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歲手抄古蘭經 窺視穆斯林

「伊斯蘭:文化與生活特展」展出珍貴的古蘭經手抄本及伊斯蘭文物200多件。(黃世麒攝)

西方媒體中的伊斯蘭與穆斯林形象常常是神秘且暴力的,其實伊斯蘭(Islam)原意是「順服真主阿拉」之意,代表「平安、和平」。伊斯蘭是個有別於西方的龐大文明體系,具有1437年悠久歷史,佔全球1/4的人口;而對穆斯林而言,伊斯蘭教義不僅是信仰,更是生活方式與文化核心。

爲了讓臺灣民衆更瞭解這個古老信仰文明,臺灣博物館與臺灣伊斯蘭研究學會、政大阿語系合辦「伊斯蘭:文化與生活特展」。這是國內首次全方面介紹伊斯蘭宗教、生活、風俗習慣的特展,蒐羅了民間與官方珍藏的伊斯蘭文物200多件,今天起臺灣博物館展出。

市面上少見珍稀品

展品中有件具有500多年曆史的手抄古蘭經,經過歲月洗禮,書封文字已掉落,書頁爲莎草紙,紙張佈滿斑黃痕跡,有幾處破損,上頭的阿拉伯經文由穆斯林經僧以墨筆手抄,經書空白處,還有伊斯蘭「阿宏」(相當於牧師)早年研讀時的手寫註釋。

這件珍貴的手抄古蘭經來自臺灣伊斯蘭研究學會理事長鬍亞飛,他也是穆斯林,曾在民國70年前往麥加聖地朝聖。他說,手抄阿拉伯語的古蘭經是珍稀品,市面上極爲少見,世界已僅存不多,現在穆斯林所讀的多爲印刷、翻印本。

他蒐藏的500多年曆史的手抄古蘭經,是7、8年前於伊斯坦堡市集意外發現,上頭有早年伊斯蘭阿宏傳教時的手寫註釋,相當難得。

聖地天房布也在列

此外,特展中還可以見到每年在麥加聖地佈置的小塊「天房布」。所謂「天房」,就是聖地麥加每年在禁寺中佈置的大型立方建築,上面所鋪設的大型黑底繡金布就是「天房布」。朝聖結束後,禁寺就會將天房布剪成小塊,分送給世界各地的清真寺或具有身份地位之穆斯林。胡亞飛表示,這是極其珍稀且神聖的展品,在國內難得一見。

這次的特展中,還可以見到用貝殼裝飾或鑲燙金邊的手抄古蘭經,以及其他宗教及生活器物、服飾、樂器、文獻、郵票等展品。現場並佈置有穆斯林家庭生活、禮拜等實物場景,讓民衆可理解穆斯林的日常生活。

如廁後水洗不用紙

展場也隨處可見A4大小的問答看版,替民衆解答穆斯林與伊斯蘭教相關問題,如「穆斯林爲何可以一夫多妻制?」、「穆斯林如何追憶先人?」、「穆斯林一生的5功」等,讓民衆一邊看展的同時,也學習穆斯林的生活文化。

胡亞飛表示,早年臺灣穆斯林極少,因此臺灣人很少機會接觸伊斯蘭文化,對伊斯蘭充滿刻板印象;但國內現在已有5萬名穆斯林,臺灣社會應該要更尊重這樣的古老宗教文明。他笑說,臺灣社會普遍對伊斯蘭有刻板印象,但其實穆斯林是熱愛和平與清潔的民族;他打趣說,穆斯林是最不容易得痔瘡的民族,「因爲每次如廁後,我們不用紙,我們都用水洗得超乾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