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歲兒子被朋友孤立,刷新了我對小孩之間友誼的認知
文 | 吉米媽
來源丨微信公衆號“三個媽媽六個娃”
ID:pkumum
前段時間,吉米遇到點小煩惱。
煩惱來自於他的好朋友DD。
之前,兩個人的關係很要好。
幾乎每天放學後都會在一起瘋玩。
有時候還會到各自的家裡玩。
但是情況發生了一點變化。
變化的主要原因是DD的表哥來了。
表哥的出現,打破了兩個孩子之間原本穩固的關係。
剛開始,三個孩子還能一起玩。
但是,沒玩兩天,就開始出現了分歧。
吳姐回來和我講,DD表哥總是拉着DD不讓他和吉米玩。
常常在DD耳邊說:“你要是和吉米玩,我就不和你好了。”
甚至有一天放學,表哥拉着DD直接就跑了。
吉米在後面邊追邊喊“DD,DD……”,追了半天,也沒追上。
吳姐和我說這件事兒的時候,滿臉地不高興。
一邊說一邊嘮叨:“吉米和DD倆人本來挺好的,是不是他表哥不喜歡吉米,說啥了呀!”
我擔心吉米的小心靈受傷,就想安慰安慰他。
我說,吉米,DD和他表哥,畢竟是有血緣關係的人,所以他們兩個更要好也很正常。
而且,人不一定只有一個朋友,人的一生會有很多朋友。
DD不和你玩,你還可以找別的小朋友玩啊。
吉米說:“嗯,媽媽,我知道了,DD現在不想和我做朋友,我也可以有別的朋友。
等他想和我做朋友的時候,我們就還可以是朋友。
我沒所謂的,他現在不想和我做朋友,那是他的事兒,但我依然把他當好朋友。
我有好事還是會想着他,如果他不理我,那我就回家。”
不得不說,吉米這精神狀態,真是領先我二十年。
我突然覺得我前面說的一堆話,可能有點多餘了。
當我和好友聊起這件事兒的時候,她說,吉米內心真強大。
和吉米比起來,她兒子可能就有點脆弱。
前段時間,她兒子也遇到了朋友之間的一些問題,孩子爲了這件事兒回家嗷嗷哭。
但她卻不太知道怎麼做才能幫助孩子。
當孩子遇到朋友之間的問題
該怎麼幫助TA
朋友家的這個兒子小安今年11歲,上五年級。
小安有兩個好哥們,他們經常在週末晚上8點多約着一塊打打遊戲。
但是,前段時間,不知道怎麼回事兒。
連續兩個週末,那兩個好哥們都說有事兒,打不了。
具體什麼事兒,也沒說特別清楚。
但課間的時候,小安聽見那兩個人嘰嘰咕咕還是在聊遊戲。
好像是換了一個時間點去打,沒帶他玩兒。
這讓小安感覺特別受傷,因爲其中一個朋友是他從小玩到大的朋友,關係特別鐵。
朋友這種斷崖式“背叛”讓小安又氣又急。
他不明白自己爲什麼突然就被排擠、被孤立了。
回家以後,小安和父母說起這件事,一邊說一邊掉眼淚。
朋友一時也不知道該怎麼辦?就和她老公一起商量。
她老公也是那種有點回避衝突的人,他和孩子說,爸爸原來也被人排擠過,沒事兒,別太當回事兒。
別人和不和你好,喜不喜歡你,那是別人的事兒,你只要自己強大,就不愁以後沒朋友。
這話好像沒說到兒子心裡去。
那兩天她兒子還是鬱鬱寡歡的。
“你也幫我出出主意,到底怎麼做,才能幫到我兒子?”朋友說。
我說,要是我的話,我會讓孩子主動去找朋友聊聊。
與其自己在這瞎琢磨、生悶氣,還不如直接找朋友問問。
如果孩子還是很在意這段關係,還想和這兩個人繼續做朋友,那就更應該坦誠溝通。
朋友說,我回去勸勸兒子試試。
和朋友說完之後,我就又被各種工作、瑣事纏身。
沒再顧上和她多聊。
沒想到,過了幾天之後,朋友又在微信上和我說,她兒子的事兒有後續了。
我:現在怎麼着了?
朋友:幾個人誤會解除,和好如初了。
我:到底怎麼回事兒啊?
朋友說,她那天回去就勸兒子找好哥們聊聊。
兒子雖然有點不情願,但還是照做了。
聊了以後才知道,兩個哥們根本沒有背叛他。
而是其中一個孩子的課外班,臨時從6點多改到了8點多。
所以就沒辦法一起打遊戲了。
現在,這孩子的課外班時間又調回來了,三個人又可以一塊玩了。
害~,原來是這麼回事兒。
朋友說,可不嘛,其實她兒子和她老公有點像,都有點回避型人格。
遇到矛盾衝突總不願直面,這事兒要是之前就直接問,就不至於自己鬱悶好幾天了。
我和朋友說,結局是Happy Ending就很好,孩子總得經歷一些事兒才能成長。
其實,這些年,我聽身邊的很多朋友、親戚講起過孩子們之間友誼的故事。
各種各樣的版本都有,有的單純美好,但也有的充滿各種矛盾衝突,甚至會涉及到排擠、欺負、孤立。
尤其是女孩子之間的關係,就更加幽微、複雜。
之前,我就聽過,有一個女孩子被班級的小團體刻意孤立的事兒。
每當孩子遇到這種事情的時候,家長們有時候也不知道怎麼辦?
