候,其實意外不斷。

陳其鋼回憶第一次和梅西安見面後出來的情景,去地鐵的路上有一段大下坡,他身輕如燕地飛奔了下去。

那時已是滿天星斗。

2.

藝術的標準

就是我自己的標準

陳其鋼音樂的最大特徵,是在現代技法中,融入中國音樂的元素。

在普遍的審美視野裡,中國人重煽情,而西方人重剋制和邏輯,覺得抒情是“低級趣味”。

而在法國求學的陳其鋼,卻始終和歐美樂壇的這種見地保持着距離,沒有完全迎合,而是創造性地把帶有旋律感的中國傳統音樂元素,融入現代演奏技法裡。

“若沒有情,一切也就失去意義了。”

後來陳其鋼寫了首很有名的作品叫《逝去的時光》,法國現代的技巧和配器只是表象,真正動人的是琴曲《梅花三弄》的旋律。

曖昧,追憶,不可聞,又盡在心。

從一開始的不被認可,到後來法媒講他是“中國當代音樂之王”。 做出自己的東西來,總會被自己看見。

陳其鋼很看重人和作品的合一,整期對談裡印象最深刻的一段,竇文濤問他,藝術的標準是什麼?怎麼樣纔算優秀的作品?

陳其鋼講:“我的標準,就是我的標準 —— 不需要你承認,只有有這種膽量的人,才能最終獲得他自己應有的生命力。如果是你的標準來做我的事兒,那我沒有靈魂的”。

如今上談話節目,常以妥切圓融爲至上原則,而陳其鋼不斷的“推翻”,不斷地“得罪”。

對於陳其鋼而言,作品和人要合一,做音樂是要把生命放進去的事情。

他坦誠自己:“我有做得差的作品,差一點真誠、技術、能量,這些都感知得到。”

也坦誠那些對衆人所愛的見地:

談到教授阪本龍一:“阪本龍一到底做了什麼?中國人那麼喜歡”,

談到理查德 · 克萊德曼:“太俗了,一聽就聽出目的來。”

並非要全然贊同理論,卻能看見照見他真心,也深刻有感,這是一檔談話類節目該有的傾吐狀態。

印象很深的還有陳其鋼談到中國風,他說一昧強調中國民族的元素和中國風格,那麼一定是一個三流作曲家。

魯豫接得也好,是否意思是,藝術性應該在家國性前面?

“對於一個藝術家而言,家國性不重要,什麼地方你可以找到靈魂的獨立自由,這個地方就是你的家。”

“中國戲曲,中國特色...其實最重要的是中國性格。”

許子東延展得也好,是否有一種文藝作品,可以不講中國故事,但是呈現的是中國之美?

又是好的發問。

陳其鋼緩緩地講,身體孱弱,但講的堅定有力量,許子東,魯豫,竇文濤三個人真心的放鬆的接,被觀點震住時便自然沉默,觀感流暢正好。

3.

“因爲竇文濤”

讓所有人印象最深刻的還是最後這一幕。

估計竇文濤也沒想到,自己會被陳其鋼最後幾句給說哭,問陳其鋼爲什麼要冒着巨大風險拖着病體前來,陳其鋼簡短答:

“因爲竇文濤”。

談了一整期的文學,音樂,藝術理論,知識交匯時的光芒很耀眼,但還是此刻真誠最動人。

陳其鋼講,一個人可以有思想,但實踐思想更重要,否則只是想法而已。

因爲喜歡節目,認可竇文濤,忍着病痛前來錄製當然是知行合一; 而 看過陳其鋼的經歷,更明白他這句話的含義。

雖然事業走得平且順,但痛苦和悲劇常相隨。

12 年前,陳其鋼的兒子陳雨黎在一次車禍中去世,他曾經歷過那樣萬念俱灰的瞬間。

這幾年,他又被查出肺癌,然後躲到了山中,潛心休養,他說這場病痛,讓一切生命體驗都不一樣了。

那句“因爲竇文濤”,不只是此刻的情緒,也讓人想起了五年之前在《鏘鏘三人行》上身體比這康健得多的陳其鋼,當然也想起了時刻如此倔強和摯誠的他。

眼看着竇文濤真的要哭了,魯豫馬上又笑說,要剋制,不要煽情。

心有洪波,然蘊於靜水深流間,真好。

全場訪談觀看:

https://www.youku.tv/v/v_show/id_XNjQxOTY1Mzg5Mg==.html?s=becc429561f944dbaf5b&spm=a2hjt.13141534.1_2.d_zj2_8&scm=20140719.apircmd.242627.video_XNjQxOTY1Mzg5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