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0萬北捷士林綠廊 里長:就像垃圾堆

北市公園處提出「捷運綠廊串聯人行動線更新工程」,規畫將士林站到劍潭站的橋下廊道打造成多元活動場域。(北市公園處提供/遊念育臺北傳真)

士林商圈曾經熱鬧非凡,但受到疫情影響,加上陸客萎縮衝擊,生意每況愈下,臺北市爲活化士林商圈展開再生計劃,北市公園處提出「捷運綠廊串聯人行動線更新工程」。但當地福德里長楊錦宗認爲,打造綠廊種樹就好,花了6000萬預算,進駐什麼東西一大堆,整個像垃圾堆一樣有什麼用?義信里長陳中和則說,謀事在人成事在天,觀光客不來,怎麼弄也沒有用。

公園處表示,捷運劍潭至士林站爲淡水線最靠山系的線路,匯聚市場、夜市等商圈,有特殊的歷史意義,隨着未來士林站TOD大樓、臺北表演藝術中心、北士科、三館一園等開發案陸續啓動,將帶給士林新的氣象與氛圍;市府也兼顧地方的綠色景觀及民衆行走動線的方便舒適,透過捷運綠廊及人行動線的更新,打造新士林商圈。

陳中和感嘆,政府盡力在做,謀事在人、成事在天,現在根本沒有人進來,陸客不來等於沒有人來,陸客的消費能力強,政府要做綠廊自己沒什麼意見,但人潮不進來,怎麼弄也沒用。

楊錦宗抱怨指出,打造綠廊種樹就好,不用搞得太複雜,花了6000萬預算,現在人行道上的裝置已經很多,綠廊就是種樹,還有什麼其他方式?進駐什麼東西一大堆,整個像垃圾堆一樣有什麼用?

公園處園藝科長郭蘭香說,橋下空間將融入歷史元素,增加在地人文的導覽解說,與搭配多樣的植栽風貌,並且提供人本友善的優質環境,讓經過此處的遊客、在地居民、學生等都能身心愉悅。

公園處副總工程司莫華榕指出,橋下廊道空間緊鄰士林商圈,缺乏讓人駐足喘息的休憩公共空間,未來將結合在地的藝文特性,提供民衆多元使用的空間和表演場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