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旬獨居男吞嚥困難不敢就醫 確診已是3期食道癌

國健署97年推動癌症醫院品質認證至今,全臺共有67家醫院通過癌症診療品質認證。本報資料照片

癌症蟬聯41年國人十大死因之首,衛福部國健署自97年起開辦「癌症診療品質認證」,全臺67醫療院所通過認證,提供跨科別、團隊的醫療服務。有一名60歲的獨居癌友黃先生,罹患第三期食道癌,擔心無力負擔費用,但在醫院個管師主動介入引導資源,目前穩定治療中,不用擔心費用。

衛福部111年統計,癌症死亡人數有5萬1927人,佔總死亡人數24.9%,與高齡化社會、國人生活習慣改變息息相關。國健署癌症防治組長林莉茹表示,「癌症診療品質認證」開辦以來全臺共67家醫院通過認證,服務8成5以上的癌友,臺灣全癌別病患5年存活率也從95年至99年間的51.1%,提升爲106年至110年間的62.1%,增幅21.53%,顯示10年間癌症照護品質已有提升。

獨居的黃先生今年60歲,確診食道癌第3期,但憂心治療費用龐大無法負擔,且無人照顧,因此「拒絕治療」。林莉茹說,當時醫院個管師小鋒主動發現,啓動跨團隊、跨科別的協助,才知道原來黃先生當初就是因爲擔心看病請假影響現在的工作,即使出現吞嚥困難也不敢就醫,直到完全吞不下東西,不得已纔到醫院就診,延誤了最佳治療時機。

林莉茹表示,但在個管師小鋒以及癌症照護團隊的協助下,幫助黃先生申請補助費用、保留現有的工作等,才願意接受完整的治療;目前病情獲得控制,並已重返工作崗位,癌症等重大傷病在健保的領域也免除部分負擔,讓黃先生安心接受治療,不須擔心醫療費用龐大的問題。

過去癌症病人到醫院之後,大多是由1位醫師決定病人的所有治療方式,但每位醫師治療標準往往不一樣,常使癌友或其他醫護人員無所適從。國健署長吳昭軍表示,醫院要獲得癌症診療品質認證,必須建立有醫學實證的診斷與治療的標準作業流程,包括化學治療、放射線治療及手術等,都必須依照既定標準執行,並制定癌友專屬的治療計劃書。

此外,透過整合癌症相關科別,成立多專科醫師團隊及整合式照護門診,除了腫瘤個案管理師外,更集合腫瘤內、外科、放射腫瘤科、病理科、影像診斷科等相關科別組成跨科別的專業團隊,也包含營養師、心理師等,透過定期開會,充分討論與確認每位病人的檢查結果,使治療策略更完整。

林莉茹說,黃先生的個案就是「癌症診療品質認證」醫院照護成功的最佳案例,依照病患需求引導需要的協助,當中更包括心理資源、照護資源、補助申請等等。醫療團隊也能夠主動關心病人,提供全方位的照護,在最短的時間內,整合多專科團隊,找出最合適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