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家公募基金年內自購29億元 股票型成主力

證券時報記者 朱聽武

據證券時報·數據寶統計,截至8月9日,65家公募基金年內自購總金額29.07億元(不含貨幣型基金、另類投資)。在一定程度上,公募基金自購行爲反映出對行業趨勢與板塊輪動的判斷。

基金公司年內密集自購

今年以來,公募基金積極自購。具體來看,1月,市場出現非理性下跌,投資者信心不足,公募基金通過自購增加投資者信心。2月,受滬深300指數單邊上行,大盤反彈及受春節假期影響,基金自購金額偏低。3月,公募基金對市場信心大幅提升,公募基金自購總額達到今年以來單月高峰,金額近7.5億元。4月至7月,基金自購金額維持在3億元以上,滬深300指數在3300點以上盤整。

從自購次數來看,年內出手次數最多的是天弘基金,申購次數高達24次;華夏基金、易方達基金、匯添富基金自購次數分別爲23次、19次、14次。此外,南方基金、富國基金、華安基金也均超10次。

從自購金額來看,華夏基金自購金額居前,高達4.41億元;易方達基金自購金額2.85億元,位於次席。匯添富基金、南方基金、天弘基金、富國基金、華安基金、上海國泰君安資管、廣發基金自購金額均超過1億元。

從產品收益率來看,作爲自購標的的基金產品,基金收益率居前的多爲半導體、黃金主題基金,其中中歐中證芯片產業指數發起A、永贏中證滬深港黃金產業股票ETF發起聯接A、招商中證半導體產業ETF發起式聯接A收益率分別爲17.1%、16.27%、14.76%,排名前三。

另外,華安恆生互聯網科技業ETF發起式聯接(QDII)A、華夏中證香港內地國有企業ETF發起式聯接(QDII)A、華泰柏瑞東南亞科技ETF發起式聯接(QDII)A等多隻QDII股票型基金收益率也不菲,排名居前列。

股票型基金

成自購“主力軍”

今年以來公募基金自購的產品中,股票型基金以13.8億元的自購金額領先;其次是混合型基金,高達5.65億元。與此同時,FOF、債券型和QDII基金也獲公募基金的淨申購,分別爲3.9億元、3.47億元、1.3億元。

市場中的板塊輪動是常態,公募基金通過自購旗下股票型基金,可以靈活應對板塊輪動帶來的投資機會和風險。

今年以來,股票型基金自購排名靠前跟市場行情有關。

業內人士指出,今年股票型基金受到股票市場下跌的影響,整體業績表現欠佳,投資者信心不足,導致股票型基金髮行遇阻。在此背景下,公募基金通過自購這種方式,力求增強投資者信心,減輕基金贖回壓力的同時,助力新基金髮行。

11只基金產品

獲大手筆自購

據數據寶統計,從基金產品來看,11只基金產品均獲超1500萬元大手筆基金自購。

今年最大單筆及總申購額排名第一的自購均來自華夏基金的華夏養老2060五年持有混合發起式(FOF)A,其自購金額超2億元。值得一提的是,該基金今年3月28日成立時,基金公司運用固有資金認購超過2億份,佔基金總份額比例爲100%。

其次,上海國泰君安證券資管產品國泰君安中債0-3年政策性金融債A自購金額6101.27萬元,位居第二。另外,易方達基金旗下的深高REIT和中證A50E自購金額均超5000萬元。

近10年來,基金公司對權益類產品的大規模自購多出現在市場階段性底部,“支撐”效果明顯。

業內人士認爲,公募基金大規模自購,一方面將向A股注入增量資金,另一方面則是將基金公司、基金經理的利益與投資者利益深度綁定,是其向市場傳遞信心的一種方式,有助於穩定市場情緒。雖然公募基金自購規模放量並不等同於買入信號,但當市場下跌到一定幅度或者持續一段時間,公募基金開啓自購潮,往往是市場構築底部的信號之一。

對此,光大證券分析師祁嫣然指出,這一方面有助於提高與投資者風險和利益的一致性,提振投資者信心、穩定市場預期;另一方面可以利用自購資金進行補充、穩定基金資產規模。當市場情緒低迷時,基金自購潮通常作爲一種市場或將止跌企穩的積極信號出現。自購資金往往青睞安全邊際較高的穩健型資產,當市場趨於底部時,權益類基金自購更容易密集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