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歲起肌肉每年降1% 2習慣致肌少症!慢性病風險增

醫師指出,人體全身肌肉在20至30歲時達到巔峰,接着就以每年1%的速度開始下降。(示意圖/Shutterstock)

肌少症不分年齡,運動量不足、營養不良都是導致肌少症的因素。內分泌暨新陳代謝科醫師周建安指出,人體30歲時全身肌肉達到巔峰,接着以每年1%的速度開始下降;如果年輕人不運動、飲食不當,就可能造成肌少症。

周建安在臉書發文指出,肌少症不只是單純造成肌力下降,在生活品質和活動力方面也影響非常大;此外,也會增加慢性疾病、認知功能障礙等風險。他說,人體在20至30歲時,全身肌肉會達到巔峰,接下來就會以每年1%的速度開始逐漸下降;如果在日常中沒有規律運動,退化的速度會更快。

隨着肌肉質量、肌肉強度和行動能力的下降,肌少症可能在生活中出現5種狀況,包括過馬路必須小跑步、握力下降,擰毛巾動作變吃力、爬樓梯變累、平衡感變差導致容易跌倒、無法舉起重物。

周建安提醒,近年因生活型態改變,年輕人不當的飲食習慣,加上久坐少動,讓肌少症已經有年輕化的趨勢,「肌少症絕對不是老人的專利,千萬不可忽視肌少症的影響。」

亞東醫院骨科醫師陳鈺泓指出,人體在30歲後肌肉就會逐年加速流失,建議民衆要趁年輕時就留住肌肉量,包括要吃夠熱量、補充蛋白質及維生素D,並維持運動習慣,避免肌少症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