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比特!潘建偉團隊「祖沖之號」展示量子計算優越性,超越谷歌

機器之心報道

機器之心編輯部

6 月 28 日,由中科大中科院量子信息與量子科技創新研究院潘建偉、朱曉波、彭承志等組成的研究團隊提交了一篇名爲《利用超導量子處理器實現強量子計算優越性》的文章。

在該研究中,研究者表示使用祖沖之號超導量子計算系統中的 56 個量子比特,實現了比當年 Google Sycamore 處理器 53 個量子比特強 2 至 3 個數量級的量子優越性。

文章指出,「祖沖之號」將現存功能最強大的超級計算機需 8 年完成的任務樣本壓縮至最短 1.2 小時完成,從而證明了量子計算的巨大優越性。

不論是從量子比特數目、保真度,還是在 T1 壽命等指標上,祖沖之號的超導量子計算系統都實現了國內領先,全球前三的水平。

論文鏈接:https://arxiv.org/abs/2106.14734

在該論文上傳 arXiv 後,即引起了大家廣泛的關注。在知乎熱榜上,有網友表示,「在資金、人員投入遠遠少於 Google 的情況下,取得現在的成績很是不易。」

這篇在預印版平臺上提交的論文,根據格式來看可能將投至《物理評論快報》PRL 上,按照正常審稿流程,它還需要經過一段時間纔算正式發表。

實現 56 比特量子優越性

從論文中,我們可以看到潘建偉團隊實現量子優越性的關鍵數據。

下圖爲祖沖之號量子處理器示意圖。如圖(a),該處理器由兩塊藍寶石芯片組成,一塊載有 66 個量子比特和 110 個耦合器,每個量子比特都與相鄰的四個量子比特相接,處於邊界處的量子比特除外;另一塊載有讀出器和控制線及佈線。這兩塊芯片與銦柱直線對齊並且邊界相連。圖(b)是量子比特個耦合器的簡化電路圖。

在這項工作中,研究者選取了其中的 56 個量子比特來展示隨機電路採樣,這些量子比特經過優化以實現經典模擬中的最佳計算複雜度。下圖 2 展示了單量子比特門、雙量子比特門和選取的 56 個量子比特的讀出性能(readout performance)。

爲了具體描述該量子處理器的整體性能,研究者採用隨機量子電路(random quantum circuit )採樣任務來進行基準測試。隨機量子電路是展示量子計算優勢的典型代表,並在認證隨機比特、誤差糾正和流體動力模擬方面具有潛在應用。

下圖 3 爲 56 個量子比特隨機量子電路操作。該電路可分爲 m 個週期,每個週期有一層單量子比特門和雙量子比特門。

下圖 4 爲隨機量子電路的實驗結果。(a) 具有 15-56 量子比特和 10 個週期的隨機量子電路的結果。(b) 56 量子比特和 12-20 個週期的隨機量子電路的結果。

祖沖之號

2019 年,潘建偉、朱曉波、彭承志等組成的超導量子實驗團隊先後實現了保真度達到 70% 的 12 比特超導量子芯片和 24 比特的超導量子處理器,這兩項研究成果均在《物理評論快報》上發表。

在今年 5 月份,潘建偉團隊 Science 發佈論文宣稱成功研製出 62 比特可編程超導量子計算原型機「祖沖之號」,目前在國際上超導量子比特數量最多,並在此基礎上實現了可編程的二維量子行走(quantum walk)。

文章鏈接:https://science.sciencemag.org/content/early/2021/05/05/science.abg7812/tab-figures-data

量子行走是經典隨機遊走的量子力學模擬,也是量子模擬、量子搜索算法以及通用量子計算中非常強大的一種工具。在潘建偉團隊此次的研究中,他們研製出了一個包含 62 個功能性量子比特的 8x8 二維方形超導量子比特陣列,並使用該裝置演示了高保真單粒子和雙粒子的量子行走。

下圖爲 62 比特超導量子處理器的佈局和架構,其中 A 爲二維示意圖,B 爲量子比特陣列單元的電路圖,C 爲量子比特標籤:

二維超導量子比特陣列上的量子行走相關演化過程如下圖所示:

此外,得益於量子計算原型機的高度可編程性,研究者通過調製量子比特連接的拓撲結構實現了一個馬赫 - 曾德爾(Mach-Zehnder)干涉儀,其中量子 walker 在干涉和射出之前沿兩條路徑運動,實現了可編程的雙粒子量子行走。

通過調整演化路徑上的障礙,研究者觀察到了單個和兩個 walker 的干涉條紋。

下圖左爲單粒子 Mach-Zehnder 干涉儀,圖右爲 Mach-Zehnder 干涉儀中的兩個 walker:

隨着激發數和處理器尺寸的增加,多個 walker 的實現將推動我們在超導量子系統上實現量子優越性。

研究者表示,這項研究成果是該領域的重要里程碑,有助於未來大規模量子應用在中型量子處理器上的進一步實現。

此次在祖沖之號上,實現超越谷歌的量子優越性,也是大秀了一把肌肉,趕超國際的水平令人驚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