因爲這中間的分寸實在不太好把握。
有時擔心自己做過了頭。
孩子之間本來沒多大點事兒,自己一摻和反倒弄巧成拙了。
有時又擔心自己沒給孩子撐腰。
會讓孩子受委屈。
怎麼把握好這中間的火候,還真挺考驗父母的。
當孩子遇到“友誼困境”
是該讓他直面還是勸他遠離?
很多年前,在上心理學課程的時候。
我學過阿德勒的一個理論,叫作“課題分離”。
說得簡單直白一點就是,我們所有人際關係的問題都是因爲沒做好“課題分離”。
要麼是你干涉了他人的課題,要麼是你的課題被他人干涉了。
怎麼理解這句話呢?
舉個簡單的例子。
比如,如果別人說你穿的衣服不好看,或者對你有一些片面的評價。
其實,你可以不必太放在心上。
因爲,別人怎麼看你那是TA的事兒,也就是他的課題。
不是你的課題。
而你怎麼看待你自己,你是否喜歡並尊重自己,並不受他人影響。
那是你自己的課題。
具體到孩子之間的矛盾衝突,可能也有人更願意用“課題分離”來解決。
就像我朋友老公說的。
別人喜不喜歡你,想不想和你做朋友,那是別人的事兒,你只要自己強大,不愁沒朋友。
某種程度上來說,聽起來還挺有道理的。
但是,任何理論都不能適用所有情況。
尤其是孩子和別人鬧矛盾、起衝突這件事。
還是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1、如果是不那麼在意的朋友,
可以選擇“遠離”
如果是孩子不那麼在意的朋友。
當TA在背後搞一些貓膩,或者對孩子有一些不友好的舉動或評價的時候。
可以考慮用用“他人課題”。
讓孩子不必在意他們的評價,甚至可以選擇遠離。
你喜不喜歡我,是你的事兒,和我沒關係。
這招兒可以幫孩子屏蔽掉很多沒必要的人和事兒。
也可以減少精神內耗。
2、如果是很在意的朋友,
還是建議去“直面”衝突
如果是孩子比較在意的朋友。
你會發現,“他人課題”這招兒就不怎麼管用。
就像上面說到的,朋友家的孩子。
只是輕描淡寫地讓他遠離,還是沒有解決他的問題。
這個情形,其實如果是我的話。
我會建議孩子去“直面”問題。
和朋友當面鑼對面鼓地把事情問清楚、弄明白。
也許最後發現只是一個誤會。
也許大家因爲一些事情產生了隔閡,互相解釋一下,就過去了,還能開開心心做朋友。
也許是最差的結局,因爲一些事兒,對方就是不想和你做朋友了。
那也至少能讓孩子知道爲什麼,不留遺憾。
總之,小孩子之間的事兒。
說簡單也簡單,說複雜也複雜。
不同的問題有不同的解法。
同一個問題,也可以有100種解法。
解決問題之前,最重要的還是要問問孩子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無論外界的關係多麼複雜。
對孩子來說,最重要的關係,還是和父母的關係。
及時瞭解孩子的每天都遇到了哪些事兒,還是很重要的。
曾經有一段時間,我一直保持着和兩個孩子“睡前聊天”的習慣。
也沒什麼固定主題,就是很隨性的一些聊天。
比如,我會和吉米聊:“老師說你都會算99+99了,你是怎麼算出來的?”“我聽說你今天上英語課的時候,都快睡着了”。
我會和小張聊,大家都在畢業紀念冊上寫了什麼?同學們有沒有安排畢業旅行?
“瞎聊”的好處就在於能讓我瞭解孩子的狀態。
如果發現問題,也能及時幫助他們解決,不讓他們在心裡存事兒。
說到這兒,我覺得我有必要把這段時間,因爲忙而擱置的睡前聊天。
重新撿起來了。
還有半個月就要開學了,媽媽們 都陸續開始做開學前的準備了吧?
每年開學季,我們都會給大家帶來幾個學習大件的優惠,今年也不例外。
上週我在文章裡邀請大家填寫了一個關於“學習桌的調研問卷”。
大家的需求我們已經瞭解了。
基於大家的需求,啾啾媽向老朋友——「2平米學習桌」的王總要來了一批特價學習桌椅的庫存,提前透露一下,這次的性價比史無前例,難得的低價買高品質學習桌的機會!
直播的時間是8月20日(週二)晚上19:00,大家先預約直播
有購買需求的姐妹們,掃碼添加小助理進行接龍,參與接龍的姐妹,直播當天憑下單記錄還可以找小助理領取額外的專屬贈品!
除了學習桌,這次開學季,我們還給大家準備了孩視寶護眼大路燈(8月15日)和浦生投影儀(8月22日)的團購,開學季期間下單均可以享受三重福利。
不僅價格給大家打到了最低,還可以到“三媽積分商城”兌換積分當錢花,另外,購買任意2件及以上還可以獲得我們給大家額外準備的贈品(之前購買的用戶也可以參與)。
大家點擊圖片就可以進入小火花思維課的團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