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99起步的魅族18,救得了魅族嗎?

魅族連着兩天,用微電影《這十八年》和Flyme 9預熱後,今天下午,終於發佈了自家新款旗艦18系列。

上一部魅族新機,還要追溯到10個月前的17系列。

那麼,打磨了這麼長時間的18系列,能給我們帶來什麼驚喜?

首先是尺寸,正如發佈會前所爆料的,沒有中杯,只有6.2英寸的大杯,和6.7英寸的超大杯。

在安卓手機動輒6.5英寸以上的今天,6.2英寸的全面屏手機,完全稱得上是小屏機。

關鍵魅族還給它用上了曲面屏,使得機身尺寸僅有152.4*69.2*8.18mm,重量更是才162g。

這手感,恐怕只有iPhone SE2和12 mini能超過它了,魅族稱它是自家有史以來手感最極致的產品。

超大杯同樣做得很好,在配有IP68防水防塵的情況下,只有189g,尺寸是162.5*73*8.1mm。

別看大杯尺寸小,屏幕素質卻一點不差,和超大杯一樣,都是2K分辨率120Hz高刷新率,E4材料,能給用戶帶來更極致的視覺體驗。

不過這也讓大家擔心它的續航,魅族18僅配備了一塊4000mAh電池,18 Pro是4500mAh電池。

在2K+120Hz的屏幕,以及新一代火龍888的“蹂躪”下,它能撐多長時間是一個問題。

iQOO 7是通過120W的超級快充,來緩解用戶的續航焦慮。

魅族則沒有這個技術實力,大杯只有36W的有線快充,超大杯也只是40W有線+40W無線+10W反向的組合。

儘管魅族稱33分鐘可充至80%,但在友商紛紛用上50W以上超級快充的今天,這個水平已經算是落後了。

更別提魅族這次還學蘋果玩起了環保,不給隨機附送充電頭,差評!

性能方面,魅族18系列沒有驍龍870版本,兩款機型都是驍龍888,搭配UFS3.1+LPDDR5。

常規操作,算不上驚喜。驚喜是兩款機型,都配有X軸線性馬達+雙揚聲器+超聲波指紋。

拍照向來不是魅族擅長的領域,但這次魅族在超大杯上還是堆了料的。

前置4400萬像素鏡頭(GH1),後置5000萬像素主攝(GN1)+3200萬像素超廣角+800萬像素長焦+3D深感四攝組合,支持OIS+EIS混合防抖。

可以說,硬件上僅次於徠卡加持的華爲Mate40 Pro,和蔡司加持的vivo X60 Pro+,比小米11強了一大截。

大杯就要縮水很多了,前置2000萬像素鏡頭,後置6400萬像素主攝(IMX682)+1600萬像素超廣角+800萬像素長焦三攝組合,支持OIS防抖。

最後是價格了,18系列是魅族有史以來,起步價最貴的旗艦機:

魅族18:8+128GB 4399元,8+256GB 4699元,12+256 4999元;

魅族18 Pro:8+128GB 4999元,8+256 5499元,12+256GB 5999元。

4399元的起步價,黃木匠這次是豁出去了!

綜合來看,魅族這次大杯和超大杯,用了兩種產品策略。

超大杯儘量做成水桶機,覆蓋更多的人羣;大杯則瞄準那些被國內安卓廠商忽略的,偏好小屏手機的用戶。

產品力都不俗,價格也不便宜。

此前,如果你是一個小屏手機愛好者,那麼你選擇的餘地很小,要麼高價買iPhone 12 mini或三星S20,要麼買用着14年設計的iPhone SE2。

現在,魅族18給了這羣人一個新的選擇——一個沒那麼貴的小屏安卓旗艦機,各方面配置都不錯,續航也不拉胯。

說到這,可能有人會說小屏手機是一個僞需求,並拿出“蘋果砍單iPhone 12 mini”的新聞佐證。

但據Omdia統計的數據來看,2020年單機型銷量排行榜中,僅銷售48天的iPhone 12 mini賣出了1450萬臺,排在第十位,超過iPhone 12 Pro。

