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45歲有1/4焦慮或憂鬱 專家警示:泛疫情後遺症不容忽視

▲衛福部統計顯示,國人常見精神疾患以焦慮和憂鬱爲主,以30至45歲族羣最普遍,約每4人就有1人有相關困擾。(示意圖/CFP)

記者潘姿吟/臺北報導

世界衛生組織(WHO)已經宣示「心理健康是普世人權」,強調沒有心理健康,就沒有真正的健康。衛福部統計顯示,國人常見精神疾患以焦慮和憂鬱爲主,以30至45歲族羣最普遍,約每4人就有1人有相關困擾,精神科就醫率也從2016年的11.4%升至2022年的13.6%。精神科醫師臧鴻儒觀察,雖然臺灣社會對心理健康的認知有所提升,但仍存在誤解和歧視。前中正大學教授黃世琤則警告,疫情餘波正以隱蔽方式持續影響我們的心理健康和生活品質,涵蓋人際、經濟和產業等多方面,但常被忽視。

疫情餘波:21世紀的黑死病「憂鬱症」加劇

諮商心理師、前中正大學心理學系教授黃世琤指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曾將憂鬱症形容爲「21世紀的黑死病」,而新冠疫情進一步加劇了這一趨勢,其影響幾乎難以逆轉。她觀察,新冠疫情不僅對全球公衛造成巨大沖擊,更爲人類心理健康帶來前所未有的挑戰,影響範圍遠超生命安全本身。

「即使疫苗的出現減弱了病毒對人類生命的直接威脅,但疫情引發的心理健康問題並未隨之消退,」黃世琤解釋道,「這些變化對心理健康的影響遠遠超出了我們的想像。」她指出,在經濟層面,疫情引發的通貨膨脹、失業率攀升以及產業結構的劇烈調整,使許多人陷入財務困境。

▲諮商心理師、前中正大學教授黃世琤觀察,新冠疫情對心理健康帶來前所未有的挑戰,影響範圍遠超生命安全本身。(圖/資料照)

雪上加霜的是產業環境的驟變。人工智慧(AI)技術的突飛猛進,讓不少人感到措手不及,擔憂自身的技能很快被新趨勢取代。同時,遠距教育和遠程工作模式雖在某些方面帶來便利,卻也使人際關係的建立和維護變得更加困難。黃世琤特別強調:「尤其是疫情期間的網課,實際上剝奪了人際關係的養成機會。畢竟,校園生活本就是培養人際關係的重要環境。」

「三明治世代」面臨嚴峻的多重壓力

在這樣的複雜環境下,黃世琤特別指出,30歲至退休年齡65歲間的「三明治世代」所承受的壓力尤爲巨大。這個年齡段的羣體面臨着多重挑戰,他們肩負照顧年邁父母和年幼子女的家庭責任,還必須在瞬息萬變的職場中不斷提升自己,保持競爭力。同時,應對日益嚴峻的經濟壓力,努力維持家庭的財務穩定。

黃世琤形容這羣人的處境如「蠟燭三頭燒」,身心俱疲。這種多重壓力的疊加,嚴重影響個人的生活品質和身心健康,還可能對整個社會的穩定和發展產生深遠影響。因爲這個羣體是社會的中堅力量,他們的困境若得不到緩解,勢必會波及到社會的方方面面。

重大事件對心理健康的影響

精神科醫師臧鴻儒則表示,身心是相連的,只有滿足了基本的生理需求,纔會有足夠能量去面對事件帶來的心理壓力。臧鴻儒在說明心理健康問題時,首先界定了「重大事件」的概念,「我們的生活中難免會遇到一些重大事件,如:自然災害、意外事故、人際衝突等。這些突發的、非常規的事件,很有可能爲生活帶來巨大的改變和衝擊。」這些事件具有不可預測性和不可控制性,突如其來又難以預測,因此容易打亂人們的心理平衡。

臧醫師解釋,在經歷重大事件後的短期內,人們可能會出現一連串的急性壓力反應。這些初期反應可能有焦慮不安、失眠困擾,以及注意力難以集中等症狀,通常會被視爲正常的心理調適過程。

▲資深精神科醫師臧鴻儒認爲,身心是相連的,只有滿足了基本的生理需求,纔會有足夠能量去面對事件帶來的心理壓力。(圖/臧鴻儒提供)

然而,他特別警示,如果這些症狀得不到及時和適當的處理,可能會演變成更爲嚴重的長期心理問題。例如,短期的睡眠困擾可能發展爲慢性失眠;而持續的心理壓力則可能導致創傷後壓力疾患(PTSD)等更爲複雜的心理障礙。這種從急性到慢性的轉變過程,凸顯了及時進行心理調適和尋求專業幫助的重要性。

應對策略:先照顧基本需求才進入情緒管理

面對重大事件帶來的心理影響,應該如何應對?臧醫師提出了幾點實用建議:

首先,照顧好基本生活需求至關重要。這包括充分飲水、攝取足夠的蛋白質與熱量、保證充足的睡眠等。臧醫師強調:「身心是相連的。基本的生理需求就像是基礎建設,只有當這些需求得到滿足,纔有足夠的能量去應對事件帶來的心理壓力。」

其次,學會覺察和接納情緒變化。要留意壓力反應在自己身上的表現,如:注意力下降、失眠、焦慮、悲傷、易怒、無助感、行爲退縮、食慾改變、情緒亢奮或倦怠等。重要的是接納這些反應的存在,而非壓抑或逃避它們。

最後,建立新的生活規律非常重要。重大事件往往會打亂原有的生活節奏,產生混亂和不確定感。這時,嘗試爲自己建立一些新的日常規律,即使是很小的事情,如:每天固定時間散步或寫日記,都有助於重拾生活的控制感和穩定感。此外,保持規律的作息和運動習慣,能提升心理韌性,增強抵禦壓力的能力。

▲衛福部19日公佈「15至45歲青壯世代心理健康支持方案」,爲15至45歲每人3次免費心理諮商。(圖/記者張乃文攝)

尋求支持與自我調適:維護心理健康的關鍵

臧醫師與黃世琤不約而同補充說,主動尋求社會支持是維護心理健康的關鍵。與信任的家人朋友傾訴內心的感受,如果感到難以啓齒,也可以尋求專業的心理諮商服務。可以在他人的支持和關懷中,更容易在事件中尋找意義,重新找到生活的方向。

除了社交支持,臧醫師強調學習壓力管理技巧的重要性,如:漸進性肌肉放鬆、冥想、深呼吸等方法,他認爲對於緩解事件帶來的緊張焦慮很有幫助,而且,定期練習這些技巧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觀察和管理情緒狀態,必要時,也可以尋求正念減壓等專業的心理訓練課程。

臧醫師還提到了適度轉移注意力的必要性。他警告說,應避免過度依賴追劇或滑手機等短暫的逃避方法,比較建議投入學習新技能、欣賞藝術作品等更具建設性的活動,讓大腦暫時從負面情緒中抽離,獲得喘息的機會,還能帶來個人成長和滿足感,對長期心理健康更有裨益。

▲資深精神科醫師臧鴻儒指出,照顧好基本生活需求至關重要。這包括充分飲水、攝取足夠的蛋白質與熱量、保證充足的睡眠等。 。(圖/示意圖/達志影像)