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萬年前最熱暖期 海洋暖化造成

臺大地質系國家講座教授沈川洲(右)與博士後研究員胡訓銘(左)於高精度同位素質譜儀前合影。(臺大提供/李侑珊臺北傳真)

臺大地質系碩士班研究生宋文惠在北義大利女巫洞操作鑽機,鑽取石灰岩巖芯標本。(臺大提供/李侑珊臺北傳真)

暖化現象日益嚴重,爲解密百萬年來最熱暖期謎題,臺灣大學地質系組成跨國研究團隊,揭示40萬年前地球便出現的異常暖期原因,即並非需要特別高的溫室氣體濃度,而是隻要長時間海洋暖化,便可達成升溫效應,所以海洋力量是造成暖化的重要因素,這項研究成果已於7月15日刊登於頂尖期刊《自然通訊》,有助於預測未來氣候變遷。

依地質紀錄顯示,距今約40萬年前,全球冰量少於現在,海平面卻比當代還高出10公尺。這個暖期持續約3萬年,是地球歷史上的最熱暖期。此時期太陽輻射弱,大氣溫室氣體濃度也比現代低,此暖期於焉成爲地球科學研究的著名謎團,被學術界稱爲「MIS 11c悖論」。

爲解密百萬年來最熱暖期謎題,臺大地質系博士後研究員胡訓銘與地質系國家講座教授沈川洲,率領國際團隊展開研究。

胡訓銘表示,臺大地質系攜手歐洲研究夥伴,2014年在北義大利的女巫洞,鑽取洞穴石灰岩巖芯標本,利用臺大地質系實驗室的高精度鈾釷絕對定年技術,分析標本沉積時間,加上精細碳氧同位素與微量元素資料,重建南歐48到36萬年前的環境變化史。團隊比對太陽日照量、全球海面變化與大西洋各地氣候紀錄,終於解開謎團。

研究結果顯示,「MIS 11c」極致暖期是多種因素導致。首先,約42萬年前,北半球夏季太陽輻射上升,中低緯度的大西洋受太陽力量影響,達到極致高溫。在海洋暖化後,地球傾角漸增,引發更炎熱的夏季,使溫暖海洋持續數萬年,洋流再把大量熱能傳到高緯度,造成冰棚持續融解,導致百萬年地球史上最熱暖期。

胡訓銘提到,這項研究成果揭示海洋力量是造成暖化的重要因素,對預測氣候變遷有着重要參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