iPhone SE2更是位列第二,銷量達到2420萬臺,僅次於iPhone 11。

在科技每日推送團隊裡,就有兩個小夥伴用12 mini,iPhone SE2也有一位同事在用。

不過,相比隨處可見的蘋果授權店,魅族專賣店卻寥寥無幾,甚至可以說接近於無。

19年魅族16s發佈時,我搜了下發現廣州還有幾家魅族專賣店,特地花半小時找最近的一家店摸了一下真機。

可當魅族17發佈時,我發現全廣州已經沒有一家魅族專賣店了。

根據魅族官網給出的信息,目前全國只有深圳、珠海、佛山、東莞四座城市有魅族專賣店。

對於這種主打手感的小屏機來說,消費者沒法在線下店裡上手,也就沒法感知它的輕薄,僅靠文字描述是非常單薄的。

超大杯引以爲傲的拍照、顏值,只能通過圖片去感受了。

另外,沒有線下渠道做支撐,也就意味着18系列即便產品力再強,所能觸及的人羣,只有關注數碼的這一小羣人,無法破圈影響到市場主盤。

不信問問父母,他們聽說過魅族整個品牌嗎?

同樣的例子有三星和一加,2019年一加7 Pro在線上被吹成了“神機”,但現實中我只見過兩個人用它。

今年的三星S21,4999元起步帶充電頭,很多平臺還給500的優惠券,4499元就能帶回家,可以說是近幾年S系列的最低價,非常有誠意了。

然而,銷量依然是那麼一點點。

我預計,魅族18系列的銷量,會比17系列好一點,但也就是一點。

在此前IDC發佈的報告中,2020年第四季度,中國智能手機出貨量前五的廠商,市場份額加起來,達到95.2%。

也就是說,魅族、一加、中興、努比亞等等這些Others出貨量加起來,都不及華爲OV的零頭。

這意味着什麼?

去菜市場買過菜的朋友應該知道,如果你買個一斤豬肉還討價還價,老闆大都不會同意,但你要是買個十幾斤肉,那一切就好說了。

放到供應商這也是同樣的道理,同樣的電池,OPPO要了三千萬塊,讓便宜一點肯定沒問題;你魅族只要一百萬塊,那基本沒啥優惠。

出貨量低,與供應商討價還價都沒有底氣,拿貨天然就比大廠要貴。缺貨的時候,也是優先供應大廠。

小米早期,就曾因下單量小被富士康拒絕代工;錘子在高通的供貨優先級上排名靠後,每年的新SoC,往往是別家賣了幾個月它才發佈新機。

另一方面,出貨量太低,你很難攤平研發的成本。

2018年,華爲向索尼獨家定製的IMX600傳感器,幫助P20 Pro成爲當時影像能力最強的手機。

獨家定製肯定很貴,但華爲把它用在了P20 Pro、Mate20 Pro、nova6,以及榮耀V30、X10等數款機型上,總出貨量達數千萬級別,定製費攤到每臺手機上幾近於無。

相機算法也是同樣的道理。

但要是魅族找索尼說,我想定製一塊大底傳感器,預計生產個100萬塊,索尼估計都懶得理。

在現代工業時代,規模纔是一切可能的根本。

同樣的配置,小廠就是要比大廠貴——魅族18的配置其實和小米11差不太多,但就是要貴個四百塊。

此外,即便你有什麼好的創意,也沒法將它實現。

猶記得2017年魅族曾首發55W超級快充,但在友商們用上120W的今天,魅族也沒能將它量產。

正因如此,產品力足夠強或者特色足夠鮮明,比如當初的小米MIX、華爲P20 Pro、Mate20 Pro等等,魅族是做不出來的。

只能靠着一些小聰明,如16系列的上下對稱設計、17系列的白色面板,18系列的小屏。

最後被證明,在如今的手機市場,靠小聰明是沒用的,所以魅族也終於老老實實迴歸了主流選擇。

硬件上,魅族做不出特色。

軟件上,也因爲規模太小,養不起足夠大的Flyme團隊,曾經引起爲傲的系統成了“Bugme”。

老用戶更是不如狗,一年半前發佈的16S系列,居然都不給首批升級Flyme 9。我手上的魅族16,現在還是安卓8.0。

人家一加努比亞,背後還要OPPO和中興可以抱大腿,但魅族呢?沒啥可靠的。

不過,魅族也不是沒有在努力,最近開始重新佈局線下渠道。

先是與京東之家達成全渠道深度合作,同時宣佈年內將新增數百家零售終端。

今後大家將能在魅族專賣店、京東之家、蘇寧易購以及魅族線下的合作門店,體驗到魅族新一代產品。

趕緊吧,廣州啥時候有店了,我第一時間跑去體驗一下。

作爲曾經的魅族用戶,也不指望魅族能重回主流,就希望它能活下去,每年帶來一兩部不那麼將就的旗艦機,就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